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抓好预防制度落实这个根本,形成有效预防腐败的长效机制。预防制度建设是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根本,是反腐斗争的治本之策。要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将预防腐败的要求体现在各项改革措施和政策规定之中,进一步建立健全腐败信息预警系统,在重大改革措施和政策规定出台前进行廉政风险评估,及时准确判断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重点部位、重点环节以及廉政风险,做到存利去弊、预防在先。要把预防腐败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融合起来,积极利用现代信息管理手段,建立实时在线电子监察系统,增强科学分析和预防腐败的能力,不断提高预防腐败的主动性、针对性、及时性和有效性。要重视权力行使前和行使中的监督制约,大力推进党务、政务、村务、厂务和公共事务的公开,做到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让“阳光”成为最好的防腐剂。要建立健全防止利益冲突制度,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快研究制定规范行业协会、市场中介组织等社会领域预防腐败制度,规范各类协会准入制度,把预防腐败的要求拓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和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各个方面。
(四)抓好惩治制度落实这个重点,坚决遏制腐败现象的多发态势。惩治制度建设是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重点,只有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才能有效遏制一些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势头。要始终坚持“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手续完备”的工作方针,坚持“即要坚决,更要慎重,务必搞准”的原则,进一步规范和改进办案工作,不断提高办案质量,努力增强办案的综合效果。要严格依纪依法办案,无论是线索收集、初核、立案、调查取证,还是移送审理、处分执行等环节,都要严格按照程序和规定办事,做到实体与程序并重。要正确运用政策和策略,既坚持政策的原则性,又体现策略的灵活性,把严重违法犯罪的腐败问题与一般违纪问题区别开来,把严肃执纪与调动、保护干部的积极性统一起来,综合考虑违纪违法案件的情节、后果、案发背景和有关责任人的认错态度、立功表现等因素,宽严相济、区别对待,以达到惩处极少数、教育挽救大多数的目的。要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善于从案件中发现党风政风方面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找准权力运行中的关键部位和监督方面的薄弱环节,提出有效防治的对策和建议,有针对性地加强制度建设。要善于从大局上把握办案工作,着眼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和谐等因素,把握好案件查处的时机和节奏,努力实现良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法纪效果的统一。要健全案件查处协调机制,完善纪检监察机关和相关部门案件线索通报移送机制,健全纪检监察机关内部案件线索协调管理机制。要健全依纪依法安全文明办案的纪律要求以及责任追究制度,对工作落实不力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三、强化领导,凝聚合力,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加强和改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是一项事关全局的工作。全县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要以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以更加扎实的工作、更加明显的成效取信于广大干部群众。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抓落实。各级党委、政府要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作为关系全局的大事来抓,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廉洁是第一保障的执政理念,正确处理好反腐倡廉建设与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要始终按照“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高度重视并自觉承担起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做到“廉政风”常吹、“警示钟”常敲、“预防针”常打,努力营造浓厚的党风廉政建设氛围。各级党政领导班子的“一把手”,要切实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领导班子成员要切实履行“一岗双责”,既要抓好业务工作,又要抓好分管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各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主动配合,扎实抓好本部门、本系统、本行业的反腐倡廉工作。今年,各乡镇党委、县直各部门要重点抓好责任制向下延伸工作,各乡镇要把责任制延伸到村级、各部门要延伸到基层股(所)级单位,对本部门管辖范围内出现的问题,要严格按照党风廉政责任制的有关规定,严肃追究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的责任。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领导讲话在县纪委全会上的讲话范文(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