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中:
Shf——掘进工作面巷道的净断面积,16.6m2。
根据上述计算验算过程,该掘进工作面所需风量应不小于152.7m3/min,风机所在巷道风量应不小于449.4m3/min。
7局部通风机的选型
采用压入式通风方式,按照上述计算结果(Qm=152.7m3/min),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及局部通风机特性曲线,掘进工作面选用1台FBD-№6.0/2315型对旋式局部通风机,巷道配用直径600mm胶质阻燃风筒,距离近时开单机,即可满足风量要求。风机安装在调车线内。
通风路线:进风 副井井筒→主副井联络巷→调车线→工作面, 回风 工作面→充电硐室→回风巷→主井井筒。
FBD№6.0/2315型风机技术参数
型 号 电机功率(kw) FBD№6.0/2315 2315 风 量 (m/min) 260-340 3全 压 (pa) 600-4800 最 高 全 压 效率(%) 82 噪声dB ≤25 第二节 压风系统
风源来自建设单位永久压风站,压风站和地面压风管选用¢21938mm无缝钢管,井筒采用¢75mm无缝钢管直接接入井下工作面进行井下压风。
压风系统:地面压风机房→主立井井筒→主副井联络行→调车线→工作面迎头。
第三节 综合防尘
防尘水源来自地面水源井,由主井井筒¢75供水管路至工作面,接入加装三通,对工作面进行洒水降尘。施工过程中采用湿式打眼、自觉佩戴防尘口罩、水炮泥定炮、爆破喷雾、装岩(煤)洒水、冲刷岩帮、净化风流等综合防尘措施。
16
防尘系统:
地面水源→主副井联络巷→→调车线→工作面 侧式供水钎子 巷道内水幕 耙装洒水
装水炮泥水针 第四节 防灭火
6#交岔点采用炮掘,锚网喷,防火的重点是防设备、机械摩擦生热、缆线、和人为火灾。工作面内消防设备直接灭火。
1、任何人发现井下火灾时,应视火灾性质、灾区通风和瓦斯情况,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灭火,控制火势,并迅速报告矿调度室。
2、电气设备着火时,应先切断其电源,在切断电源前,只准使用工作面内不导电的灭火器材进行灭火。
3、经常检查灭火器材完好情况,保证使用有效,用后及时补充。
4、加强对易燃物品的管理,严禁将废油、剩油泼洒在井巷内,用过的棉纱等必须回收升井。
5、井下不准私自拆卸矿灯,以防引起爆炸 。
6、严禁携带易燃品、点火工具、穿化纤衣服入井,杜绝易燃电缆、易燃风筒、非阻燃皮带入井。
7、用压力水灭火时,要有足够的水量,并且保证能连续不断喷射。保证正常通风,能使火烟和水蒸汽顺利排到回风流去,要注意防止高温水蒸汽烫伤人员。
8、井下工作人员都必须熟悉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并熟悉工作区域内灭火器材的存放地点。
第五节 安全监测系统
一、便携式甲烷报警仪的配备和使用
1、班组长及安全管理人员下井时,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皖报警仪,对其分管范围内的甲烷进行不间断的监测,如有报警现象(甲烷报警点为1%)必须进行处理。
2、爆破工下井担任爆破工作时,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报警仪,在爆破地点每次爆破时进行“一炮三检”工作,并做好记录,上井后由发放人填制“一
17
炮三检”报表。
3、当班的班组长下井时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报警仪,并把常开的报警仪悬挂在掘进工作面5m范围内无风筒一侧,当报警仪报警时,停止工作,并进行处理。
4、机电流动电钳工下井担负机电维修工作时,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报警仪,在检修工作地点20m范围内检查甲烷气体浓度,仪器报警时不得通电或检修。
二、甲烷传感器及甲烷断电仪的配备和使用
1、矿井采用KJ95N型监控系统,掘进工作面安装监测仪器,设置瓦斯、开停、馈电、风筒传感器,电缆采用阻燃电缆,沿电缆一侧铺设。甲烷传感器T1必须安设在距工作面不大于5m的巷道内,其报警浓度为≥1.0%CH4,断电浓度为≥1.5% CH4,复电浓度为<1.0%CH4。T2安设在巷道口10-15m,其报警浓度为≥1.0%CH4,断电浓度为≥1.0% CH4,复电浓度为<1.0%CH4。断电范围为掘进巷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器设备。
2、甲烷传感器应安设在巷道的上方,垂直悬挂,距顶板不得大于300mm,距巷帮不得小于200mm。风筒传感器距工作面不超过20m,且安设在永久风筒上。
第六节 供电系统
该工作面掘进施工中,电源来自地面10KV变电所,供电方式为集中供电,经过400馈电开关橡胶电缆接至400馈电开关,再用不同平方电缆,经过综合保护开关,供迎头各机械设备用,电缆要吊挂整齐,电缆钩每1米一个,电缆的垂度不大于50mm。配电点设置在距迎头100m以外的安全地点,必须采用风电闭锁检漏继电器等设备。
供电系统:地面10KV变电所→主立井井筒→主副井联络巷→调车线→工作面
第七节 供、排水系统
排水系统:工作面→爆炸材料库回风巷→总回风巷→主副井联络巷→临时水仓→地面排洪沟。排水高度545m。目前井下涌水量按60 m3/h考虑,经选择计算,井下临时泵房设备和排水管路按下述配备。
在等候室内设临时泵房安装MD280-4336型水泵2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单台泵排水能力为288m3/h,最大涌水量时工作泵、备用泵同时工作,排水能力576 m3/h,主井筒沿井壁悬吊固定一趟Φ21935mm无缝钢管做排水管。
管路使用钢丝绳锁绳悬吊。
18
第八节 运输系统
掘进时,60型耙斗机出矸至1吨U型矿车。
出矸路线:工作面→充电硐室→回风巷→罐笼→主井井筒→地面
第九节 照明、信号、通迅系统
信号、照明、通讯系统共用一根KV-24310橡套电缆,使用钢丝绳悬吊。在工作面采用防爆投光灯照明;每人配备一盏矿灯。
在工作面后50m位置安设一部防爆电话,实现地面项目部及排水泵房和地面通风机房、矿调度室相互直接联系。
第六章 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第一节 劳动组织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工种 打眼工 耙斗机司机 迎头辅助工 机电维修 班长 副队长 材料员 队长 技术员 合计 在册人数/人 6 3 6 3 3 3 1 1 1 27 8 八点班 2 1 2 1 1 1 四点班 2 1 2 1 1 1 1 1 1 8 8 零点班 2 1 2 1 1 1 出勤合计 6 3 6 3 3 3 1 1 1 27 备注
第二节 作业循环
为保证正规循环作业的完成,工作面施工作业必须根据劳动组织的人员配备,合理安排工序,工序和工序之间尽量做到交叉进行、平行作业,以充分利用工作时间,提高工时利用率。
第三节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1 项目 巷道长度 单位 m 指标 10.6 备注 19
2 3 4 5 6 7 8 9 10 班进尺 日进尺 月进尺(炮掘24天) 巷道掘进断面 循环进度 日循环个数 月出勤工数 月末在册人数 掘进工效 m m m ㎡ m 个 个 人 米/工 1.8 3.6 86.4 38.7 1.8 1 792 33 0.11/0.21 按出勤90﹪
第七章 安全技术措施
第一节 “一通三防”
通风管理
1、加强通风管理,局部通风机必须有专职人员挂牌管理,保证局部通风机正常运转,不得随意停开。
2、风筒要用抗静电、 阻燃风筒。风筒吊挂平直,逢环必挂,无脱节,无破口,风筒口距迎头不大于5m,以保证迎头有足够的风量,漏风率不超过3%。
3、管理好为本工作面风筒及瓦斯牌板等设施,不准随意破坏风筒。
4、局部通风机要24小时正常运转,无论工作、不工作或交接班都不得停止运转,局部通风机不开时,要把人员撤出巷道,并在巷道口位置设置栅栏和悬挂“严禁人员入内”的警示牌。出现特殊情况自动停电时,要撤出人员,待查出原因,确认安全后再启动。
5、不得随意停开风机,因检修停电等原因停风时,必须撤出人员,切断电源。 6、局部通风机必须使用 “三专两闭锁”装置的供电线路供电。
7、局部通风机因故停止运转,在恢复通风前,必须首先检查瓦斯,只有停风区中最高瓦斯浓度不超过1%和最高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
20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井底6#交岔点施工作业规程(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