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地下水经过自然径流区,排泄于征地范围东北侧的水塘内。最终排泄于大冶湖内。
综上所述,评估区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 (七)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评估区内现有人类活动主要为耕种养殖、房屋及道路建设,对地质环境影响一般。
四、评估范围与评估级别的确定 1.评估范围
根据建设用地及周边地质环境现状和地质灾害发育规模、分布特征,选择合适的评估范围,本项目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范围为拟征地范围边线两边适度延深50-100米,评估区面积1200000平方米。拟征用土地范围及评估范围详见附图1、附图2。
2.评估级别
经现场踏勘和资料综合分析,并根据国土资源部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标准,对拟征建设用地按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建设项目重要性进行分类。
评估区地貌单元为剥蚀丘陵地貌区,评估区地层主要为冲积、湖积砂质粘土、亚砂土夹砾石层。根据黄石市区域地质资料,按照《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规程》(DB42/169-2003),场区土地类型为中软土,场地类别为Ⅱ类,场区大部分为冲积、湖积砂质粘土、亚砂土夹砾石覆盖,其承载力极低,征地范围第四系下伏地层为白垩系下统大寺组角砾岩、凝灰岩、玄武岩、侏罗系下统石英砂岩和石英闪长岩,该地层物理力学性质较好,强度较大,故评估区属工程性质简单区。场区地
12
下水位赋存于素填土中的上层滞水,主要由地表水源、大气降水和生活用水补给,随季节性变化很大,属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类型。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活动一般。
综上所述,评估区内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属于简单类型(见表4-1)。
表4-1 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类表 复 杂 中 等 简 单 地质灾害发育强烈 地质灾害发育中等 地质灾害一般不发育 地形与地貌类型复杂 地形较简单,地貌类型单一 地形简单,地貌类型单一 地质构造复杂,岩性岩相地质构造较复杂,岩性岩地质构造简单,岩性单变化大,岩土体工程地质性相不稳定,岩土体工程地质一,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质不良 性质较差 良好 工程水文地质条件不良 工程水文地质条件较差 工程水文地质条件良好 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活动强烈 程活动较强烈 工程活动一般 大冶市陈贵镇纺织服装产业园(一期)拟建工程征地面积为664252.88平方米,约合996.38亩。拟修建大冶市陈贵镇纺织服装产业园(一期)。新区主要规划为工业区、物流仓储区、公用服务设施区、职工居住区等四大区域。其中工业厂区的厂房建设中,部分工业厂房的吊车吨位大于30t,部分单层厂房跨度大于24m,建设用地重要性分类属重要建设项目(表4-2)。
表4-2 建设项目重要性分类表 项目类型 项目类别 开发区建设、城镇新区建设、放射性设施、军事设施、核电、二级(含)重要建设项目 以上公路、铁路、机场,大型水利工程、电力工程、港口码头、矿山、集中供水水源地、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垃圾处理场、水处理厂等。 新建村庄、三级(含)以下公路、中型水利工程、电力工程、港口码较重要建设 头、矿山、集中供水水源地、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垃圾处理场、水项目 处理厂等。 小型水利工程、电力工程、港口码头、矿山、集中供水水源地、工业一般建设项目 建筑、民用建筑、垃圾处理场、水处理厂等。 13
拟征建设用地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属于简单类型、建设项目重要性属重要建设项目。根据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表(表4-3),故将该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级确定为一级评估。
表4-3 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标准 复杂 评估 程度 分级 复 杂 中 等 简 单 项目 重要性 重要建设项目 较重要建设项目 一级 一级 一级 二级 一级 三级 一般建设项目 二级 三级 三级 五、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产生或人为诱发的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地质现象。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灾种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及地面沉降等。
(一)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现状评估
评估区地势相对平坦,相对高差小于10米,根据本次实地调查及周边综合资料,评估区历史上未发生过滑坡、崩塌地质灾害。
(二)泥石流地质灾害现状评估
评估区地势相对平坦,周边没有狭窄陡深的沟谷发育,地表没有松散堆积物分布,不具备产生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地质条件,历史上未发生过泥石流地质灾害。
14
(三)地面塌陷、地裂缝及地面沉降地质灾害现状评估 评估区地层为第四系下覆白垩系下统大寺组火山角砾岩、凝灰岩、玄武岩、侏罗系下统灵乡组石英砂岩和石英闪长岩,附近无矿山开采活动,沿线场地的周边基本上无地下水的开采,未发生过地面塌陷、地裂逢及地面沉降地质灾害。
综上所述,评估区地势较平坦,根据地形地貌现状及地层分布,建设场地不具备产生地面塌陷、崩塌、滑波、泥石流的基本地质环境条件。
据调查,评估区历史上未发生过地面塌陷、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裂缝和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
六、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一)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 1、不均匀沉降
评估区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主要为冲积砂质粘土、亚砂土夹砾石层和淤泥质粉质粘土,厚度不均一,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和工程建成后,若地基未进行处理可能会产生地面不均匀沉降。若过量抽排地下水,也有产生地面不均匀沉降的可能。
2、人工边坡滑坡
在工程建设过程当中,在拟建工程的西面、北面地势较高地段,均需开挖或削坡,开挖后形成人工边坡,边坡主要由较厚的素填土、粉质粘土、凝灰岩和石英闪长岩组成,在雨水淋漓和边坡临空体自重应力及地下水潜蚀作用下,边坡可能会产生小型滑坡。
15
(二)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 1、不均匀沉降
场地内地势相对平坦,地面最大高差约为10m,在房屋建设中需对场地进行场地平整,有的地段要进行填土,且拟建场地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厚度较大,其物理力学性质较差且各岩层间物理力学性质有一定的差距,故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若不采取恰当的地基处理和基础方案,也可能会使地面产生不均匀沉降,基桩不在同一持力层上,有可能导致建筑物变形、开裂。过量抽排地下水,也有产生地面不均匀沉降的可能。
2、人工边坡滑坡
在工程建设过程当中,在拟建工程的西面、北面地势较高地段,均需开挖或削坡,开挖后形成人工边坡,边坡主要由较厚的素填土、粉质粘土、凝灰岩和石英闪长岩组成,在雨水淋沥和边坡临空体自重应力及地下水潜蚀作用下,边坡可能会产生人工边坡滑坡,拟建工程可能遭受边坡滑坡。
综上所述,工程建设过程中发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若回填区不采取地基处理措施,地面有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若人工切坡不采取支挡措施,有产生小型滑坡的可能。
七、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及防治措施 (一)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原则 1、原则和依据
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与预测评估情况,结合工程特点确
16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教育范文大冶市陈贵镇纺织服装产业园(一期)文本 - 图文(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