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下山脱贫工作有序推进。今年全市计划建设9个下山脱贫小区,计划安置下山农民937户3209人。以清湖、上余2个市级下山脱贫小区建设为重点,7个乡镇下山脱贫小区同时启动建设,市委、市政府制订并下发了《关于鼓励山区农民下山脱贫的若干意见(试行)》,完成了《江山市欠发达地区下山脱贫整体搬迁建设规划(2005-2010年)》编制工作,分解落实了乡镇部门的目标责任,下达了下山脱贫指导性计划。通过层层宣传发动,至目前止,已计划整体搬迁的自然村有38个,下山农户3638人,有关部门乡镇已着手开展下山农户的登记审批工作。市级下山脱贫小区—清湖镇清泉小区已投入资金300多万元,第一批200亩宅基地已平整好,今天上午举行了启动仪式,塘源口乡冲心坑自然村24户农民已动工建房。上余镇洞塘山小区也正在积极开展小区建设各项前期工作。
三是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大田二轮承包责任制和山林承包责任制完善工作顺利完成,精心实施千库保安、第五期土地整理、东西干渠改造、农贸城二期开发等工程建设,10项农水项目全部开工并完成投资9965万元,占年计划52.2%。深入实施农民饮用水工程,完成江山至贺村10.5公里的输水主管道建设,新增受益人口5万多人。启动淤头、何家山两个乡镇的农民饮用水工程,铺设淤头供水管网3.85公里,项目完工后可解决5个村2400多户农民饮水问题。实施了万亩环城生态景观林建设,累计完成基地造林、补植、封育改造面积7950亩。启动建设用地复垦工作,并召开了现场会,至目前止,各乡镇已上报项目22个,实施面积为3650亩,规划新增耕地3167亩,可获复垦周转指标2534亩。国土部门上半年争取到建设用地复垦周转指标1315亩,有效缓解了我市部分重点项目建设的“用地难”问题。
(三)深入实施万名农民素质工程,农民非农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围绕“四化”,实现“四个转变”,努力探索素质培训的基地化、市场化、品牌化道路。至6月底,全市共举办各类培训班299期培训18560人,其中劳务技能培训116期6811人,订单培训1789人。发放合格证书6408人,其中获职业资格证书2698人。培训后转移就业人数有5034人,其中在本地企业用工数为2701人,转移就业率73.9%。农技培训183期11749人次,发放绿色证书1230本。坚持一手抓培训,一手抓输出,上半年新增劳务输出6758人,就业所在城市主要集中在上海、广州及本省的杭甬温等地,从事的工种包括家政、缝纫、建筑、餐饮、电子工等工种。
从今年培训的特点上看,培训的目标和重点更加明确,主要突出服务“六六”产业,打造技术蓝领及开展农技培训。至6月底,共开展劳务技能培训64期2931人,获合格证2931人,其中获职业资格证2053人,培训合格率达100%。其中江山宏兴职业培训学校为三友电子公司培训电光源技术人员342人;江山职业中专培训缝纫、机电、模具制造、轴承加工技术人员近600人,并实现上岗就业。4月中下旬市职教中心还举办了一期农村来料来样加工经纪人培训班,有94名青年农民踊跃报名,取得了良好效果。培训一结束,全市5月份来料来样加工业务就得到了较大增长,其中长台镇5月份实现加工费205万元,比4月份156万元增长31.4%。
从农民增收的途径上看,工资性收入比重再次扩大。今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649.18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11.97元,增长16.32%。其中,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599.69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74.04元,增长20.67%;占收入比重达到43.8%。
(四)精心组织,把握导向,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如期完成
按照“围绕发展抓换届、抓好换届促发展”的思路,市乡两级从有利于发展的角度出发,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完善任职资格审查条件,大胆创新选举方式,积极扩大民主范围,真正选出了一批“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干好事”的村干部队伍,在全市营造了浓厚的发展氛围。队伍更加年轻,新当选的2329名村两委成员平均年龄41.2岁,比上届减轻2.2岁;“双带”能力更加突出,具有“双带”能力的有1789人,占了76.8%,比上届提高13.1%。村主职领导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比上届提高了20%,村干部职数精减了4.5%;新采用了“个人自荐”环节,以及测评面从上届的村民代表推荐扩大到户代表推荐,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每个参与竞职者在参加乡镇统一组织的竞职演说中,围绕本村实际情况阐述当选后的工作思路,承诺任期工作目标和为民办实事计划,充分凸显了“干事”主题。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三农问题在全市三农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