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秦静文,阿姨,我的腿被压住了,我很疼……”赵海萍在为孩子被困50多个小时仍有这么好的状态高兴的同时,同样作为母亲的她也为孩子喊疼的呼救而揪心:“好孩子,你别多说话,别耗费体力,坚持住,叔叔们一定会把你救出去的。”
由于现场情况过于复杂,救援工作进展得很艰难。大约两个小时后,终于在秦静文的上方清理出了一个勉强可以探进半个身子的开口。
这时候,接替赵海萍的救援队队员张艳君小心地避过障碍物,探身进去给秦静文注射救护针剂。小姑娘配合地把胳膊伸向她,打完针后她用微弱的声音说:“谢谢阿姨,你快出去吧,这里危险。”
张艳君的眼泪夺眶而出!
又过了1个多小时,秦静文终于获救。现场所有人都为这个坚强懂事的孩子高兴。
《“我们都是一家人”》
震后的汉旺镇,所有的人,认识不认识的,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都是亲人,都在共同与灾害作斗争,共渡难关。这样的场面随处可见。
东汽中学灾害现场的对面站满了等待消息的学生家长,他们有的神色惊恐,有的不间断地呼喊孩子。更多的人,则在默默地盯着搜救现场的一举一动。
这时,只见救援队员飞快地抬着一个担架往救护车方向跑。这是一个上身穿白色体恤下身穿蓝色牛仔裤的男孩子。
“春阳!是我的孩子!”在现场苦苦等候了50多个小时的岳天云一蹦老高。这个幸福的女人激动地抱住旁边的一个武警战士:“谢谢你们谢谢你们,共产党救活了我的儿子啊!”
这个满脸灰土的年轻战士也为她高兴:“祝贺大姐!我跟你一样高兴!”
5月15日晚9时40分许,救援队员、武警总医院医务部主任侯世科向指挥部报告:仅东汽中学一处已经成功营救42名学生生还,而且,搜救队员又发现5个存活者!
记者着急把这个好消息报道给所有关心汉旺灾区的人们,匆匆赶回驻地发稿。路过“东汽体育馆”前的塑胶操场,只见操场上停放着许多白色的塑料布包裹,粗略数一下,有100多个。
这时一个身穿东方汽轮厂厂服的人走过来说:“那是地震遇难者的遗体。”
“你现在这边做什么呢?”记者问。
“我义务帮助警察同志晚间巡逻。”这位中年人答。
“希望你的家人都平安。”记者说,这是进入灾区以来我们一行人对灾区群众最真诚的问候。
“我父亲被砸死了,现在还埋在楼里;14岁的女儿也……”中年人的声音低沉下来,他用手指了指操场上的临时停尸场:“就在那里。”
“对不起……”记者为自己问话唐突而心生不安。
“没什么,感谢你们来帮助我们,还有党中央派来的那么多好心人,我是自愿来帮着做点工作的,现在这个时候!”中年人说。
他又补了一句:“从12日起,我们就是一家人了!”
“有需要的地方你就到第一个帐篷找我。”这个汉旺镇的普通居民,继续打着手电筒向前巡逻去了。
《遍地是英雄》
当汶川县映秀镇的群众徒手搬开垮塌的镇小学教学楼的一角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一名男子跪仆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两个孩子还活着,而“雄鹰”已经气绝!由于紧抱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救援人员只得含泪将之锯掉才把孩子救出。
这名男子是该校29岁的老师张米亚。“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多才多艺、最爱唱歌的张米亚老师用生命诠释了这句歌词,用血肉之躯为他的学生牢牢把守住了生命之门。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写作素材5·12四川汶川大地震感人事迹材料(精编)(11)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