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在关键时刻率部起义,为党和人民立了大功。
何基沣、张克侠率部起义,为我军战役第一阶段胜利发展,赢得了宝贵时间。粟裕代司令员说过:“只要我们在贾汪多呆四小时,我们的战机就丢失了。”该部起义,我山东兵团所辖第七、第十、第十三纵队迅速向南挺进,止十一日,全部渡过不老河,先后控制和占领宿羊山、大许家、大庙山、曹八集、苑山等地,占领了徐州以东各要点,截住了黄百韬兵团的退路,切断了国民党徐州“剿总”同黄百韬兵团的联系,形成了对黄百韬兵团合围的态势,并抢占了阻击徐州邱、李兵团东援的有利阵地。
十一月九日,华野前委根据战场情况变化,向各兵团、各纵队发出了《关于全歼黄百韬兵团的政治动员令》,号召全体指战员,不怕伤亡,不怕困难,不怕疲劳,不怕饥饿,发扬持续战斗精神,活捉黄百韬,全歼黄兵团。这给全体指战员以极大鼓舞。因此,当部队已把黄百韬兵团包围在碾庄圩地区后,指战员们个个喜形于色,摩拳擦掌,在十一日以后几天的攻坚战中,个个奋勇争先,英勇杀敌。为了加强统一指挥,十四日晚,华野首长召集六个纵队的主要领导开会,研究敌情,调整部署,并决定由山东兵团统一指挥第四、第六、第八、第九、第十三等五个纵队担任围歼黄百韬兵团之
任务。
当夜,谭震林、王建安率兵团指挥部移至茸山庄。在这里,谭政委、王副司令员、李迎参谋长和我等数人连夜开会,听取了兵团参谋长处长金冶有关黄百韬兵团所辖几个军的详情汇报,进一步印证了华野首长对敌情的分析:黄百韬放在北面的第二十五军、东面的六十四军比较强,放在西侧的第一00军和南侧的第四十四军比较弱,即两强两弱。谭政委听完汇报后,当即按照华野首长指示,采取“先打弱敌,后打强敌,攻其首脑,乱其部署”的战法,决心集中兵力、火力,先歼敌第一00军和第四十四军,进一步调整了兵力部署,集中炮火,准备攻击。并要求驻扎在义合庄的四纵、唐水湖的八纵、李庄的九纵、过满山的六纵、张河湾的十三纵,针对敌人设防的特点,利用夜间进行近迫作业,隐蔽接近敌人,插入敌人占领的各村之间,力争逐个歼灭敌人。
各纵队在做好了充分的攻击准备后,十五日夜开始向黄百韬兵团发起围攻。经过三天的激战,到十八日,全歼战斗力较弱的敌第一00军和第四十四军。敌第二十五军和第六十四军亦伤亡过半。这一攻击战斗的胜利,充分证明采取“先打弱兵,后打强兵”的战法完全正确,体现
了毛泽东关于灵活运用战略战术和各个歼灭敌人的一贯思想和作战原则。
十九日傍晚,兵团按照“攻其首脑,乱其部署”的战法,决心乘胜对碾庄圩黄百韬的兵团部发起猛攻。碾庄圩仅有二百从户人家,周围有一道七米宽、一米多深的水壕,敌人在四周构筑了防御工事,形成了坚固的堡垒。为了攻克这个堡垒,实现被中央军委称之为“第二个大胜利”的全歼黄百韬兵团的任务,谭震林、王建安根据华野首长命令第十三纵队南下配合中帮野战军作战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了部署,决定以四纵陶勇、郭化若部于碾庄圩北门,由西北向南、向西实施佯攻,造成敌人错觉;以六纵王必成、江渭清部攻击西门;经八纵张仁初、王一平部由东南攻击;经九纵聂凤智、刘浩天部由南攻击。战斗打响后,敌人凭借纵横交错的沟壕,蛛网式的地堡和掩体,拚死顽抗。各纵队指战员以突破碾庄圩、捣毁敌人指挥部的坚强决心,与敌展开浴血奋战,守敌节节败退。我八纵、九纵用了不到一个小时,就分别从东南和南侧突入碾庄圩的核心阵地。至二十日拂晓,碾庄圩即被我军攻占,敌兵团部和第二十五军军部遭全歼。黄百韬率残部逃互碾庄圩东大院上的第六十四军指挥部。此时此刻的黄百韬仍图孤注一掷,继续指挥第六十四军和二十五军残部负隅顽抗。徐州东援之邱、
李兵团前锋进到大许家一线,距离碾庄圩三十余里,炮声可闻,黄百韬企图以守待援。当日,我六纵又奉命南下固镇以北地区担任阻击,配合中野部队作战。山东兵团随即指挥第四、八、九三个纵队担任起最后围歼黄百韬残部之任务。
二十一日晚,第四、八、九纵队在各纵指挥员率领下,发扬了我军连续作战的优良作风,乘胜向黄百韬所部六十四军发起最后攻击。在我密集炮火轰击下,黄百韬眼看援军无望大势已去,率第六十四军军长和第二十五军军长等数十人向西北突围。然而厄运难逃,就在大院上守敌被我全歼的同时,黄百韬亦毙命。至此,围歼黄百韬兵团的作战任务胜利完成,淮海战役第一阶段宣告结束。
第二阶段:阻敌南援猛追徐州逃敌
十一月二十五日,兵团部接到华野紧急电令,要山东兵团部立即进入徐州以南地区,指挥八个纵队,担任阻击徐州南犯之敌。这个电报,同时又发给了华野第一、三、四、八、九、十二、鲁中南、两广纵队和冀鲁豫军区的两个旅,而且限定上述各部队二十六日拂晓前全部进入徐州以南津浦路两侧地区,归山东兵团谭震林、王建安统一指挥。当时兵团部驻在碾庄圩西北茸山,谭、王立即召集司、政、后领导及
有关同志开会。会议研究了当面敌情与兵力部署,中心是贯彻华野指示,怎样更好地阻击徐州南犯之敌,切实保障中原野战军主力围歼黄维兵团。
当时敌情是,蒋介石命令三路兵力南北对进,企图打通津浦路。一路是徐州的邱清泉、李弥、孙元良三个兵团,由徐州沿津浦路两侧向南进犯。一路是蚌埠的李延年、刘汝明两兵团,由蚌埠沿津浦路两侧向北进犯。一路是由平汉路进至涡阳、蒙城间的黄维兵团,向津浦路上的宿县方向进犯。总前委刘伯承、陈毅、邓小平于二十四日报经中央军委、毛主席批准,战役第二阶段集中中野全部和华野一部兵力,围歼黄维兵团。华野粟裕电令华野第二、六、十、十一、十三等五个纵队担任阻击李延年、刘汝明部北犯之任务。山东兵团指挥的八个纵队,阻击徐州之敌南犯,粉碎其三路会师的计划。
王建安副司令员根据八个纵队现态势,提出了阻击兵力部署的方案,即:以津浦路西的第九纵队、两广纵队、冀鲁豫军区第一、第三独立旅,组成西路阻击集团,归九纵聂凤智司令员、刘浩天政委统一指挥。以津浦路东的第一、四、十二纵队,组成东路阻击集团,归四纵陶勇司令员、郭化若政委统一指挥。以沿津浦路及其两侧的第三、八、鲁中南纵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教育范文淮海战役中的山东兵团—谢有法将军回忆(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