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有思想观念上的,也有工作方略上的,但主要还是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不够,缺乏科学发展的理念。主要表现在:
1、重事务,轻学习。认为自己身处基层主要是抓好工作落实,不要求有多高的理论水平,缺乏学习的压力感和紧迫感。从客观上总是强调工作忙、任务重,没有处理好工作与学习之间的关系,存有“工作第一,学习第二”的错误想法,造成自身理论水平跟不上形势发展,没能很好地把学习理论与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结合起来。
2、重指导,轻实践。自身存在的作风不够扎实、工作不够深入等问题,有时过于相信和依赖各位分管领导,认为每一项工作都有专门的领导去抓,自己出出主意、点点题,多督促检查几次就可以了,不必每项工作都亲历亲为,缺乏深入实践考察研究。
3、重安排,轻要求。在工作安排上,强调每项工作都要有新的提高、新的发展。但在具体落实上,没有用全县一流的标准去要求、去衡量。即使有个别单位的工作完成不太好,也多是考虑他们的困难因素,自己主观上替他们解脱,人为地降低了工作标准。
三、关于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努力方向
对于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决心抓住这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大好机会,加强学习,拓宽思路,采取措施,狠抓落实,用科学发展的正确理念引导和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1、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理论学习,进一步提高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科学发展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坚持在学中干,在干中学,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一要在提高学习能力上下功夫,认真学习党的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学习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内涵,自觉克服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和做法,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二要在提高决策能力上下功夫,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断提高决策质量和水平。三要在提高落实能力上下功夫,进一步明确抓落实的标准、重点和程度,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2、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本职,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困难和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全乡工作,用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推动转型发展,用统筹兼顾的方法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困难和问题。一要以生产发展和产业转型为先导和主旋律,把接续产业培育和新型农民培养放在全乡工作的首位,把五个方面的先进示范乡建设工程作为品牌,把多元化发展作为进城居民的永久性出路,进一步优化思路,突出重点,采取得力措施,尽心尽力抓落实、求实效。二要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努力改善乡村群众生产生活基础条件。主要以改善道路、解决饮水、农村住宅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为重点,扶持完成韩河村、土桥村、曹家沟村三个旧村改造项目和朱家庄移民新村,土(桥)砚(峡)路拓建工程,麻池新村、土桥村、曹家沟村人畜饮水工程,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三要以着力改善民生为重点,从解决贫困农户就医、上学、行路、吃水、增收等方面的困难入手,抓住国家实施“农村寄宿制小学建设项目”的机遇,整合全乡教育教学资金,撤并韩河、土桥、曹家沟小学,建成麻池寄宿制小学。结合旧村改造,在韩河、土桥、曹家沟、麻池4村中心村各建设1间医疗室,1间文化室,1处文化广场,彻底解决“五难”问题。四要以农业科技和劳务技能培训为重点,努力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积极创新培训载体,寻找有效方法和手段,深入开展“双百”培训,帮助农民群众提高综合素质和致富能力。
3、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健全制度,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各种工作制度,用制度管人、以制度促事。一要继续完善各种工作制度和激励机制,建立健全各项工作的考核责任制,严格兑现奖惩,实行“能者上、庸者下”的任用机制,促进全乡工作的整体推进。二要加强乡机关和村居委会、村民小组财务管理,继续推行政务、村务公开制度,提高管理透明度,接受群众的监督,树立基层组织为民谋事、为民办事、管理民主的新形象。三要继续推行“以强带弱,以企带村”的帮带制度,创办集体企业集团,放大管理权限,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大力实施“以工哺农,以企带村、东西互动”发展战略,强村与弱村纳入统一管理,捆绑式结成互惠利益共同体,形成新型帮带模式,用弱村的发展衡量强村的工作业绩和班子政绩,提高行政效益,减少行政成本,推动东西两片同步发展。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领导讲话在乡党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题民主生活会上的发言(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