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不论从哪个角度看,《唐宋八大家——古文的典范》都是一本值得拥有的书。
古典诗词,是穿越千年依然至美的风景;是流传百代依然至纯的情感。它是中华民族永远的情感库藏,是历代中国人灵魂深处的至爱。惬意人生,哪能无诗词相伴在这个年代,幸好还有古诗词,让我们去追忆曾经的美好……
我喜欢李白的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如雪”,如挟天风雨扑面而来,有谁能写出这样的豪气与悲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曾让多少踌躇满志之人听后心潮澎湃,热血沸腾“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这样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纯纯的爱情,又令多少的青春男女深深向往这就是李白,他有济世之才,也有济世之志,可他一生仗剑天涯,寄情山水,浪漫豪放,酒和诗才是他最好的伙伴。
我喜欢李商隐的诗。“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诗人将浓浓的痴情化作奔流的江水。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无论是锦瑟华年,还是如玉如珠,最终换来的却是一片怅惘。“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感叹贾谊的才华无法施展,也哀叹自己的志向无法实现!“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叹息,夕阳的余晖悄悄袭来,将世世代代的人击中,引起无数的伤感。
我喜欢苏轼的词。“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种徘徊在字里行间的淡淡忧愁,是如此震撼人的心灵!“大江东去,浪淘尽”“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山水中品咂人生的况味,令人荡气回肠!但苏轼总算是一个重情的才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凄凉,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王弗的病逝将两人的幸福终结。苏轼与王弗,才子佳人,珠联璧合,也算得上是一段人间佳话了。
我最爱的是纳兰性德,我爱他的文武双全,爱他的虽生于富贵之家,却从不追求声色犬马,从不沉湎于风花雪月的独特。
他的词太美了!“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于凄凉清怨的氛围中叹流水落花易逝,孤清岁月无情,真是哀婉动人,情真意切!“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一场古时候的思念,一个谢娘的故事,或许思念真的是从一座谢桥走向另一座谢桥,在不经意间品味思念似醉非醉的感觉。“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每个词、每个字都能让你体会到灵魂深处的战栗,那是一种幸福的忧伤。“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辜负春心,独自闲行独自吟。近来怕说当时事,结遍兰襟。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寻”这种细腻,这种单纯,干净得几乎透明。他是一个奇特的男子,几乎拥有了世间的一切,但独独没有快乐;他是情深不寿的最典型代表,生命短暂却磨难重重;他是古来难得一见的情种,也是受尽造化捉弄的失意之人……一尺华丽,三寸忧伤!
中国人的每一种心境,似乎都被古诗词吟咏过了。读这些古诗词的时候,自豪之情会油然而生,这就是中国人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
高二下学期,语文教学以《唐诗宋词选读》和《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为主,根据备课组的计划,上半学期主要是教学《唐诗宋词选读》。虽然说是选修课的教学,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每个老师都希望学生能尽可能多的掌握诗歌的知识,培养他们阅读古典诗歌的'能力,提高他们解答诗歌类问题的能力。但现实是:
一是由于小高考的冲击,语文停课一个月,课时减少了很多,而《唐诗宋词选读》精选了31首唐诗,32首宋词,分12个专题,因此不可能对每首诗、词都作详细讲解。
二是因为诗歌不像小说那样有精彩的情节,学生对诗歌教学往往不感兴趣,在课堂上,往往呈现出一种无精打采的状态。
三是学生认为高考不考课本上的诗、词,甚至连名句默写都不涉及选修教材,因此这本《唐诗宋词选读》上不上无所谓,反正高考考不到。
面对这样的现状,在教学这门选修课之前,结合平时考试成绩,我首先让学生知道近几年高考诗歌鉴赏题的平均得分,让学生知道做好诗歌鉴赏可以拉开与他人在语文成绩方面的差距,多得一分就多了一份胜算。而高中能集中学习诗歌鉴赏,一是现在,另一就是高三的一轮复习,而“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样即使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但最起码能加深学生对这门选修课的认识。
其次,针对学生诗歌知识薄弱的情况,我初步从题材的角度介绍了诗词的分类,了解各类诗歌常用的意象、常见的思想情感等。之后,我和学生一起给专题一和专题二的诗歌进行分类。在停课之前,教学类容主要涉及到“思乡怀人诗&rd
“送别诗”以及“怀古诗”。如《送魏万至京》、《春夜别友人》两首送别诗,在教学时,从读懂诗歌入手,引导学生积累这类诗歌中经常出现的意象:物象(月、浮云、鸿雁、柳、酒、泪)、时间(傍晚、拂晓)、告别地点(灞桥、长亭)、交通工具(帆、车马)、行为(目送、眺望、牵手、泣下、想象);然后从送别的原因入手,结合具体的诗句,深入分析诗歌中传达的细腻情感,如同样是送别诗,这两首诗虽然都表达了依依不舍之情,口吻不一样,李白的《春夜别友人》是朋友之间的,而《送魏万之京》这是长辈与晚辈之间,除了不舍之情,还有一个长辈对晚辈的诫勉和殷切期盼之情。
第三,在教学中,不面面俱到,(.)对于设计到的手法,往往只分析最主要的或是最典型的,让学生以书面的形式做一道诗歌鉴赏题。
曾经有人在新课程改革不久说:“新课程改革新在选修,难在选修,突破点也在选选修。”用好《唐诗宋词》,就能让学生诗歌阅读方面有所突破。
柳宗元字子厚,是河东人。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
因为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所以有辉煌的历史;但是人难免有悲伤的时候,柳宗元也不例外。因此他曾写下一篇《小石潭记》。
诗句中“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意思是,隔着篁竹,听见了流水的声音,像鸣响的佩环一样,对此作者感到非常的开心。此诗下载作者被贬官之后,但诗句中有一丝作者的快乐的情感,从中表现出作者具有乐观、向上的情感。
诗句中“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诗句的意思是:坐在小石潭边,四周竹树环绕一个人也没有,寒气逼人,幽径深远。诗句表现了小石潭的清幽,但其内含表现了作者当时内心的凄清与昏暗。
诗句中还有“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诗句的意思是:因为小石潭寒气逼人,太过凄清,于是便写下这篇文章就离开了。诗句表现了小石潭寒意过盛、寒气逼人,但诗句的内含为:作者心中寒气逼人。
柳宗元虽说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但依旧是人,心中免不了有少许的烦恼。由此可见,平常人的烦恼更多。
再次读完《小石潭记》的我从中又得到少许的`新体会,所以我呼吁:广大的学生们,多读书会有许多新的体会,去感受新的体会吧。
柳宗元作文600字篇5
柳宗元,你是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并称“韩愈”。但政治仕途上的失意,理想抱负无法实现,我很理解你心里的孤寂悲凉,也十分同情你、佩服你,因为这期间,你坚持为百姓服务,了解民间疾苦,游览永州名胜山水,写下了影响后世的名作“永州八记。
柳宗元,你是一个与我们相隔千年的伟大人物,你可明白,你的创作是那样的别具一格,你的诗篇流传千古,深深地感染着我,是你让我看到了语言的艺术是多么神奇。
还记得你笔下的《黔之驴》吗?一个愚蠢无能的驴子形象让我记忆犹新:你的笔墨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性强;你的思想深刻,发人深省。还记得你的名作五言绝句《江雪》,那遗世独立、飘然世外的风采,令人折服!
我很荣幸,读到了你的《小石潭记》,透过学习这篇课文,让我感受到了你的写作特点;峭拔矫健,清俊幽深,具有艺术魅力。一齐游览小石潭,深感“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水清境幽的影像不禁印在脑海中,同时也能体会到当时社会进步文人的痛苦情绪。
生命的历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大多有坎坷,有的甚至有惊涛骇浪。子厚前辈,你的失意人生让人痛惜,你流露出的抑郁苦闷我能体会,但是你可能没有想到,你坎坷经历锤炼出的作品却永垂不朽,成为后世典范!成乎?败乎?自有后人评说!我们就应坚强勇敢,用智慧和毅力来应对困难,做生命的主宰。您说呢?
在我还没有入学前,妈妈就给我讲过唐宋八大家,但那时听着就像天书一样,后来妈妈又给我买来好多唐诗和宋词,但也只是和妈妈一起读读,通过今天观看《唐宋八大家》才真正了解到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以散文著称的八位文学家的合称,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韩愈、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和柳宗元并称韩柳,他与柳宗元都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
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皆以文学文学明世,合称三苏,苏洵就是《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苏洵发奋虽晚,但非常用功,苏轼深受父亲的影响,如果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承受好的家教,更不能有小小年纪学通经史,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
欧阳修,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他的诗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
王安石,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王安石从小就好读书,记忆力强,后来成为一代名相,他忧国忧民,实施改革,为国家四处奔波。
曾巩,北宋的政治家、散文家,是南丰七曾之一,在学术思想上和文学事业上都有卓越的贡献。
唐宋八大家是我们中国文学史的重要人物,他们的文辞卓绝,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实用文档走进唐宋八大家读后感600字(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