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刘邦和项羽为人不同导致战局胜负迥异(外一题)
作者:刘继平
来源:《南方》2009年第05期
秦始皇死后,秦帝国的威令扫地。各地群雄蜂拥而起,想要抵抗秦的压制,天下一时处于动乱的局面。不久秦帝国崩溃。天下成为项羽和刘邦二位豪杰对峙的局势,历史上称之为“楚汉之战”。
这场战争,最初项羽处于压倒性的绝对优势,刘邦的军队屡次吃了项羽大军的败仗,节节败北。但是,经过一两年之后。情势却慢慢改变了,刘邦很明显地在战略上占了上风,历经四年激烈的争斗,刘邦终于把项羽逼至垓下,取得了天下。
到底处于劣势的刘邦最后扭转乾坤,其成功的理由是什么呢?而最初立于不败之地的项羽,又为何失败饮恨自杀呢?
这虽然可以列举出好多的理由来。但若要彻底分析,我想恐怕要归之于人心掌握的巧拙了吧!总而言之,刘邦善于掌握人心,而项羽对这点却不太熟稔,其结果也分出了二人的胜败。 刘邦当了皇帝以后,曾这样分析自己胜利的原因:“我有张良、萧何、韩信这三位英雄豪杰,他们各个的能力都在我之上。我操纵着这三位豪杰才是我致胜的原因。另一方面,项羽用范增做他的军师,但项羽却只操纵范增一人,这是他失败的原因。”
虽然是操纵部下。当然不是指像操纵自己的手脚那样地颐使。刘邦操纵部下有两大特征:一是对部下的进言都洗耳恭听,二是战利品之类的东西决不往自己的口袋里塞,全部散发给部下。刘邦就是以这种方法抓住部下的心。成功地让部下为他做任何事情。 另一方面,项羽的做法如何呢?
似乎完全和刘邦相反。第一,他对自己的才能过于自信,对部下的意见简直充耳不闻,假如是有才能的部下,他也不放心将工作委托给他,什么事非得亲自处理不可。第二,战利品不分给部下,尽数收入自己囊中。结果,特地来投效他的人才,都唾弃他的作风,最终又一个个离去,归顺到刘邦那儿。所以,项羽最后只剩下范增一人。
也可以这样说,到最后刘邦巧妙地应用集体的力量对付项羽,而项羽只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迎战。
他们二人不只是对待部下的方法不同。就是对一般的老百姓,在收揽人心这一点上,也是极端的不同。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比如说,刘邦率先攻占秦都咸阳时,他遵从军师张良的进言,把军队撤离咸阳,驻守在郊外的霸上。因为咸阳宫殿内有堆积如山的宝物,以及如云的美女,如果军队留在成阳,恐怕会被咸阳的百姓误会将兵有掠夺的行为。所以,军队撤离咸阳,可以说是贤明的判断。 撤退在霸上的刘邦,公告了一个有名的“约法三章”,他聚集当地的有德之士,宣布道:“各位父老,长期以来我们都深受秦苛政酷法之苦,如果批评国政就被杀九族,只要闲谈国事。就会被斩首示众,而且,和诸位诸侯也有约定。谯先进入关中谁就封王,当然,关中之王就是我。因此,我要和各位父老有个约定,法只有三章,那就是杀人者、伤人者、为盗者都要处罚。秦所定的那些律令全部废止,从此官民可以安心过日子。我入主关中的目的。是要为诸位父老除害,决没有图谋乱暴的意图,请各位放心。”
这对深受秦苛税暴政之害的百姓来说,简直是上天的恩赐,关中的老百姓们都为这个公告而欢欣鼓舞。
另一方面,项羽进入咸阳城时,任意杀掠百姓,且放火烧了宫殿,把所有的文物资产化成一团灰烬。咸阳的人们都笑称项羽这种蛮行为“沐猴而冠”。意思是指他是戴冠的猴子。 所以,项羽不得人心。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刘邦和项羽为人不同导致战局胜负迥异(外一题)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