结合自己的工作认识到,作为最高权力机关办事机构的工作人员,在建设法治国家、大力推进教科文卫民主法制建设进程中,为委员会领导决策服好务是我们的重要职责。要做好领导的“高级参谋、得力助手、合格顾问”,除必须不断提高个人的理论和专业水平外,必须注意完善自己思考问题的方法,提高思辩能力。应当学会跳出法律看法律,处理好教科文卫法律规范与国家其它法律、行政法规和相关国际条约一致性的关系,处理好法律条文与社会现实的关系,注意把握好原则性和灵活性的关系。对于一些涉及教科文卫领域的热点、敏感问题,要从以人为本、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促进发挥政府部门间行政管理的综合效能、维护国家整体利益、提升国家竞争力的角度去分析思考并提出我们的意见。
二、关于对立法及法律作用的再认识
法治是规则之治。在进行法律与公共政策课程中,教授们分析了法律与立法者的意识形态及决策者之间的关系,提醒我们不仅要关注规则,还要关注规则制定的过程。由此,使我进一步认识到,法律作为社会生活最基本的规则,其实质表达的是具体化的利益。由于立法过程中方方面面利益上的差异、视角上的冲突,法律的制定过程也是方方面面从协商、妥协到认识一致的过程。因此,我们在立法过程中应当牢牢把握社会现实和社会背景,进一步推进科学化、民主化的立法进程,注意在教科文卫立法工作中进一步扩大公众的参与程度。对于关系管理相对人切身利益或社会关注程度高的法律,应广泛采取听证会、论证会、座谈会或者公布法律草案等方式向社会、特别是向相对人、行业协会、学者及相关部门征求意见,尊重大多数人的意愿,充分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通过教授们介绍欧美推行的新公共政策、实施新公共管理的一些情况,使我对西方社会人们的法治观念,特别是他们给予法律由衷地尊重、坚定地信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于什么是“法律的约束力”、什么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含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当前,我们国家强调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社会各个方面也都在积极推进法治化进程,法律对于社会生活的作用越来越大。但我们也不能因此就简单地、随意地夸大法律条文的作用,必须要特别关注法律的实施,尤其要关注“法律条文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差异”,掌握好法律的原则性和灵活性。
另外,我国在行政执法中仍然存在着有的领导一谈到加强管理,就是写规定,而不是着力抓好现有法律、法规的执行和落实。似乎有了法律、有了规定、就有了法治。现在政府规制越来越多,而有些规制明显地带有部门利益的色彩,有违行政管理的目的。另一方面一旦遇到问题,有的执法者就会对法律制度产生抱怨,总觉得规定有问题,很少有人检讨自己对法律规定的信念及理解力。其结果是数不胜数的规定频频出台,但在现实生活中完全得以贯彻和实施的规定却不多。鉴于执法是实施法律的核心环节,行政执法部门的工作重点应当放到执法上,资源的配置也应当首先保证执法的需要。在建设法治社会的今天,作为行政管理者应当正确的认识法律的作用,以更加有效的措施保证法律的有效实施,并以此追求法律价值的最大化。
在法律与公共政策课程中,特别介绍了欧盟注意发挥“标准”等“软法”的作用,我认为这对加强政府管理职能还是有一定借鉴作用的。在现代社会中,法律规则是政府非常重要的规制手段,但不应当也不可能是全部的治理措施。从纯粹法律的角度看,“标准”等“软法”并不具有法律效力,但“标准”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的作用却是毋庸质疑的。
三、关于做一名有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应当具有战略的眼光、创新的方法、灵活的应对和有效的管理。合格的管理者不能被动地适应环境,而应积极主动地去改造环境,这其中包括通过学习管理知识,提高自身素质。本次培训学习,给予我们大量的新公共管理理念、方法和经验,并通过大量案例的分析引发我们思考和探索,使我们受益非浅。虽然培训班讲授的一部分管理知识,过去我们或多或少有所接触和了解,但通过本次深入、系统的学习研究,自己有了一些新的感悟。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党团知识新公共管理的几点启示(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