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函数是用函数形式表明的商品供给量与价格之间的一种关系,它亦可分为个别供给函数和市场供给函数。其形式一般如下:Qs=f(P)
其中,Qs代表市场供给量,p代表价格,f为函数关系。 逆供给函数可记为:P=f-1(Qs)
为了方便起见,经济学家经常使用线性的供给函数:Qs=-c+dp (c,d>0) 四、供给定理
供给定量,亦称供给法则,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呈正比,即商品价格高,则供给量大;价格低,则供给量小。商品的供给量之所以与价格呈正比,一是因为价格上升后,现有的以利润极大化为目标的企业愿意提供更多的产量;二是价格上升后会吸引新企业进入该行业进行生产。正因为供给量与价格成正比,所以供给曲线通常从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斜率为正。供给法则亦可用数学公式表示,即:dQs/dp>0
同需求一样,供给定理也会出现某些例外情况。像劳动力的供给,当工资增加时,一般都会增加劳动力的供给量;但当工资上涨超过一定限度后,劳动力供给的而下降。 2.2.2 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
一、供给要素价格(PF):如果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意味着成本上升,利润减少,企业便会减少供给量;反之,企业会增加供给量。
二、技术水平(T):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即效率的提高,隐含着生产一定产量所需成本的下降,或者在给定成本时产量会有所增加。这样企业就会在相同价格情况下增加供给量。
三、相关商品的价格(PR):企业总是选择利润高的商品生产,当相关商品价格发生变动时,就会影响到企业增加或减少现有产品的供给量。
四、预期价格(PE):当企业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就会囤积商品,待高价出售,从而可能减少现期供给量;反之,将增加现期供给量。
五、自然条件(N):许多产品,特别是农产品的供给量与自然条件关系密切。此外,政治事件、历史传统等也影响到商品供的供给量。
2.2.3 供给曲线的平移
商品自身价格的变化,导致供给量沿着供给曲线发生变化,这被称为“供给量的变化”(change in quantity supplied)。而其他因素的变化导致供给曲线的左右移动,这被称为“供给的变化”(change in supply)。同理,我们需要注意“沿着供给曲线的移动”和“供给曲线的平移”之差异,这一差异实质上体现了“供给量的变化”和“供给的变化”之差异。“沿着供给曲线的移动”是由产品自身价格变化所致;而“供给曲线的平移”则是某产品自身价格之外的其他因素(如生产要素价格)变化所致。
供给曲线右移表明,企业在任一相同的价格水平上所愿意提供的产品数量增加;左移,则减少。
2.3 均衡价格的决定
2.3.1 均衡价格的形成
一、市场均衡的含义
西方学者认为,所谓均衡,是指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当市场供人量恰好等于市场需求量时,便实现了市场均衡。当市场需求量不等于供给量时,要么出现过度供给,要么出现过度需求,这便是市场非均衡。
当市场出现过度供给时,价格有下跌的趋势;当市场出现过度需求时,价格有上升趋势;只有当市场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时在现有条件下,价格没有任何变动的压力,市场实现了均衡。因此,均衡价格就是市场供需均衡时价格。请参见图2.6。
2.3.2 均衡价格的变动
前面在分析均衡价格的形成时,我们实际上已经假定只有商品自身价格的变动,而其他条件不变。这种方法就是静态分析方法。如果其他条件发生变化,引起需求、供给的变动,会使原有的均衡遭到破坏,只有经过市场调节不能重新形成新的均衡。这种研究由一种均衡的变化经的方法则为比较静态法。
一、需求变动 1.需求增加
假定原需求曲线为D0,由于需求增加,使需求曲线从D0向右平移,新的均衡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增加。 2.需求减少
而其他因素不变,这会导致需求减少,这样需求曲线D0向左平移,需求减少导致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量
16
减少。
二、供给变动 1.供给增加
现假定某一产品的生产效率普遍提高,在其他因素不变时,供给曲线向右平移。供给增加使得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量上升。
2.供给减少
现假定某一年份出现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供给曲线从S0左科移,这便是西方经济学中所称作的“供给震荡”(supply shock)。需求不变,供给减少,使均衡价格上升,均逢产量下了。
三、供给、需求同时变动
在许多情况下,供给、需求会同时发生变动,可分为两种情况:供给、需求同向变动和反向变动。 1.供给、需求同向变动:供求同向变动又分两种情况,同时增加或同时减少。
(1)供需同时增加。从以上分析可知:供给增加导致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量增加;而需求增加使得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增加。所以,供需同时增加肯定使均衡产量增加,但均衡价格的变动方向则不能确定,它取决于两种情况下哪一个价格上升或下降的幅度大些。
(2)供需同时减少。供需同时减少会使均衡产量减少,但均衡价格不定。 2.供给需求反向变动:供求反向变动也分为两种情况。
(1)供给增加,需求减少。由于供给增加使得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量上升;而需求减少使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量减少,所以此时新的均衡价格肯定下降,但均锲产量变动方向则不一定,它取决于两种情况下哪一个数量上升或下降的幅度更大些。
(2)供给减少,需求增加。根据讨论,我们可以推论:此时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变动不定。
2.3.3 供求法则
1.仅当价格上升时,需求量下降;反之则上升; 2.仅当价格下降时,供给量下降;反之则上升;
3.当市场出现过度需求时、价格会上升,直至均衡为止; 4.当市场出现过度供给时,价格会下降,直至均衡为止;
5.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增加时导致均衡价格下降但均衡产是增加;供给减少时导致均衡价格上升,但均衡产量减少;
6.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增加导致均衡价格和产量同时增加;需求减少导致均衡价格和产量同时减少; 7.当供求同时增加(或减少)时,均衡产量增加(或减少),但均衡价格不定; 8.当供求反向变动时,均衡价格与需求变化方向相同,而均衡产量不定。
5授课地点: JA303 年 月 日 节 章、节标题 第四节均衡价格的案例分析 第五节政府对市场的干预 学时 2 教学了解影响供给和需求的因素如何影响均衡价格 目的 了解政府对价格的干预手段 教学政府对价格干预的手段 重点 教学政府对价格干预所引起的社会福利损失状况 难点 17
主 要首先复习上次课讲解内容 教其次讲解本次课内容 学过程 2.5 政府对市场的干预 板书提纲 2.5.1 最高限价 2.5.2 最低限价 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对社会福利的影响 作业与 思考题 教学总结 实行最低限价是政府应同时采取何种措施才能保护生产者利益?
2.4 均衡价格理论的案例分析
2.4.1 解释价格变动的原因:一个案例
西方的情人节这一天,为什么玫瑰价格猛涨而巧克力价格涨幅甚微呢?
我们可以利用供需模型对这一问题作出解释。玫瑰的市场供给曲线是一条相对陡峭的曲线S。这也就是说,在任何一天要大量增加玫瑰的供给量就必须大幅度地提价才使得供求均衡。情人节玫瑰价格之所以上升是因为:第一,要增加玫瑰的供给量就必须使用更多的土地种植玫瑰,这就要减少其他花卉产量;第二,在节日前大量生产玫瑰花储存到节前运达各商店也是不太可能的。因此,需求猛增引起价格大幅上涨。
相反,巧克力的供给曲线比较平坦,节日储备大量巧克力以满足节日需求也很容易,这样,情人节巧克力需求增加只会使得价格微涨。
2.4.2 预测价格变化
1990年夏季,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世界石油价格飞涨。这些大学非常得意使用了新设备,不再使用石油而是天然气作为热源,并指望这一举措为学校节省大量经费。但是,令他们震惊的是,他们并没有省到什么钱。当他们收到公众服务公司帐单时,他们发现,像石油价格一样,天然气价格也猛涨了。这些大学的行政长官对公众服务公司非常气愤并指控他们搞“价格欺诈”。其理由是,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对天然气没有影响。因此,没有理由涨价。
这些大学长官对吗?还是那些公司利用国际性的石油危机进行价格欺诈从而牟取暴利?供需分析将使我们能够回答以下两个问题:(1)为什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导致石油价格飞涨?(2)为什么天然气价格也会随之涨价?
伊拉克入侵并继续占领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输出国科威物,导致世界范围内对从伊拉克和科威特的石油禁运,这必将导致石油价格上涨。对此没有人会感到吃惊,也包括那些大学的长官们。
天然气是石油的替代品。我们已经知道:某种物品(x)的替代品(y)价格上升将导致对该种物品(x)需求的增加。因此,对天然气的需求将增加,天然气价格上升。
18
2.5 政府对市场的干预 2.5.1 最高限价
所谓最高限价是指政府为了控制物价进一步上涨,平缓百姓怨言而对部分商品制定的最高允许的销售价格。它对该商品的市场运作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现假定瘦猪肉的市场均衡价格为10元/斤,政府嫌这个价格太高,因此确定瘦肉的最高限价为8元/斤。这会产生什么后果呢?请参见图2.11。
第一,这会导致过度需求。 第二,出现销售者偏好。
第三,政府偏好将替代销售者偏好。
第四,有可能出现黑市。如果政府监督力度不够,很有可能出现黑市。按照图2.11,黑市价格至少可以高达12元/斤,很简单,因为有需求。
第五,从长远看,最高限价还会抑制供给量。
第六,政府有可能卷入本应由市场来完成的那些活动之中。
2.5.2 最低限价
有时,政府为了保护某些产品(特别是农产品)的销售者的利益而制定最低限价(price floor,又译价格地板)——政府允许的最低售价。出于类似的原因,最低限价往往要高出均衡价格,否则就没有激励生产者的作用。
请参看图2.12,最低限价会导致过度供给。政府可能要承受巨大的财政负担,从而使得这一政策不可能持续长久。如果政府不准备财政支持,只是规定一个最低限价,过度的供给会使得部分生产者愿意低于最低限价销售其产量,这样便产生了黑市。
当然,政府还有可能界定每个生产者(比如每家农户)的生产额度(或收购额度),这便是“限产”措施,或称“产量配额”政策,使得总产量恰好等于需求量,这样政府就没有财政负担了。但要实施限产,其成本也是非常之大的。
6授课地点: JA303 年 月 日 节 章、节标题 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学时 2 教学复习第二章内容 目的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主 要总结第二章内容 教做练习 学过程 19
板书提纲 作业与 思考题 教学总结 7授课地点: JA303 年 月 日 节 章、节标题 第三章弹性理论 2 第一节需求弹性 学时 教学让学生了解弹性的一般含义 目的 掌握需求价格弹性、点弹性、弧弹性的计算 教学需求价格弹性表示的含义 重点 需求价格弹性与总需求的关系 教学难点 需求价格弹性与总需求的关系 主 要首先复习上次课讲解内容 教其次讲解本次课内容 学过程 20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教育范文微观经济学讲义 巩(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