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温度与内能(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和测量原理。
2.学会正的确的使用温度计,学会摄氏度的读法和写法。 3.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4.知道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放出)热量,温度升高(降低),内能改变。 5.了解热量的概念,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6.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的一些事例。
学时安排
本节用2学时,第一学时学习温度及测量,第二学时学习内能、改变内能的方式及热量。
第一学时
课前准备
1.家庭实验
自制空气温度计:
材料:带橡胶盖的玻璃瓶子(一些口服液的瓶子),废旧圆珠笔芯(或细玻璃管),自制红水(红墨水之类)。
方法:在瓶里装1/3左右的红色水;把废旧圆珠笔芯穿过橡胶盖;把笔芯插入瓶底塞紧瓶塞(最好用胶或蜡把管和塞之间封死,防止漏气);通过笔芯向瓶内轻轻吹气到红色水在管内的水位恰当为止;把制作好的装置的小瓶放到热水和冷水中观察管内红色水柱的变化。
2.收集信息
(1)用家里的函数表分别测出早上7:00、中午12:00和晚上17:00的气温并记录下来。(2)听取天气预报记录三个城市的天气预报。
3.自带物品 自制空气温度计
4.预习记录
通过预习课文,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疑问,请简要记录下来:
合作探究
一、温度
活动1:
春夏秋冬四季在不停的变换。春天,柳枝飞扬;夏天,酷暑难耐;秋天,层林尽染;冬天,银装素裹。想一想:冬天和夏天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冷到什么程度,热到什么程度,天气预报是如何表示冷热程度的?
阅读课本22页温度部分及加油站。 填一填 ⑴温度表示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温度的常用单位是:_______读作:_____,温度的国际单位制是:____ ,字母:_______。
说 明 温度学生很熟悉了,本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要学生从自身体会了解到物理学中温度是表示冷热程度的,越热的物体温度越高,越冷的物体温度越低。(此活动以多媒体相配合效果更佳)
⑶热力学温度(T)和摄氏温度(t)的换算关系:______ 温度的单位
_____。 学生在小学自然
⑷人的正常体温是37oC 左右,读作 ;北京一月份中以有基础可通
的平均气温是“-4.7oC”,读做 或_____________。 过阅读自学完
成,但要注意纠
二、温度的测量
活动2:桌子上有三只烧杯,分别装有热水、温水和冷水,把
左右手的一只手指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稍停留一会,再同时把
该活动主要是让
这两只手指放入温水中,两个手指的感觉是否一样呢?凭感觉能
学生体会到要准
否判断温度的高低,是不是一定可靠呢?
确判断温度需要
测量。
活动3:和周围其他同学展示自己制作的温度计,交流制作过
该活动中教师要
程并进行相互评价,并讨论为什么你的“温度计”的小瓶放入热
做好引导工作。
水中管内的液面会上升,放入冷水液面会下降呢?观察老师提供
的几种液体温度计的机构特点,结合你的空气温度计讨论液体温
度计的制作原理是什么呢?
活动4:阅读下面表格思考、讨论为什么有的温度计中的液体
用酒精而有的温度计用水银呢?
物质 熔点(℃) 沸点(℃)
水银 -39 357
酒精 -117 78.5 填一填
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___原理制成的。
正学生的错误读法。
活动5: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阅读课本23页了解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并试着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填一填 1.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看清它的 ,然后看清它
温度计的使用及示读也是本节课
的 。在测量液体温度时: 的重点,一定要
1)温度计的玻璃泡 浸入 中,不用 到 通过学生的亲自
或 。 测量牢固掌握。
(2)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 稳定后再 。 (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 在 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的 上表面 。
第二学时
课前准备
1.复习回忆
(1)物质是由_________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______________;分子之间有___________________;分子间还有相互_____________。
(2)什么是动能,什么是重力势能,什么是弹性势能,什么是机械能?
2.预习记录
通过预习课文,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疑问,请简要记录下来:
合作探究
三、内能
活动6:把构成物质的分子与运动的足球相类比。 空中飞行的足球由于运动而具有____能,构成物质的分子也做
内能比较抽说 明
着永不停息无规则运动,所以分子也具有____能;空中的足球由于象,恰当的运用有高度受到地球的吸引力而具有势能,分子之间有间隔而且相互之类比的方法引入间有作用力,所以分子也具有______;足球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的内能的概念帮助和是机械能;那构成物质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学生接受、理解内能。但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有关,在特定情况下有可能内能的概念,注为零;物体的内能与物体内分子的运动有关,物体内所有分子都不意内能与机械能停做无规则运动,所有的物体都具有内能。
的区别。
活动7:分别向盛有热水和冷水的烧杯中滴入一点红色墨水
观察它们的扩散有什么不同?
现象: ,说明分子运动的快慢与___________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 ;因此,物体内能的大小与
_____有关,同一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______。 四、改变内能的方法
先通过学生活动8:思考回忆:冬天手很冷时,你都是通过什么的方法使
手暖和起来的?这些方法有什么不同? 自己的体验来初1、双手用力相互搓一搓,双手有什么感觉? 步认识改变物体 实验并观察: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后玻璃筒中放一团有乙醚的小棉花,用力把活塞迅速压下去。你会观察到什么现象?为什么?
的内能有不同的方法。
向下压活塞时,活塞压缩玻璃筒内的空气,对筒内的空气______。棉花燃烧起来表明筒内的空气内能______,温度_____,
这两组实验
成功的关键是引导学生透过现象达到棉花的着火点。
将一根铁丝快速反复弯折多次,铁丝弯折处就会发热,铁丝的分析本质,要注
重学生的知识的温度______,内能______。
这些实验都表明对物体做功可以使物体的内能________。 2、实验并观察:在瓶内(或中号试管)装入少量的水,用带
有玻璃弯管的塞子稍塞紧,用打气筒向管内充气,当塞子被冲出时观察管口发生的现象。
相互链接。
瓶塞被气体冲出,气体对瓶塞_________,内能_______,温度_______,水蒸气遇冷凝聚成了小水滴。该实验现象说明了物体对外做功,内能______。
上述实验表明可以通过___________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
物体对外做功,内能________,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______。
热传递在生
活动9:阅读课本25页探究2及加油站,并说出我们冬天常
活中比较常见,
采用的取暖方式,讨论改变内能的另一种方法热传递。
五、热量
阅读课本25页热量部分。
填一填: 1.改变内能的两种途径是:________和___________。这两种方法是______。 2.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能量的_____,热传递的实质是能量 的_______,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要有______;能量从________向_______传递。 2.物体通过热传递方式所改变的内能称为________。热量的单位是_____。热量通常用字母_______表示。 重要的是要学生多举例,加深印象。
第二节: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教育范文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