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增强依法办事、依法治村的能力。随着农村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的能力比过去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我们相当部分的农村干部法制观念还比较淡薄,依法办事的能力还不强,有的认为执行党的政策就行了,遵守不遵守法律无关紧要;也有的认为农村工作就得靠“硬办法”,依法办事行不通;还有的习惯使用行政手段、强迫命令,家长制,不善于依照法律法规办事,甚至违法施政,用群众的话说就是“霸气”。这些错误认识和做法,必须予以纠正。作为农村党支部书记一定要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带头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做知法、懂法的明白人和带头人。提高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处理农村一切事情,特别是农村的热点、难点问题,必须坚持按照法律规定和法定程序进行,使农村各项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
第三、增强调整结构、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当前,农村基层干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依据本地资源优势,优化农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实现共同富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三个代表”的实践者和贯彻者。因此,农村党支部书记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千方百计地带领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首先要因地制宜,选择好一条经济发展路子。要通过学习培训,进一步解放思想,通过参观借鉴,拓宽视野,立足县委经济发展战略,认真审视村情,分析优劣,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地选择和制定切合本村实际的经济发展路子,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科学确定本村的主导产业和发展方向,组织和引导广大党员群众积极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本村的经济发展。其次要努力搞好社会化服务,帮助群众解决好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要根据本地实际,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为群众提供良好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从本地实际出发,从农民急需的各项服务入手,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由过去的单项服务向多项服务、系列服务和综合配套服务转变,特别要帮助群众解决好一家一户难以解决的问题,努力为群众发展经济排忧解难,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村民的共同富裕。
第四、增强开拓进取、创新发展的能力。创新是永恒的主题,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勇于开拓创新是作为领导干部的必备素质,思想守旧、墨守成规的人,是干不出什么大事业的。目前农村形势日新月异,农村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不断加快,农村各种新问题层出不穷。一个村党支书记,如果不具备开拓创新精神,那你这个村就只能是“一滩死水”,起不了什么大风大浪,也绝不可能有什么大的发展,永远只能跟在别人的后面。开拓创新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新思路要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新方法、新项目都要立足本村实际,不能盲目地求新求变。开拓创新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准确理解国家政策,把握农业发展趋势,在政策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做别人没做过的事,走别人没走过的路。开拓创新要善于总结实践经验,不仅自己要带头创新,更要尊重群众的创造性,集思广益,从农民群众的创造中汲取营养,获得启迪,带领广大群众走上崭新的发展道路,率先过上繁荣富裕的小康生活。
三、当好村党支部书记要注重把握四个关键
开展好农村工作,除了要有比较强的政策理论水平、实际工作经验之外,还需要讲究工作方法、完善工作制度,搞好个人品德修养,以身作则。
一要联系群众。村党支部书记不仅是党组织的负责人,更是一个村几百户群众的当家人。作为村党支部书记,不仅要争取党员和上级党组织的支持,更离不开广大群众的支持,离开了群众的支持,你这个党支部书记就会变成孤家寡人,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作为村党支部书记,必须要关心群众,要善于同群众打成一片,要坚持深入群众,串百家门,听百家言,解百家难。要了解群众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知道老百姓最需要什么,最盼望村干部干什么。老百姓是最重感情的,只要你多同他们拉拉家常,聊聊天,就能够拉近和群众的距离,群众就会把你当成知心人。要争取群众的支持和信任,更重要的是要为老百姓办实事。老百姓是最讲究实惠的,他们选你们当村党支部书记,就是希望你们能在任期内多办几件实事。可以说,当你们走上村党支部书记这个岗位时,在你们的身上就凝聚着大家关注的眼神,就承担着为老百姓造福的责任。大家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在任期内办为老百姓办几件实事,解决几个影响老百姓生产、生活的热点、难点问题,把集体的钱用好,用到刀刃上,让老百姓感受到村干部是让他们放心的当家人,从而赢得群众的信任和爱戴。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领导讲话在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班上的动员讲话(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