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论文-—深圳市低碳城市建设的若干思考(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8-2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深圳市低碳城市建设的若干思考]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研究目的

近年来,我国各个城市的环境危机更加显著,面对环境污染和人口快速增长进退两难的局面,环境维护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得不到平衡发展,造成更多的环境问题,影响到了人们的健康安全等切身利益。所以发展低碳经济、平衡经济发展、建设低碳城市和环境保护是建设城市美好未来的必经之路。而深圳作为“五省八市”中的一个项目在2013开始正式启动, 标志着这一国际性项目进入全面实施开发的阶段。

本文的研究目的如下:从实际出发,着眼于深圳这个飞速发展的特区城市,要想快速而有效地找出一条适合深圳低碳城市发展的道路,就必须站在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首先,要对深圳的发展趋势要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即包含目前深圳低碳城市建设的发展状况、存在问题及相对应的解决方案.其次,要站在国际发展低碳城市的舞台上,去深入分析-研究-探索-借鉴,进而结合相关的低碳经济理论,得出适合我国深圳市低碳城市的发展模式.对于发展低碳城市这条既新鲜又陌生的道路,只有参考各国低碳城市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才能制定明确的战略目标,找到一条快速而有效的建设低碳城市的道路. 1.1.2研究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统筹国际上各国相对应的低碳城市建设道路,秉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理念,再联系国内已取得一定成效的城市,如:保定市,上海市在可再生能源和建筑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绩效,从而探索出快捷的深圳低碳城市建设道路。也能了解到深圳发展低碳城市的瓶颈所在.但对于我国来说,能源技术的落后是制约低碳城市建设的主要障碍,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在发展低碳城市建设依旧隐藏着很多不可预知的障碍。

第二,通过各国学者不断的借鉴-研究-发展,可以让我们了解到更多不同的低碳城市建设道路,也能更进一步地了解各种不同的低碳城市理论。低碳城市建设表明它是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并成为了现今城市形态中最富生命力和竞争力追求。要想在发展中不断健全和改善低碳社会的发展道路,就必须要政府,企业,公众的共同协力,转变观念,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然而,低碳城市的建设也需要依靠法律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支持。

第三,本课题以发散思维的方式来分析生态文明时代的城市价值,立足于国内外对低碳城市建设的各种实践指导,拓宽了城市学的理论研究各实践视野,同时也促进了低碳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

[深圳市低碳城市建设的若干思考]

1.2 文献综述

1.2.1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对于低碳城市发展的研究,我国学者李向阳、黄芳、 李瑞晴(2010)提出“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既有差异又互相融合。前者主要侧重于高新技术所带来的生产方式上的变革,而后者则强调生活和消费方面的转变。与此同时,两者又是相互融合,都是为了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希望能通过政府提高公众的参与度,使得低碳理念不断融入人民的社会生活中。所以建设低碳城市就必须先发展低碳经济,然后再逐步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王璟珉和聂利彬(2011)指出低碳城市的发展需要靠低碳经济的带动,而未来的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逐渐由宏观层面向微观层面过渡.其中碳税和碳排放是当前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渠道,碳税在理论上就相当于是一种矫正税,其实质都是为了使私人边际成本等于社会边际成本,私人边际收益等于社会社会收益,从而达到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又能减少污染效果。而碳排放又从微观和宏观层面进行分析。前者的分析主要集中在碳交易市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等方面进行研究,而后者的分析主要集中在经济领域,如金融危机对碳交易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索。

连玉明[2012]指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能及城市竞争力的不断提升是促使并推动低碳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要成功建设低碳城市就必须要在对比中找出缺点,在比较中找到切入点,科学地制定发展低碳城市的战略.张旺和潘雪华(2012)把国外与国内城市低碳发展研究进行比较,国外主要侧重于城市碳排放的综合构成,城市空间密度再到城市能源消费结构进行探索。而国内的城市低碳发展还属于初步发展阶段,从低碳城市的界定到规划,进而过渡到,低碳发展的政策所支持的模式和路径等。从而可以看出,低碳发展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都需待进一步的深入和完善。

胡鞍钢指出,现今社会之所以可以逐步向低碳经济转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 使得在消费和生产环节逐步向低碳化进军。而非单方面的指能源低碳化或产业低碳化。中国学者付允、刘怡君、汪云林(2010)对低碳城市作出详细的分析,采用了多种指标从城市的基础设施、产业结构、消费体系等多层面进行探讨总结。张泉(2010)认为建设低碳城市首先就是要转变居民的消费观念,实施绿色交通和建筑,研制新的低碳技术,需要以城市空间为中心进行低碳经济的拓展,从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谢传胜,徐欣等(2010)指出要建设低碳城市就要改变能源结构,借助政府,市场等手段来制约以实现节能减排效果.

陈群元、喻定权(2010)认为,建设低碳城市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进行良好的规划,其次调整和控制交通、建筑排放等带来的污染。最后则是要通过政府的调控来制定更切实可行的政策法规。潘海啸主要在城市交通层面进行改进,因交通发展中存在对大气环境的

2

[深圳市低碳城市建设的若干思考]

影响,所以要进行交通规划,加强这方面的技术改造,从而建立绿色交通体系。 综上所述,学者们对具休问题做了具体分析,也从不同的层面进行了不同的分析和探讨,为逐步走向理想的低碳城市道路而不断努力,但革命尚未成功,探索低碳化的道路仍需靠人们的发掘和努力。

1.2.2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国外对于低碳城市建设的研究,主要以政府为主力军,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并制定了相对应的法律法规。Jenny Crawford 和Will French认为发展低碳城市必须要先发展低碳经济,而发展低碳城市则需要依靠国家层面自上而下的领导及地方权力分散的灵活性相结合。Hillman提出了碳足迹计算方法,从而可以计算出各大城市所排放出来的温室气体,从而评估其中环境质量的优劣。学者Satterthwaite(2008)指出人类的消费、产业的升级、社会的发展是构成城市温室气体越来越多的原因。其中农业、工业占主要.而城镇与乡镇相比较,城镇由于经济较发达,所以温家气体的排放量会远远多于乡镇的排放量。现如今,发展低碳城市这一主题已经是一个风靡全球的追求,也世界各国或地区所达成的共识。其中,国外低碳城市发展较为经典的有以下几个模式:第一个是建立低碳社区的丹麦模式;第二个是践行低碳社会计划的日本模式;第三个是实行可持续发展的瑞典模式;第四个对城市进行低碳行动的美国模式。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成教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深圳市低碳城市建设的若干思考(2)在线全文阅读。

本科毕业论文-—深圳市低碳城市建设的若干思考(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wenku/16154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