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精神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于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不断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反对一切腐朽思想的侵蚀,增强人们的自立、自尊、自强、自信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我们要承先贤之志,启今人奋进,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传承弘扬“团结、务实、开拓、拼搏、奉献”的黄河精神,那么,中华民族精神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焕发出新的光芒,黄河的开发管理工作也会再树辉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也必将不断前进!
11
2012国考精品班申论模拟试卷答案
范文点评
文章标题一针见血地亮出了作文主旨,即弘扬黄河精神,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进步。显然,作者是要从黄河精神对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推动作用入手,展开行文。
文首以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著名诗句开篇,写出了黄河庞大的气势,突出了黄河的特点,文势徒起。紧接着以简练的语言说明了黄河对于中华民族的重要作用,并将焦点逐步引入正题——黄河精神上。
第二段精要地分析了黄河精神的重要意义,并顺势道出了文章的总论点——秉承黄河精神,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进步,破题干脆、利落。
第三、四段则从秉承先贤之志,奋发有为和党员干部身体力行、率先垂范黄河精神这两个层面给出了分论点。论述过程中,有理有据,融入了一些事实性材料,引用了清代治河等典故,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视野广、层次高,文字有刚性,很好地支撑了总论点。
文尾再次强调了黄河精神的现实意义,以“号召+展望”的形式重申了弘扬黄河精神,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论点。首尾呼应,严密扣题。
全文采取了总——分——总的结构,从黄河精神对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推动作用入手,论述范围宽,主线明晰,结构紧密,逻辑严谨,层次分明,语言流畅,值得借鉴。
参考例文二
弘扬黄河精神 维持黄河健康生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源自念青唐古拉山的黄河,从远古以来孕育了中原文明,是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的摇篮。一代天骄毛泽东终其一生对黄河怀有敬畏,他曾说:“藐视什么也不能藐视黄河——这是我们民族的根哪!”千百年来代代先辈在治理黄河洪灾与泥沙的奋斗中,层层累积形成了黄河精神,这是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世世代代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历史长河中,必将不断放射出耀眼的光辉。
黄河曾经以她丰饶的乳汁哺育了华夏文明,给两岸以灌溉,也给诗人以灵感,汉赋唐诗、歌曲绘画,无数动人的辞章都与黄河有关。黄河的平均水量为580亿立方米,占中国总水量的2%,是长江的十七分之一,却养育了全国12%的人口,灌溉15%的耕地。黄河对中华民族的贡献不可磨灭。但由于黄河两岸生态变化和经济建设的影响等因素,黄河污染日益严重,
12
2012国考精品班申论模拟试卷答案
黄河活力日益枯竭。近一千年来,黄河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忧患之河。
为全面治理黄河,使母亲河再现生机与活力,2004年1月12日,黄河水利委员会李国英主任提出了以“维持黄河健康生命”为终极目标的“1493”治黄理论框架体系,即:一个终极目标、四个主要标志、九条治理途径、“三条黄河”建设。在推进“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黄河治理新工程中,我们尤其要注重弘扬黄河精神,确保黄河治理工程的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
黄河精神永远都是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随着岁月的流逝,不仅丝毫未磨损她的深刻内涵和神奇魅力,而且愈加凸显出她鲜明的时代价值。在建设“三条黄河”,实现“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污染不超标,河床不抬高”治河目标的今天,要践行“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新理念,就要大力发扬“团结、务实、开拓、拼搏、奉献”的黄河精神,不断开创各项治黄工作新局面。
新中国治黄60年的辉煌业绩证明:伟大的理想信念必然产生强大的动力,坚定的信念必然激发不懈的追求和坚强的毅力。确立了治黄新理念就有了坚定的奋斗目标、强大的精神支柱和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治水新思路,实现以黄河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流域及相关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同样需要“团结、务实、开拓、拼搏、奉献”的黄河精神作支柱。
“维持黄河健康生命”,要把强大的精神动力同先进的理念结合起来,探索出一条符合科学发展观与新世纪黄河实际的治黄道路。按照“1493”治黄体系,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是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终极目标;“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污染不超标、河床不抬高”是“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四个主要标志;减少入黄泥沙的措施建设,流域及相关地区水资源利用的有效管理,增加黄河水资源量的外流域调水方案研究,黄河水沙调控体系建设,制定黄河下游河道科学合理的治理方略,使下游河道主槽不萎缩的水量及其过程塑造,满足降低污染比使污染不超标的水量补充要求,治理黄河河口以尽量减少其对下游河道的反馈影响,黄河三角洲地区生态系统的良性维持,是九条治理途径;原型黄河、模型黄河、数字黄河“三条黄河”治河体系是三个有效手段。
维持黄河健康生命任重而道远。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们弘扬黄河精神,不断开拓创新,探索治黄新路,积极建立有利于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体制机制,持之以恒、不懈奋斗,一定能够实现“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宏伟目标,一定能够为中华民族与华夏文明的永续发展筑就最牢固的根基!
13
2012国考精品班申论模拟试卷答案
范文点评
文章作答思路旗帜鲜明,紧紧抓住了黄河精神对维持黄河健康生命这个治黄新目标、新方略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明确阐发了“维持黄河生命健康,弘扬黄河精神”这一主题。
首段以诗句开篇,并援引了毛主席的话,使文章熠熠生辉。最为关键的是首段即破题,指出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历史进程中孕育出了黄河精神,而对黄河精神的弘扬反过来也会促进黄河自身的生命健康。
第二段,先是说明了黄河对中华民族的贡献,而后笔锋一转,指出了黄河当前面临的严峻问题:污染严重、活力日益枯竭,逐渐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忧患之河。
第三段,承接问题,自然引出了黄河治理话题。段落从黄河水利委员会李国英主任提出的以“维持黄河健康生命”为终极目标的“1493”治黄理论框架体系切入,指出了推进“维持黄河健康生命”这一黄河治理新工程必须要注重弘扬黄河精神,再次点题。 第四、五段进一步围绕“维持黄河健康生命”与“弘扬黄河精神”二者间的关系展开论述,强调了“维持黄河健康生命”这一治黄新理念的积极意义,以及在此基础上将“团结、务实、开拓、拼搏、奉献”的黄河精神发扬其中的必要性。 第六段提出了“维持黄河生命健康”的具体措施。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公务员考试2024年国考精品班申论模拟试卷参考答案(课前)(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