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留在朝鲜的志愿军老兵
作者:魏淑文
来源:《新一代·上半月》2010年第11期
我在朝鲜留学的时候,常和同学们一起四处走走逛逛。我们住的地方是一个不大又不太发达的城市,较少现代气息,不过,最令人羡慕的就是这里的大学比比皆是。
我们常去的地方就是农贸市场了,那里用高价能买回新鲜的水果。虽然,农贸市场离我们的住处不算近,得有六七里路。通常,我们都是利用周末结伴去。
有一天,从农贸市场回来,在路上,我们看到一位修鞋师傅,忙用生硬的朝语问价:“钉两个皮后跟,?而吗?(多少钱)?”
修鞋师傅望着我们,和善地说;“总共留花僧?”即中国留学生的意思。 我们顿时兴奋起来,忙说:“耶耶(对)!”
修鞋师傅把其他客人打发走,让我们坐在小板凳上,开始为我们修鞋。我们在心里嘀咕:问了半天价,也没告诉我们。真不知道要多少钱?
工夫不大,几双皮鞋全部修好了。我们问:“一共多少钱?”
“不要钱。”修鞋师傅用纯正的中国话字正腔圆地回答。我们傻了,等到醒悟过来连忙问;“大叔,您会说中国话?”
修鞋大叔笑眯眯地点点头。
“太棒了!以后,我们有地方说话了。”见到这位会说中国话的朝鲜大叔,我们高兴得不知该说什么好。
给钱的时候,大叔说什么也不要。他说;“不要中国人的钱,我愿意为中国人免费修鞋。” 我们说;“您不要钱,生活怎么办?” “家里生活挺好,没问题。”
从此,我们在远离家乡的地方,认识了一位朝鲜修鞋大叔,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神秘与快乐的色彩。只要有空,我们去他那里,看他修鞋是一大享受,锋利的修鞋刀拿在手上,三下五除二,就把该去掉的皮子削掉,要多薄就有多薄,要多厚就有多厚。长长的锉子看起来笨笨的,握在手上,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就能做出精细的活儿。只是可怜那双大手,无论春夏秋冬,都要暴露在外,皮肤十分粗糙,手背上的三道青筋凸现,所有指甲的四边都被黑色镶嵌,外端指甲尤甚,那黑色已经渗透到肌肤之中。 说来也怪,只要当地人在场,无论我们怎样用中国话与他交谈,他都像没听见一样,一如既往地用朝语和我们交流。当只剩我们几个留学生的时候,他就用中国话与我们交谈。
他详细地问中国的情况,特别是北京的变化,询问我们对改革开放的看法。我们一边回答,一边也询问他的情况。
双方非常珍惜这种交流,每次都觉得时间过得太快……
我们几次提出想与他合影,均以他摇头告终,他不仅不同意和我们一起照相留影,也从不邀请我们去他家做客。
4月5日,我们全体留学生到沙里院市志愿军烈士纪念墓扫墓,这里埋着108名将士的忠骨。我们把事先做好的白花别在胸前,站好队,向烈士们三鞠躬,表达我们的哀思。然后,围着巨大的坟冢,把我们从北京带来的二锅头酒,洒向每一个角落。
我们想到,烈士们牺牲的时候,大多数都是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他们响应祖国的呼唤,义无返顾地来到抗美援朝的战场,把自己年轻的生命,献给了朝鲜人民。同时,把自己的躯体也留在了异国他乡的土地上,他们是我们的兄弟姐妹,他们是我们的骨肉同胞。此时此刻,一股酸楚从心底涌来,我们哽咽地说;“亲爱的同志们,今天,我们专门看你们来了,你们好好歇息吧!” 整个墓地,一片呼唤亲人的凄惨哭声。
只有此时,我才真正从书本中走出来,懂得抗美援朝的沉重感,使命感。我才真正理解战争的残酷,战士们的献身。魏巍的《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这篇文章,不再仅仅是一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美文,体现了志愿军“马革裹尸还”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更重要的是我感受到了这篇文章背后,我们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身上流出的汩汩鲜血,他们青春的不再,他们生命的终止。他们的妈妈永远失去了自己的儿子,他们的妻子永远失去了自己的丈夫,他们的儿子永远失去了自己的爸爸,他们为国捐躯,死而无憾!
自从扫墓回来以后,大家都沉默了许多。
这时,我们图书馆有一本介绍志愿军的书在大家手中传阅着,名字叫《志愿军战俘纪实》(名字可能不是特精确)。从这本书中,我们才明白牺牲在前线的将士是英雄,而被敌人俘虏后为了回到祖国的怀抱,这些志愿军的战俘受尽了敌人灭绝人性的摧残,依然坚决地与敌人做最后的斗争,可歌可泣,气贯长虹,他们也理应是当之无愧的英雄。而他们回国后却受到了家庭、社会不公平的指责!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留在朝鲜的志愿军老兵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