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粮食就是生命。现在,随着生活物质条件的高速发展,餐饮浪费也以扭曲的形态在人们的生活当中愈演愈烈。人们在餐饮消费中开始盲目攀比,喜欢大操大办讲排场,好酒好菜讲档次,好像不达到一定的“浪费程度”都会觉得没面子,越来越与中国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相悖离。
现在有很多人,请个客、吃个饭,就是要撑场面,一顿饭下来,餐桌上不剩几道菜,都觉得“折”面子。餐饮浪费,谁会给你面子?你都不给劳动者面子,不尊重他人的劳动果实,怎么可能得到尊重。有人说,我请的是客户,是合作伙伴,我不讲排场,不上档次,不搞得丰盛一点,人家会认为我不够客气、不够热情、没给足人家面子,会弄得自己也没面子。我倒是想问问,如果真是正儿八经的合作伙伴,商业对象,人家会愿意跟胡吃海喝,不切实际,浪费财物的人合作?难道他们会不喜欢把资金放在刀刃上,脚踏实地干事业、实实在在过日子的人合作。
甚至在学校里面也出现了很多的餐饮浪费现象。有些十指不沾泥的莘莘学子,把儿童时期就背得滚瓜烂熟的诗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抛在脑后,不知人间艰辛,装出一副不食人间烟火味的样子,有的饭菜稍有不合口味,就整盘饭菜直接倒掉;还有的这也不吃,那也不吃,挑三拣四,以浪费粮食来维持营养不良的病态形象,还自以为美,我倒是很想问问,美在哪呢?你们缺少的恰恰是勤俭节约,爱惜粮食的传统美。
也有很多人认为吃剩下的饭菜还要打包带走,不体面,有失面子。有的人甚至打准脸充胖子,宁可回家吃方便面,也不愿意在饭桌上打包,觉的丢人。现在都提倡使用公筷,打包剩下的饭菜既卫生,又节约了资源,省了钱,何乐而不为呢,“光盘”不丢人,浪费粮食才丢人。“光个盘、打个包”,没有人会看不起你,没有人觉得你丢面子,让你丢面子的恰恰是你的浪费行为。
饭菜吃光,脸上有光;浪费粮食,面子丢光。有人说我有钱,我浪费的起,我自己的钱,我想吃啥吃啥,我想点多少点多少。同志,拜托你有点社会责任感好不好?有钱也不能任性啊。因为你不仅浪费了你自己的钱,同时也是浪费社会资源,增加了城市餐厨垃圾处理难度,污染了环境,为整个社会带来了负担。也就是说,你的浪费,社会也要为你买单。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最光彩的面子。“光盘行动”是“光彩”行为,而非“寒酸”之举,“浪费”才是把自己的面子踩在脚下。打包剩下的饭菜,不是“小气”,而是节约。再者,制止餐饮浪费,也是餐饮行业不容推卸的社会责任,现在饭店也是积极鼓励顾客打包剩饭剩菜的,会准备干净卫生的打包餐盒,为顾客打包提供方便。大大方方的文明行为,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呢。
在当前“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面对光荣的历史使命、宏伟的奋斗目标、复杂的内外环境,我们唯有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增强社会责任感,充分发挥自律作用,做厉行节约的表率,不仅要与“舌尖上的浪费”作斗争,同时也要为“舌尖上的安全”作贡献。(市发改委 廖永华)
在这个男权社会里,女性的尊言和地位,需要事业来撑起脊梁,洒脱,自信,成熟,睿智,光茫四射!
林子一直在外面打工,妻子杏子一直在老家,守着两儿子,和老公公一起生活。这么多年,林子只管挣钱,一家五口人,都得林子养着呢!
两儿子,大的上三年级,小的上一年级,学习不操心。老公公身体不好,每三年得住一次院,吱气管哮喘,冬季难受。林子一边渴望杏子出来打工,帮忙分担一些压力,一边又嘀咕着杏子性格内向,不说话,出来能干什么活呢!
确实,杏子在老家,抬头看天,出门是地,接触的都是善良而淳朴的乡邻。思维意识和情感都滞后了,怎么和城里快节凑的生活接轨呢?林子背着杏子,埋怨道。杏子根本不懂生活的压力,根本不会过家务,节约开支,攒钱。
瞧,林子只看到杏子的缺点和不足,满眼不屑,语气里透露着恨铁不成钢的无奈。生活已压弯了林子的脊梁,林祥嫂般抱怨杏子,没有为家庭作出贡献。
杏子一个人在家,带大两儿子,洗衣,做饭,喂猪,种地,还照顾老人。这些劳动,慢慢消耗杏子的力量,不能变现,一切付出都看不见。结婚十年,杏子在家里,围着孩子,锅台转的生活。结果,换来林子的鄙视。说杏子,除了带孩子,没有任何价值。
作为女人,我是深深地同情杏子。当初,我在家带孩子,个人价值感偏低,一切依赖老公。伸手问别人要钱的日子,真的很尴尬,自己都瞧不起自己,怎么混成这样?好在,老公体贴,每月将工资全额给我,由我分配开支。这点很重要,不是女人物质,女人需要男人的尊重,呵护,理解。我在家,也是半边天,别人看不到我的价值,自己的老公再看不见,那才屈死了呢!
看到孩子,阳光,快乐,缀满笑容的脸,觉得一切都值。钱可以少一点,在一起,和睦相处,幸福恩爱最重要。
华和叶出门打工去了。叶带着三个月的女儿,坚定地跟着华一块出去。华打工,叶做饭,带孩子。华和叶在城里安揭买了房,花干了积蓄。春节时,叶的父母才知道,谴责华,不该买房。那是用叶打工的钱付的首付。在叶父母观念里,钱在叶手上,安全感十足。
为此,华的父母和叶的父母怼上了,华父母生气。买房子,是叶的主意,叶嫁给了华,是华的家人,娘家人怎么能干涉婆家的事呢!周谕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华买房,叶同意,就这么简单。
老家人,住得近,亲戚又走得勤,见面唠嗑,喝酒,劝菜,彼此没有分界线,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当亲密无间的人,撕破了脸,大家都不愿相见。这不,华和叶子逃出门,去打工。眼不见,心净。
叶子很有主见,不会让原生家庭的阴影影响现在的生活。买房子,是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投资,不想一辈子,生活在农村。年轻,给自己一种有压力的生活,让华彻底断了依赖父母啃劳的恶习,自食其力,自立更生,挑起养家的担子。
俗言说,男子天性顽劣。让男子结婚,成家,有女人了,男子才成熟,懂事。的确,老家很多男孩都是经历婚姻磨励,才现灼灼其华,光茫闪烁,成为勇敢大丈夫。
谁给过你这个世界
常常对这个世界充满困惑,想一些被从脑子里拎出过无数遍的问题,那即是:我们是怎样来到这个世界的,为什么要来到这个世界,为什么只有我们这些人……
为什么这些问题永远没人知道,这个世界存在太多的没有答案的问题。彷徨,踌躇,迷茫,冥思苦想,百感交集。一切一切的问题都堆了很久很久了,像千年不变的尘埃,从那个年代到这个年代,都有人在纠结吧。也许很多问题本来就没有答案。十万个为什么都解释不清。什么答案都是可以被否定的。你给我的答案,我总不会满足,永远有另一个问题等着你填满答案。所谓答案,就是一些最能说服你的话,即使是谎言,即使是不完美的,只要你相信,那就是你的答案。也许,对答案是一种什么东西我们都不能准确定义。哲学书上的那些话我亦辨不清真假了。所有的不可能所有的疑问它都是用那些观点堵住你的胡思乱想,你的执迷不悟。可是,那些书本上的观点不也是现实生活中的人写出来的吗?别跟我谈真理,真理是谁设置出来的都不知道呢。
我经常问别人一些自以为很严肃的问题,想刨根问底,可是也经常得到这样的答复:有些事本来就没有那么多为什么的,不要总是问为什么,别人不可能帮你回答一切……当然,吃闭门羹的滋味不好受,可是我还是想知道为什么。是求知欲,是好奇心,是本性使然。我的这种状况算不算是庸人自扰,我已经分不清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然而,现在最让我觉得悲哀的一件事就是:我们一起来到这个世界(虽然来去的时间不同),可是,我们终其一生能见到多少人呢?能认识多少人呢?更可怜的是,很多人一生生活的圈子不过是他每天醒来又睡下的地方,也许,大一点,他认识的圈子。可最最不公平的是,很多人一辈子也不知道在他这种人之外,世界上还有很多人,形形色色的人形形色色的故事。他不知道,他的国家并不是这个世界的全部领土,所谓的世界以他的世界观看来只是国家的另一种头衔;他不知道,脚下的这片土地并不是平整的,地球的椭圆形一直被正方形代居其上;他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人和他一起生活着,虽然生活的方式不同,可能仅仅是为了生存,抑或是更高质量的享受;他不知道,这个世界上除了他认识的花花草草外还有百千万象…..直到,他怀揣着对这个世界的仅有的那点认识离开。每每想起这些,心总是好痛好痛。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人连这些看起来最起码的东西都不知道呢。我觉得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最可怜、最需要人同情的也不过如此吧。最可怜,就是不知道哪些人哪些物和自己一起存在着吧。他们都不算真正活过,都只是以个体的形态存在过。心中总是澎湃起一股强烈的欲望想把这个世界告知给那些可怜的人们。谁给过别人这个世界呢?谁又从别人那里得到过这个世界?
想把世界做成一块块小小的糖让那些人吃下,想把世界压缩成记忆磁卡送给那些人,要是可以一下子复制粘贴上去多好。因为我知道,这样,他们得到的将是整个世界。没有什么更比这个能让人欣喜若狂的了。我想,如果真有那个时刻,我一定会感动得哭的。我愿意将我一生的眼泪献给那次感动。这样,我们就不会连说彼此是陌生人的资格都没有。陌生人,至少还见过面吧。怎么可以有这么残忍的事啊?
更加不可能的想法:我们活着,我们认识每一个活着的人。我们跟每一个人打声招呼:“你好啊!原来你也在这个世界上啊!认识你真高兴!我也在呢,这是件多么奇妙的事啊……”在你看来是不是傻到一定程度了。是傻是愚蠢还是可笑我都一笑而过。可是,我又忍不住问了,为什么我们做不到呢?这个世界太大了吗?可是世界为什么要这么大?看来,我真的是想得太多了。如果可以的话,我情愿拿我的短暂的一生去认识所有的人,去了解他们生活在怎样的世界里。这又何尝不是人生的意义呢。
也许你会说,认识那么多人又能怎么样,有必要去认识那么多人吗?人都是差不多的,认识每一种的某一个就足以。你的嘲讽,你的不屑,你的无所谓,我都不在意。我们再相似,也终究不是那个人。我只是想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看那些人,那些事;想用自己的心灵去感知每一个活着的人,每一物;想用自己的嘴唇吐露出我对他们的在意,即使他们也像你一样不理解。
这个世界,你和谁直接或是间接联系着?一花一菩提,一叶一世界,那个世界是别人给你的那个吗?有进一步探究下去的决心,却没有进一步探下去的勇气。谁从还没谁的世界里走过,布满我的忧伤;谁还没在谁的世界出现过,枯寂了想象的心;谁又从谁的世界走过,燃起我的希望;谁又在谁的世界里绽放过,装点了谁与谁的笑靥如花。
(后记:这些话,给自己,也想给所有的人。)
2012-2-17-22:46
读梁宇清《今天你要嫁给谁》后感
书名看起来有点俗,但内容挺深刻,出人意料,也许是因为自己有所感所以觉得深刻吧。 陆走走,优秀隐忍,在书中性格棱角不是很分明,可能偏向知性内敛。她和段挺的恩恩怨怨,起因于她一时忘情,错爱郑家铭,做出了背叛段挺的事情。我想,如果她坚决地不和段挺结婚了,日后肯定还能找到自己的幸福;又或者她结婚了,但尽好一个妻子的本分,如果她满腔温情好好对待段挺,结局也不至于受尽伤害想不开而自杀。女人总有那么一点天真和愚蠢,郑家铭那种花花肠子的货色,在大学里吸引她这样单纯的女孩子尚且可以理解,但当走上社会,当涉及到自己的婚姻和未来,女人不可以再傻再任性,要够小心够谨慎够聪明。
绝不为压力、为舆论结婚,别人只是在说话,不会跟你过日子,要很明白这一点。现在职责你不结婚的人,将来你不幸福了他们又会有闲话说。所以,一切只听自己的。但是如果舆论都说你应该结婚,那你应该加紧步伐去寻找对的那个人了。《涩女郎》里有句名言,如果一个女人想结婚,那就一个星期约会七次,而且还必须是七个不同的男人。而很多像我这样的姑娘,整天宅在家里,过着自我的生活,当然可能就被剩下了!
戴余这种人,我是很佩服的。作为大龄剩女,还能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也因为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不被郑家铭这种人荼毒,不会首先对他动心,就不会受伤害。但是最后,她无心地让路走走听到郑家铭对戴余的表白,促成了陆走走的自杀。我想,路走走死后,戴余作为她最好的朋友,心里会有愧疚罢??走走死得太不值了。最后戴余不能接受郑家铭的吧??戴余能永远心态这么好这么强大么?
蒋小洛:一个女人一辈子总会爱上个人渣,蒋小洛爱郑家铭便是。她善良,弱小,然而豁达。她选择了一个她不是很爱,但是能细水长流过幸福小日子的人结婚。李树民平时木讷,但他爸爸教他的承诺从他嘴里说出来是那么的淳朴可爱感人:“我知道跟别的男人比起来,我不算对你好的,比如说不是很细心,也不懂得什么浪漫不浪漫,但有一点我很有信心,那就是我会一辈子对你好。”“打个比方,有个男人他在某段时间内对你很好很好,但这些好加起来不一定胜过我对你好一辈子??”小洛的决定其实是她妈妈教她作出的,过了很久的人才知道什么是婚姻吧。世界太大,生命太短,我们往往无法与命中注定的那个人相逢或者来不及相逢。或许我们应该学会将错就错地缔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这是现代人在感情和婚姻上必须学会的生存本领。
其实还有些看似不起眼的配角,也让我唏嘘感慨了一下:周可欣,年轻的时候给别人当情人,用青春换取物质,后来找了个貌似单纯貌似善良可爱的年轻人想嫁给他,并和他和盘托出,结果那个年轻人骗了她所有的钱跑了。这是多么惨烈的打击,周可欣有着被人看不起的过去,还要承受过去所有成果化为乌有的未来,还有被背叛的凄凉,老无所依的凄凉。
陈若非对刘国栋的讨厌,是我能够理解的??我想每个女人都会有些不甘心,刘国栋家出事了,陈若非会为了他去向自己恨的成子寒要钱为刘国栋解围,但最后陈若非还是不愿意和刘国栋在一起的。爱,是颓废生活里的英雄梦想,是心不死的证明。
今天是姑婆婆的六六岁生日,东北人对这个生日特别注重。所有的亲朋好友都要前来祝贺。一向不爱凑热闹的我,因为老同学丽君和姑婆婆住在一个村子,我要求老公同去。
散席后,老同学的儿子飞儿找到我。他还是像他小时候那样,把我带回了家。他特别懂事,更懂得我和他妈妈不但同村,还是同学。这样的关系,这样的感情,在异乡是弥足珍贵的!
老同学没在家,她也是参加亲友的生日宴会去了。她叫飞儿一定把我留下住几天。飞儿几分钟就给他妈妈打一次电话,叫她快点回来。有几个人打电话找他去办事,都被他拒绝。他说要看着我,亲自把我交到他妈妈手里才行。
我知道自己今天是无法走掉了,就默默地打量着老同学的家。屋里很干净,各种各样的家具摆放整齐,擦拭的熠熠生辉。她三岁的小孙子,坐在小凳子上看《光头强》,不时地偷看我一眼。她的儿媳妇儿忙着为我沏茶找水果,我的目光最后落到炕稍,躺着的一位老太太身上。
看着眼前的老同学的母亲。我心里真的是百感交集。老妈妈快八十岁了,是个聋哑人,她瘫痪在床长达十年了。她躺在特别缝制的,厚厚的褥子上。衣服整洁,脸色红润,身体弯成弓型。我用手轻轻地握住她的手。她打量着我,眼睛一下就亮了。然后就不停地做着两个动作。一个是用手在模仿写字,一个是用手拍拍头,又拍打腰际。我一下就明白了。老人家竟然还记得我妈妈是老师,我那会梳着大辫子。故乡的原风景,像一个胶片,印在了异乡老妈妈的心里。虽然时光过去了几十年,她还记得。我的心里热乎乎的,心里一动,泪流千行。
我脚边是便盆,老人虽然不能自理,可屋里却没有异味。而且她的头发、脸上、手都特别干净,还有护肤品的淡淡香味。我静静地坐在她身边,眼前老妈妈的笑脸,渐渐地变换为一个小女孩的身影……
当年,她是个特别俊俏,聪明的小女孩。可她的命运不好,母亲是哑女。父亲一个人养五口之家,家里条件特别不好。两间在风雨中飘摇的小黑屋,没有院落,就是她的家。考初中时,她全乡第一,我第二。我们在另一个乡中学读书。她比我大一岁,却懂事,胆大,自强自立。我胆小,娇气。她就像个大姐姐哄着我。那个时候,住宿的女生就我们俩。每天晚上,我都很害怕,听着风拍打窗户,就像有人在敲窗户,我吓得总是把头蒙在被子里。她就搂着我给我讲故事,我睡着了,她才回她被窝去睡。有一次,才星期二,我做梦惊醒了,开始想家,不停地在被窝里哭,她咋哄也哄不好。那会是凌晨三点,她竟然领着我跑回家去。我还记得15里路,我俩是跑着回去的。只感觉月色朦胧,星星不停地冲我眨眼睛,风在耳边呼呼吹着。她紧紧地抓住我的手跑。进到屋里,妈妈还没起来,看我们两个扎小辫子的发带都跑丢了,披头散发地出现在面前,把妈妈吓了一跳。
我那会真的没少折腾她,特别任性。有一回,可能是凉着了,我不停地打嗝。她当着好多同学说我偷了她的红糖饼。我闻言一生气,和她吵了起来,说她胡说八道。她不生气,还乐呵呵的,后来才知道她是治疗我打嗝呢。
星期一,回家的我们又去上课。八点上课,为了不耽误上学,我们必须起大早。早上有大雾,我转向了,径直朝反方向疾走。她说我走错了,我说她走错了,然后我俩都生气了,各走各的。当我发现那个村子不是我每次上学路过的村子时,就折回去走,才发现她一直跟着我。我明知道自己错了,还是装看不见她,不理她,她就那样默默地跟着我走。后来她不念书了,我一个人上学,很害怕。常常被草丛中突然出现的野鸡,路边跑着的野狗吓哭了,边哭边骂她,嫌她不陪着我读书了。
放寒假了,我像一只快乐的小鸟,飞奔着去她家看她。可是寒风凛冽里,我傻了,她家的门窗都用木条封住了。我跑回去问妈妈,才知道她出嫁了,带着全家人去了遥远的辽宁。我经常去她家附近转悠,看着风卷着尘土,围着那房子打转,我的心如刀割。她好可怜,十八岁就成家了,老天对她不公啊!后来她回来过几次,我们仍然是形影不离,她曾经想把我介绍到辽宁,因为我嫌远,婉言谢绝。可命中注定,我和辽宁有缘。我二十三岁时,邂逅爱人,远嫁到辽宁,和她住的村子只有十五里。
人的一生,最难逃脱的就是命运的安排。她虽然天生丽质,聪明伶俐。可家庭的负累,让她别无选择。她是家里的长女,她决定靠自己来改变一家人的命运,所以她选择了远嫁。姐夫能娶到那么漂亮的老婆,当然开心。给岳父一家买了一处院子。这个小村子,因为有大凌河环绕,出门坐船,雅号为“小台湾”。小村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再加上,姐夫能干,家里的日子非常好。我结婚后,初次来到同学家,她的妹妹也嫁在本村。我看见当初的一家人,分成了三家人。每个院落,都收拾的井井有条。每个家庭都充满了欢乐。想起在内蒙老家,她那个没有院落的小黑屋,心里颇感欣慰。同时也很难过,因为我心里明白,她为了这个家,牺牲了自己的爱情,包括宝贵的青春。
俗话说得好,百事孝为先。光阴似箭,转瞬,她的父母都老了,需要儿女们照顾了。按理来说,养活老人,姐妹三个都有责任。可为了两个妹妹生活过得无忧无虑,她把父母接到了自己家里。我常常从她身上,看到我母亲的影子,母亲也是为了自己的家、父母、兄弟姐妹,牺牲了自己一辈子的幸福。母亲经常对我说的一段话是:人生在世,上要对得起父母,下要对得起儿女,才不愧于心。我每次去老同学家,看见穿着整洁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笑容的两位老人,对同学的懂事孝顺,肃然起敬。
她的父亲比母亲大好多岁。虽然年近花甲,可还能替她照顾母亲。她父亲八十岁时,因病去世,照顾母亲的重担就落在了她身上,这个时候她还不满四十岁。人们常说,人生的第二个青春期就是这个年纪。可母亲因为风湿病,瘫痪在床,不能自理。她的儿子也从西藏当兵归来,成家立业。第二年,她有了个可爱的小孙子。她上有老人护理,下有孙子要哄着,一下成了大忙人。几乎没有自己的时间,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随着时间的流逝,孙子三岁了,特别乖巧懂事。老妈妈被她照顾的面色红润。可因为劳累过度,她美丽的容颜变得憔悴,可她没有一句怨言……
“德红,德红没走吧?”外面传来老同学的说话声,还有摩托车的声音,我三步并作两步跑出门去。老同学还没等摩托车站稳,就跳下来,向我跑来,她口里说着:”我随礼去了,把礼单写上,没吃饭就跑回来了,我就怕飞儿留不住你。”
我说:“我知道,我知道的……”
在她家的大门口,我们两个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我在她家住了一天一夜。她一晚上,起来七八次。一会给孙子把尿,一会给老妈妈接尿。她点着一根烟抽着,等着老妈妈。因为老妈妈总是躺着,大小便都干燥,不通畅。每次方便的时间都很长,如果不靠吸烟来提神,她就会那样坐在母亲身边睡着了。我无法想象她这么多年,是怎么坚持过来的。如今的社会,像她这样孝顺父母的人不多见了。没有谁,年纪轻轻的,就把自己捆绑在这样的老人身上。正因为我知道她的品行优秀,不容易,所以特别喜欢她,疼惜她。到了凌晨三点,她妈妈才睡着了。她却没了睡意,索性起来做饭去了。她为我们准备了丰盛的早餐。忙完了,也许太困了,她钻到被窝里,不一会就打起了呼噜。我静静地看着她,心里真的好心疼她。真想抱抱她,或者去轻抚她的脸颊,她的双手。
吃早饭时,她没有和我一起吃。老妈妈闻到了饭菜的香味,眼巴巴地看着她为我们准备的那一桌子菜,手不停地指着自己的嘴巴。她把脸盆拿到炕沿上,用手调好温度,给老母亲洗脸和手。然后又倒好一杯白开水放在身边。老人家的饭是一碗大米粥,一个鸡蛋,一个鸡大腿。她就那样小心翼翼地喂着母亲,一口饭,一口水,用一块白手巾不停地擦着母亲嘴角流出的口水。我忘记了吃饭,就那样看着她忙乎。心里对老同学的细心,温和点着赞。我知道她付出的艰辛和劳累不止这些,只有我能看见,她眼角的皱纹,双眸里隐藏的忧虑,隐含在微笑里的泪花和无奈……
饭后,她和我去了村子前面的小河边。我想和她照相,想把她存在我的相册里,想她的时候,拿出来看看。我和她肩并肩站在春分习习的荒野里,心里总是反复重复着一段话,像极了此情此景:回到那一刹那,岁月无声也让人害怕,枯藤长出枝桠,原来时光已翩然轻擦,梦中楼上月下,站着眉目依旧的你啊,拂去衣上雪花,并肩看,天地浩大。
随着相机的“咔擦”声。那温馨的一瞬间,永远永远定格在这幸福的时刻。回到家后,我脑海中总是浮现她的身影,一颦一笑,几乎叫我无法安心。我索性打开手机,开始打字,开始记录我同学的点点滴滴。在打字的过程中,我一直在询问着:我可敬可爱的老同学呀,你的青春给了谁?我知道你虽然丢失了青春,但你依然是青春靓丽的风景,因为你用青春照亮了别人的路。你亦是幸福的,满足的,老同学,对吗?
书中云:一本往事录,合上谁的归宿,谁盛开的烟花,在空中匆匆谢幕遗忘,记录,一本泛黄的书,行走,停留,擦肩而过的幸福。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实用文档餐饮浪费 谁会给你面子(精选5篇)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