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来110周年校庆的复旦大学,却因形象宣传片陷入“抄袭门”。自2015年5月18日起,复旦官方微信,便从首映日期、摄制技术、片名缘由等多个角度,连续7天发文,为新版形象片“预热”。但该形象片在正式发布当日,该片便遭遇多名网友质疑,认为涉嫌抄袭日本东京大学2014年宣传片《Explorer》。
针对该事件,搜狐发起了名为《复旦大学宣传片,参考还是抄袭?》的问卷调查。69%的网民认为第一版是“抄袭”,83%的网友认为“抄袭就是抄袭,不要混淆视听”。复旦大学也因此被网友称为“复制大学”。评论认为,复旦大学宣传片抄袭事件折射出中国教育之困,即我们为什么培养不出创新人才。
早在10年前,钱学森就发出了这个提问。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钱学森的时候,钱老感慨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老又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可是转眼又10年过去了,中国教育仍然没有培养出杰出的创新人才。复旦大学变复制大学,再次刺痛国人的神经,也折射出中国教育之困。但又何止是复旦大学变复制大学,中国哪一所大学又不是复制大学呢?
复旦在这个宣传片事故中所需要反思的,不止是浅表意义上的所谓涉嫌抄袭与缺乏承认错误的勇气问题,还涉及诚信问题。诚信,中国文化传统美德,在传统道德中扮演着不可缺失的重要作用。“文革之后无信仰,改革之后无道德”,也许过于偏激、过于片面,但也正反应我们现阶段所存在的问题。实用主义兴起,拜金主义的萌芽,对传统道德进行冲击,这些现象值得高校深切反思。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写作素材复旦大学110周年校庆宣传片深陷抄袭门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