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板书 )
在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 历史问题的决议》,完成指导思想拨乱反正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82年9月在北京召开。这次大会总结了十一 届三中全会以来拨乱反正的历史经验,提出了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 奋斗目标和全面开创新局面的纲领,由此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十二大在提出经济建设目标的同时,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表现,在推进经济建设的同时,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邓小平在大会开幕词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科学命题。这不仅是这次大会的指导思想,也是整个新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十二大以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15.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的基本路线(板书 )
198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次大会的突出贡献,是系统论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包括两层 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 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这是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 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都属于这个阶段。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还会存在,但不是主要矛盾。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16.邓小平南方谈话(板书 )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视察了我国南方的武昌、深圳、 珠海和上海等地,并发表重要谈话,强调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抓住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步伐,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不断地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分析了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科学地总结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到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党中央认为,这篇谈话不仅对当前的改革和发展,对开好党的十四大,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7.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板书 )
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江泽民作了题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的报告。十四大对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全国 各族人民的伟大实践作了基本总结,重申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作出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三项决策:一是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提出了用邓小平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性任务。江泽民在报告中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从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和依靠力量、实现祖 国统一等九个方面,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二是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其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三是要求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党团知识学习十七大党课(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