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尽管目前地震预报仍面临一些尚未攻克的世界性难题,但也有一些成功预报的例子,所以我们仍然需要继续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因为成功的地震预报,是减轻地震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最有效的方法。要充分发挥群测群防队伍在短临地震预报中的重要作用,严密监视震情的发展与变化,及时捕捉和研究前兆异常信息,组织好重点地区、重点时段的短临预报攻关,力争在破坏性地震到来前作出比较准确的预报。要加强对地震监测预报的管理,针对监测预报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部位,进一步强化监测手段和措施,不断提高监测预报的科技含量,切实做到“认识、人员、措施、工作”四到位,确保各项制度和措施落实到实处。
2、要建立健全地震灾情速报网。一旦破坏性地震发生后,能否及时调查、上报震情灾情,关系到市地震应急指挥机构能否有效作出决策,震后能否有效、及时、快速地实施紧急救援,从而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所造成的损失。换句话说,震情灾情能否及时上报,关系到地震应急与救援工作能否及时、高效,直接决定着减灾的实效。所以,我们要建立和健全我市地震灾情速报网络,一旦发生强烈有感地震或破坏性地震,由乡镇防震减灾助理员牵头,通过地震灾情速报网,迅速查清人畜伤亡、房屋破坏、经济损失、群众心理及社会反映等问题,及时上报,为市地震应急指挥机构有效组织抗震救灾提供科学依据。各乡(镇)场速报网的组织实施,各乡(镇)场防震减灾助理要切实负起组织和管理责任,可以结合我市农村“六大员”(农村技术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协管员、计划生育管理员、国土资源和规划建设环保协管员、乡村医生和文化协管员)的建设工作进行。总之,网点的工作人员要有责任心、有甘于吃苦和乐于奉献的精神,并具有一定文化程度(一般要求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为宜。
关于地震灾情速报网的建设,需要强调的是,要按照积极稳妥、内紧外松的原则,严格规范震情、灾情的报送报道工作,统一宣传口径,避免在社会上造成地震恐慌。
3、要广泛开展地震科普宣传。
开展地震科普宣传,是提高广大人民群众防震抗灾意识与效能的重要途径。几年来,我市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地震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面对当前地震形势,任务仍然很重,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紧持不懈地继续开展下去。在这方面,我提下面几点要求:
(1)、要制定防震减灾宣传教育计划,建立和完善宣传网络。
(2)、要以文广中心为阵地,以互联网、有线电视、广播等现代传媒为手段,大力开展地震科普知识、防震减灾法律法规进村组、进社区、进校园活动。
(3)、要充分利用图书、挂图、展报、画报、画栏、知识竞赛等形式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全民防震减灾的意识。
(4)、要把学校建设成地震科普宣传的重要阵地,把防震减灾教育与创建平安校园,防灾减灾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把防震减灾知识纳入中小学课外读物,因地制宜,形式多样地开展地震科普宣传活动和地震紧急避险应急演练。近几年来,教育部门在全市期中、期末统考中,能够不失时机地把地震紧急避险知识纳入地理科考试范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受到省地震局的肯定和推广。类似这种行之有效的地震科普宣传形式,希望今后能够继续坚持下去,并有所创新和发展。
(5)、要结合“科技三下乡”、“科技活动周”、“地震纪念日”等活动,组织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提高防震减灾知识的普及率。
目前,各乡(镇)场防震减灾助理员已经到位,你们要以此为契机,积极主动地协助名乡(镇)场宣传委员开展本区域内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在活动中,各乡(镇)场要把实施农村民房地震安全工程作为宣传重点,着力提高村民抗震设防意识和居住安全水平。同时,也要把学校作为地震科普宣传活动的重要阵地,目前,市里面正在创办二所漳州市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各个乡镇也要争取在“十一五”期末,建立起一至二所以上市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领导讲话市领导在三网一员工作会议讲话(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