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方案: 中断接口 评分标准:
三、问答题(40分,共 5 题,每小题 8 分) 1.
参考答案:
程序查询方式是用户在程序中安排一段输入输出程序,它由I/O指令、 测试指令和转移指令等组成。CPU一旦启动I/O后,就进入这段程序,时刻查询I/O准备的情况若未准备就绪就踏步等待;若准备就绪就实现传送。在输入输出的全部过程中,CPU停止自身的操作。 程序中断方式虽也要用程序实现外部设备的输入输出,但它只是以中断服务程序的形 式插入到用户现行程序中。即CPU启动I/O后,继续自身的工作,不必查询I/O的状态。 而 I/O被启动后,便进入自身的准备阶段,当其准备就绪时,向CPU提出中断请求,此时若满足条件,CPU暂停现行程序,转入该设备的中断服务程序,在服务程序中实现数据的传送。 解题方案: 输入输出系统 评分标准: 2.
参考答案:
控制器的作用在于在程序运行的过程中,对全机进行控制,是 各部件在规定的时刻执行相应的操作。具体功能可以归结为两点。控制每条指令的具体执行。在执行一条指令时,先依据程序计数器的内容作为指令地址,并向存储器发出读命令,取出指令,放到指令寄存器中,再对指令进行译码,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同时分析寻址方式,形成操作数地址,想存储器发出读命令,获取操作数,最后,按照指令的操作性质和CPU的状态字通过运算器,存储器等功能部件实现指令所要求的功能;控制程序的执行顺序,通常情况下程序是顺序执行的,有程序计数器产生下一条指令的地址,但是,转移指令和转子程序指令回改变指令执行的步骤,此时由地址形成部件形成下一条要执行的指令的地址。 解题方案: 控制器的功能 评分标准: 3.
参考答案:
用BE1, BE0信号区分高低字节,地址A9-A7经译码后选片用,地址A6-A1作为芯片的地址输入.如下图所示:
解题方案: 存储系统 评分标准: 4.
参考答案:
已知[X]补求[X/2]补只需将[X]补的各位连同符号右移一位,符号位不变,所以[X/2]补=0.01010; 已知[X]补求[-X]补只需将[X]补各位连同符号位取反,再在末位加1,所以[-X]补=1.01100; 对Y同理,所以[Y/2]补=1.10010,[-Y]补=0.11100。 解题方案: 补码运算 评分标准: 5.
参考答案:
在计算机中一般采用计数器法和下地址字段法来控制微程序的执行顺序。所谓计数器法就是用类似于程序计数器的微程序计数器来负责控制微程序的执行,但这种方法会产生大量的转移微指令;另一个方法是采用下地址字段法,就是采用在每一条微指令中增加地址字段来指明下一条微指令的地址。这样可以消除转移微指令,但使每条微指令的宽度又变大了。 解题方案: 微程序
评分标准: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教育范文2024年9月份考试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三次作业(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