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 对于英语能力较好的A组学生,按照作文要求去写一篇文章。对于英语能力一般的B组学生,要求模仿范文去写,而对于学习有一定困难的C学生,则对范文里面的一部分内容进行替换着去写。这样,可以发挥好学生的写作才能,也可以让困难生不再对写作发愁。
3、总结实验初期相关工作
在实验的初期阶段,课题组成员撰写了《初中英语分层教学心得体会》、《阶段性经验与教训》以及《分层教学典型案例》等。通过总结我们得出实验初期的成绩:
(1)积极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方法的前提。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兴趣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产生的。因此在教学中应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始终被这种气氛陶醉、感染、激励,由此而产生兴趣,主动积极的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尤其是对初中生,创设质疑式情境并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时刻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注意力和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处在积极的活跃状态,乐于参与,积极开动脑筋,创造的灵感和顿悟不断产生,探索出解决各种问题的方法,这样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还提高了能力,促进教师对“研究性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训练。 (2)采用多种手段,增强英语教学的趣味性,在趣味盎然的气氛中,更能促进教师落实教学设想。
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学生的评判最有权威性,而灵活的教法则是成功与否的重要保证。老师在课堂里起着主导的作用,要设计好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流程和教学方法等。采取灵活多变的教法,如启发式、诱导式、交流合作等方法,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手段,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上完一节课后,还兴趣盎然,并积极地去回味和反思。
(3)挖掘教材中适合“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开展课题研究。 教学过程中,必须贯彻“量力而行”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用”好教材,发挥好教材的特殊作用。开展本课题研究的前提必须要先研究教材,从中挖掘适合“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这样才能保证课题有目的的开展。为此,实验学校的课题组教师在教学中边学习研究边实验边总结,采取“小步子”式的探索实验。
(4)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有了明显的增加,自主学习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有效的课堂教学给学生带来了更多的快乐,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有了明显的变化,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自主性合作学习。
4、确定子课题进行下一阶段的行动研究。
在对实验初期相关工作总结的基础上,课题组确定子课题安排下一阶段的行动研究。经过课题组成员集体研究,确定以下课题为本研究课题的子课题:
(1)积极发展教师的素质,推进课题研究的深度
在今后的课题研究中,我们通过不断的理论学习和课堂教学,营造良好的课题研究氛围,进行阶段性考评;平时做到多思考、多听课,多积累、多交流、多总结。在原有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深入进行课题研究,对课题研究状况进行回顾和反思,对在过去的课题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充分认识自己课题研究的意图,从而为课题研究的深入打下扎实的基础。
(2)进一步加强直观教学,培养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单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直观上下工夫是远远不够的,要解决知识的抽象性与形象性的矛盾,内在规律和表象的矛盾,使学生学会由表及里,去粗取精的学习能力。还应充分应用多媒体教学,能增加教学容量,设计实际问题情景,重新组织教材知识结构网络,提高学生的应用知识能力。探索有效英语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研究成果展示要及时
实验报告、论文、教学案例、教学故事、学生作品和经验总结等。 通过探究,撰写一些有价值的关于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的论文和实验报告,并探索出适应新课程理念下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同时通过探究,能初步使实验学校里的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认
真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二、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们课题组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在理论上进行了一些探索。但由于我们的科研能力有限,理论素养还有待提高,本课题研究的内容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挖掘,研究方法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1、过程性资料保留的不够完善。大家重课堂教学,做了很多工作,但对过程性资料的搜集、整理不太及时。如对挖掘出来的“研究性学习”内容没有进行整理;录像课及图片等是个空白。
2、课题研究的进展不是很顺利。由于课题组教师工作任务重,参与研究的积极性未被充分调动;对本课题研究研究不够深入。致使课题研究只是蜻蜓点水式,有“动静”,无“涟漪”。分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英语教学质量,就目前来说进行分层教学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但是我们还应注意到一些问题:
3.由于强调了分层,特别是“显性分层”(分组分层),许多偏差生总觉得好像贴上了标签,心理压力增大,使原本脆弱的自信心变得更加脆弱,因此特别要做好差生的思想工作。
4.对于班内的“隐性分层”,虽然在理论上有很大可行性,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相当困难,老师很难在同一课堂中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传递不同的教学信息。同时,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同一个教室上课,相互之间的干扰很难消除,主要表现在心理上(优秀学生敏捷的思维,积极的反应都会对偏差生产生强烈的抑制作用),时间上(教师不得不不断等待差生跟上来)和气氛上(偏差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和颓废的精神状态总是给课堂的学习气氛蒙上一层阴影)。
总之,分层教学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和实践,以更好地发挥它独特的魅力,即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感,体会到成功的乐趣,树立了成功的信心;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在不同程
度的进步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产生学习的动力,树立远大的目标,为今后达到无层的教学目标奠定基础。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英语学习《民族地区农村初中英语分层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汇报材料(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