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征文:从泥草房到教学楼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4-26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前些日子,回到阔别已久的小学母校,看着眼前郁郁葱葱的冬青、挺拔的松柏、姹紫嫣红的杜鹃花包裹的教学楼,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大花园。小学是人生的起点,在这里我们开始接受知识的熏陶,在象牙塔里遨游,享受着酸甜苦辣。想想过去的求学路,再看今昔的巨大变化,让我心潮澎湃,内心激起一份深深的记忆,那是学生时代美好而又苦涩的回忆,也是我们不断追求上进,向心中的目标执着奋斗的求学历程的写照。

  那时候,我家住农村,初级教育是在村办小学度过的。当时的学校建造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校舍已十分陈旧,全是青砖作地基,泥巴垒成的墙体,麦秸和蓝瓦搭建的屋顶,里面的环境更是简陋,一年级的桌子还是用砖头和石板垒成的,冬天的时候上面冷冰冰的,时间长了写字的手就会被冻僵。二年级的桌子是木质的,夏天的时候还可以在上面睡午觉,于是我们天天盼望着快快上二年级。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不知不觉中我们升到了二年级。新学期伊始,怀揣着美好的期盼,我们来到二年级的教室,看着满屋子的木质课桌,全班38个人都会心地笑了。可好景不长,因为教室建造的年代久远,为防止屋顶上的尘土掉落,学校就用一大块白布把整个屋梁以下部分罩了起来,这下可好,由于时值夏天,热空气上不去,加上班里的学生又多,三间本来低矮的教室内热得像个大蒸笼,让人根本没法学习,一节课下来,浑身上下全是汗水,使人很不自在。

  二年级的学习生活在煎熬中度过了,三年级的教室相对好一些,屋顶是使用芦苇编成的席子建造的,因为不用白布遮盖了,夏天打开窗户,凉风丝丝袭来,感觉好极了,但由于学校位于村子的最北端,冬天教室内冷得像冰窖,教室里没有生火用的炉子,就是有炉子也买不起煤。为了度过寒冷的冬天,同学们自己和泥,外面用碎砖块将窗户密封起来,里面又用塑料纸装订,结果是寒冷暂时减轻了,但大白天教室里也黑咕隆咚的,由于学校经费紧张,所以不能开灯,我们只好点上煤油灯,时间长了满屋子是浓烟,呛得人发昏。

  我们当时非常希望能够坐在夏天有风扇、冬天有火炉的课堂里学习,这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学习环境。时过境迁,而今当我再回到久违的母校,看到日新月异的校园,现代化、科学化、智能化的教育设施,已与当年我们的处境大相径庭,看到学弟学妹们在与城里孩子一样的环境中学习、生活,作为从这里走出去的毕业生,我感到十分欣慰。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口号,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为教育的发展、改革创造了良好的教育环境,尤其是普及义务教育,免除城乡义务教育学杂费,更使广大农村孩子能够与城市里的孩子享受良好教育,提供了可靠保障。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是一个翻天覆地、日新月异的三十年;是一个实实在在、风云激荡的三十年。从泥草房到教学楼的巨变,反映出教育的巨大变化,也诠释了全社会重视教育的发展历程,但这只是这三十年改革发展历程中的一个片段,我想今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领导下,教育必将会又迎来一个新的春天。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爱国演讲改革开放30年征文:从泥草房到教学楼在线全文阅读。

改革开放30年征文:从泥草房到教学楼.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shiyong/6161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