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研究报告
2002年8月
1
目录:
一、中国汽车行业描述?????????????????????? 3 二、中国汽车行业现状?????????????????????? 5 三、国际汽车市场分析?????????????????????? 6
(一) 世界汽车生产情况?????????????????????? 6 (二) 世界主要国家汽车消费情况??????????????????7 1、 美国????????????????????????????7 2、 德国????????????????????????????8 3、 日本????????????????????????????9 4、 法国????????????????????????????9 5、 西班牙???????????????????????????10 6、 瑞典????????????????????????????11 7、 瑞士????????????????????????????11
四、中国汽车市场分析??????????????????????12
(一)中国汽车市场需求及趋势??????????????????? 12 (二)中国汽车价格趋势???????????????????????13 (三)汽车消费主体细分???????????????????????15 (四)汽车消费者消费心理分析???????????????????? 19 (五)汽车销售模式特点?????????????????????? 20 (六)汽车技术趋势?????????????????????? 21 (七)中国汽车业竞争分析?????????????????????? 22 (八)主要厂商介绍???????????????????????? 24
五、相关行业分析?????????????????????? 26
(一) 我国零部件业的发展状况分析??????????????????26 (二) 我国零部件业的发展趋势分析??????????????????30
六、WTO对汽车行业的影响????????????????????? 31
(一)WTO提出的要求????????????????????????31 (二)影响分析???????????????????????????32
七、汽车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33
2
一、汽车行业概况
汽车行业主要分为载货汽车、客车、轿车三大类,其中载货汽车又有重、轻、微型载货汽车,客车也分为大、中、轻、微型客车。轿车分为:高级型轿车、中级型轿车、普通型轿车、微型轿车。
近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汽车产品系列和生产布局,国产汽车市场占有率超过95%,2001年中国GDP增长速度达到7.3%,列居世界较高水平。汽车产销量增长幅度大大高于GDP增幅,汽车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12.8%和13.3%。 汽车工业中集中度较高,汽车工业15家重点企业(集团)2001年共实现销售收入2346.9亿元(约占全汽车行业55.0%),同比增长18.3%;实现工业总产值(不变价)2560.3亿元(约占全汽车行业56.0%),同比增长21.4%;实现利润总额125.6亿元(约占全国汽车行业的65.0%),同比增长52.9%
总体来看:汽车行业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全年汽车的总产量增幅高。
2001年全年生产汽车233.44万辆,较2000年增长12.81%;全年汽车总销售量236.37万辆,较2000年增长13.29%。
2、轿车、客车与载货车产销量保持三分天下的局面。
2001年轿车,客车与载货车产量之比为30.1:35.5:34.4;销售量之比为30.5:33.9:34.6。2000年上述对应数据分别为29.2:33.9:36.9, 2001年和2000年比较,三类车型三分天下的局面更为显著。从两年三类车型产销量比例数字可看出,载货车所占比例进一步下降,轿车比例上升,客车比例持平。 3、中级轿车是轿车产销中的主导产品。
我国列入轿车产品序列中的中级轿车2001年生产47.94万辆,占全年轿车总产量的68.1%;销售45.30万辆,占全年轿车总销售量的62.8%。中级轿车具有适应公务,商务、出租,租赁和私家用车等多种用途,顺应了中国近期经济水平和轿车消费水平,保持了高产销率,产量占轿车总产量近70%,销量超过轿车总销量的60%。
被多方论证,认为首先进入私家车市场的1—1.4L的普及型轿车2001年的产销量分别是6.42万辆和5.99万辆,占全年轿车总产销量的9.1%和8.3%,其产销率为93.4%。没有实现对其发展的预期。
微型轿车售价低、省油、省材料,占地少,机动灵活,在富裕的法国、意大利有很好的市场。近几年,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私人购车增多微型轿车销量反而下滑。2000年微
3
型轿车产销量分别比1999年产销量下降4.9%和1.7%,2001年又较2000年分别下降22.5%和29.2%,2001年微型轿车产销量在轿车总产销量中的比例分别为14.1%和13.0%,居第二位.产销率94.8%。
4、载货汽车市场呈两增两减态势。
重型载货汽车产销两旺。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强劲,加之控制车辆超载运营,使得已有两年产销双增长的重型载货车产销又增长了91.796和77.4%,达到产销15.71万辆和14.70万辆,占载货汽车总产销量的比例已高达19.6%和18.0%,月平均产销超过1.2万辆,这些数字都是历史性的突破。
中型载货车产销量下降幅度减小。2001年产销量分别下降1.17%和0.25%,呈微缩态势,产销量为15.20万辆和16.27万辆。占载货汽车总产销量的比例分别为18.9%和19.9%。中型载货车所以抑制了下降幅度,有西部大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加大的需求拉动,同时,限制超载运营.使原来中型车标称轻型者恢复了本来面貌,对此也起了相当的作用。 微型载货汽车生产下降,销量却上升。2001年产销13.05万辆和14.0万辆,生产较2000年下降5.26%,销量却增长6.14%(消化了大量库存),在载货汽车总产销量中的比例分别为16.3%和17.1%。微型载货车投产以来,产销量及其在载货汽车产销量中所占比例逐年上升,1997年和1998年达到最高值,产销超过14万辆,生产比例超过22%,1999年开始逐年微降。
从2001年载货汽车产销量重、中、轻、微4类车型的比例可看出,从事长途公路运输和主要从事工程施工用的重型。中型载货汽车产销量大体占40%(38.5%和37.9%),承担灵活短途运输、服务商贸、工业、农业及公用服务部门使用的轻型、微型车产销量占60%(61.5%、62.1%),这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下,对我国载货汽车产品结构要求的重要特色。 5、客车产销量持续增长。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汽车行业调整产品结构,改变汽车生产以载货汽车为主的格局.客车和轿车的产销量同时逐年提升,在汽车总产销量中所占比例也逐年攀高。客车产销量上升的另一特点是大、中、轻、微4类客车全面开花,这也和往年相同(仅轻型客车1998年产销量有所下降)。
随着不断有新的高速公路通车,旅游事业发展,大城市车辆更新、采用低污染和半低地板车辆。三资企业增加等,给大型客车带来了良好商机;中型客车原为我国客车生产中的主力车型,长途客车、公交客车、用于旅游接待的团体客车均以中型客车为主;轻型客车是客车中的主导产品,1990年产销4万辆,在客车总产销量中的比例为63.0%,此后产销量稳步
4
上升,1997年产销量超过25万辆,1998年下降了596,2001年产销量近28万辆,在客车总产销量中的比例为33.5%;微型客车是20世纪90年代我国各种车型中产销量增长最快的车型。
6、柴油车所占比例进一步加大。
柴油车省油,经济、加速性能好,加大柴油车的生产比例应该是发展方向,欧洲已有相当数量的轿车燃用柴油,我国柴油车的产销比例一直很低,1992年仅占3.0%,2000年提升到30.0%,2001年又进一步提升到31.4%。
由于柴油机还有些振动噪声问题有待解决,所以在客车上的发展比货车上的发展慢一些。
二、中国汽车行业现状
(一) 中国汽车业起步晚,尚未形成经济规模,劳动生产率低落。一些经营效率不佳的轿车企业将有停产、转业、破产、倒闭的可能。从价格角度看,国内轿车的价格普遍高于同类进口车型。例如,桑塔纳轿车国际市场售价不足9,000美元,而国内市场售价为11万人民币,价差3万多元人民币。在价格和品质上缺乏竞争力的产品,未来将随着中国市场的开放而失去保护,在竞争中被淘汰和吞并。
(二) 开发能力低。目前国内生产的几十种车型中仅有两种「纯国产」品牌,其余均为引进车型,多数厂商不具备整车开发能力。而且,中国汽车零组件工业整体水准落后,企业平均规模较小,往往依赖于大型的汽车集团。加入WTO后,外国价廉质优的零件大量进入国内市场,零组件行业承受的不利影响会比整车行业更大。
(三) 品质上不具有竞争力。中国现有的几十种车型,1990年代的产品仅有3种。在不具备整车开发能力的情况下,品种竞争处于劣势。近两年才投产的通用「别克」、本田「雅哥」从开始就宣称要达到自制率的40%,这两家外资企业,未来不再受进口限制,只有10%的关税将促使它们大量进口零组件。但它们凭借在海外庞大的车型开发能力和零组件的生产供应规模,结合在大陆的低成本组装和销售网路,会迅速地把海外开发的车型不断引进大陆市场。另一个现实是大陆经济型轿车的生产若与进口车竞争,也要符合今后低耗油和低污染的标准,需要全面提升零组件的技术水准和级别。但国内企业一时难以达到这个水准。最后,中国整车进口关税并不高,在同时取消进口限制的情况下,高级轿车将大举进军大陆市场。 (四) 国内汽车工业在汽车服务贸易方面与外国的发展落差较大。
这些落差包括:中国将汽车制造与汽车服务贸易隔离出来,因而影响了汽车服务贸易的发展。中国的汽车保险由保险公司承担,而外国汽车企业将汽车制造与汽车服务贸易结合
5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教育范文03汽车行业研究报告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