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技术练习题及题解(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8-30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压的不同分为高压滑环和低压滑环。高压滑环方式只是球管连续旋转,高压发生器不转,低压滑环式,球管和高压发生器为组合式,一起旋转。由于滑环技术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出现了螺旋CT。连续曝光,连续采集,床面连续移动,是螺旋CT的特点。 47.多项选题:哪些特点属于高 压滑环技术,哪些属于低压滑环?

A.取消了球管启动、加速、减速、停止过程 B.电缆不再缠绕

C. 球管做单向连续旋转

D.依靠铜制滑环和碳刷接触馈电 E. 易产生高压噪声

答:A、B、C、D、E属高压滑环特点.

A、B、C、D属低压滑环特点

解:高压滑环技术因滑环与碳刷接触传送的是高电压,故易产生高压噪声,除此之 外,其余特点高低压滑环都是共同的。

48.螺旋扫描,螺距为0.5,床速为5mm/s,层厚为: A. 2.5mm B. 5mm C. 10mm D. 15mm E. 20mm 答;C

49.同一床速扫同一范围,螺距等子2与螺距等子1时相比, 病人承受剂量的关系是: A.螺距2和螺距1相等

B.螺距2是螺距l的1.5倍 C. 螺距2是螺距1的2倍

D.螺距2是螺距1的0.75倍 E. 螺距2是螺距l的0.5倍 答:E

解:猛一看,该题难度比较大,仔细分析和计算一下也不难理解。前提是同一床速扫同一长度,只是螺距由2变为l。按照2—052题解方式可以推导出,螺距为2时的扫描层厚薄,螺距为1时,扫描层厚厚,恰好相差o.5倍,而扫描的层数是相等,在扫描条件一致的情况下,病人受线量当然也相差0.5倍。层厚薄,扫描狭缝窄,病人受线量少。但从影像信息角度分析,螺距大的,丢掉的信息会多。

50.螺旋CT技术中重建间隔的定义,正确的是: A.重建时采用的成像算法

B.被重建的相邻两横断面之间长轴方 向的距离

C. 两层面之间设置的参数

D.与螺旋扫描原始数据有关的螺距 E.相邻两层之间的一种加权参数。 答:B 解:重建间隔(reconstructioninterval)和螺距(helical pitch)是螺旋CT扫描技术中两个新的成像参数。重建间隔的定义是被重建的相邻两层横断面之间长轴方向的距离。与常规CT扫描中

11

层间隔的概念不同。因为螺旋CT扫描是容积扫描,对原始数据的回顾性重建可采用任意间隔。

51.与检查效果密切相关的工作是: A.仔细阅读申请单 B.划价、交费 C. 预约、登记 D.编写索引 E.交待准备工作 答:E

解:根据申请单要求进行划价、交费、预约、登记、编写索引是日常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内容。而向患者交待检查前的准备工作,则关系到检查效果,不同部位的检查有不同的准备要求,只有按照要求准备,才能达到预期的检查目的。 52.CT检查前,病人准备工作的主要依据是: A.申请单 、 B.预约登记卡

C.“病人需知”预约单 D.对家属的交待 E. 病人自己理解 答:C

解:CT检查前,病人的准备工作,应依据“病人需知”预约单的要求内容为准,口头交待及病人或家属的理解,均无法律依据,出现误解无法旁证,最终以“病人需知”单见证。 53.与产生伪影无关的准备工作 是:

A.做好呼吸训练 B.不吃含金属药物 C.给予镇静剂

D.更衣、换鞋人机房 E.摘掉金属饰物 答:D

解:做好呼吸训练及给予镇静剂的目的,在于减少扫描时动伪影的产生。不吃含金属药物和摘掉金属饰物,以防放射状伪影出现。更衣,换鞋人机房,目的为保持扫描室内清洁干净,减少尘埃,这种准备工作与产生伪影无关。

54.为减少运动伪影产生,采取的措施中最重要的是: A.耐心解释、消除病人顾虑和紧张悄 B.要好病人呼吸训练

c. 对不合作病人给予镇静或麻醉 D.缩短扫描时间 E. 采取固定措施 答:D 解:选项中所述的五项内容全部都是围绕减少运动伪影而采取的措施。其中以缩短扫描时间最为重要,一旦扫描时间能缩短到很小,即便病人处于运动状态,也会扫出静止的图像。如同快速拍照运行的飞机一样。

55.每日开机进行CT球管训练的目的在于: A.升高球管温度

12

B.启动旋转阳极 c. 防止阳极靶面龟裂

D.保护X线管,防止损坏 E.增加阴极电子 答:D

解:CT关机4小时以上,X线球管温度与室温相近,我们视为冷球管。开机后,立即进行扫描(扫描条件一般都在lOOkV以上,mA少则80,高者达300~400),瞬间会产生很大热量,此时,很容易损坏X线管,如阳极局部溶化,涨裂,进气或灯丝拉断等。为保护X线管,防止此类故障的发生,每日开机后,要进行球管加温训练,使球管的温度逐渐升高,以适应工作环境。在球管训练的同时,进行空气校准,修正探测器零点漂移现象,确保数据采集的准确,有利于照片质量的稳定。 56.四肢扫描,区分图像左右的操作是: A.双侧对比摆位 B.包括临近关节 C. 采用连续扫描法 D.包含软组织 E. 输入注释标记 答:E

解:四肢多为对称性,从CT扫描的图像形态分析,很难区分左右,唯一区分的方法,就是根据扫描的体位及方位,按照实际情况准确的输入注释标记(R或L),以防左右弄错。 57.定位扫描属于扫描步骤中的: A.第一步 输入病人自然项目 B.第二步 摆体位

C. 第三步 确定扫描范围 D.第四步 做横断层扫描 E. 第五步 转贮影像数据 答:C

解:常规CT扫描操作大体分为5个步骤。第一步是输入病人自然项目,如姓名、性别、年龄、出生年月日、CT号等。第二步摆体位,根据扫描要求进行体位设计,再根据体位状态输入仰卧或俯卧,头先进或是足先进,左侧位或右侧位,进床或出床等指令,以保证图像左右标志无误。第三步确定扫描范围,为保证定位的准确性,先扫一张定位片(TOP片),从定位片上设计扫描范围、层数、倾角等。然后按其设计计划进行第四步的扫描,最后进行图像的存贮和处理。

58.不能在定位图像上确定: A.扫描起始线 B.扫描终止线 C. 扫描范围 D.扫描角度 E.扫描参数 答;E

59.不用扫定位片,直接摆体位定位闰描有何优缺点?

答:常规扫描定位应在定位片上设计,这样定位准确,角度可靠,范围适宜,目标明确。直接摆体位定位扫描显然达不到上述标准,只是依靠操作者的经验判断。其优点是操作速度快,可节省时间,适宜对危重或不易合作的病人检查,以赢得时间。

13

60.与图像显示上下位置偏移有关的操作是: A.病人摆位左右偏移 B.扫描机架倾角过大 C.床面升降调节有误 D.床面进出调节有误 E. 扫描野选择有误 答:C

解:扫描后,监视器屏幕图像显示的位置上下偏移,说明定位不准确,造成的原因:①定位片定位有误;②床面升降调节有误;⑧病人摆位过高或过低;正常要求,被检部位的目标应摆在扫描野(90y)的中心,扫描野中心成像质量最佳,而周边稍差。所以摆位时应根据病人体型大小,调节床面高度,将扫描目标调至扫描野中心。扫描野中心图像应与屏幕显示中心一致。摆位时,由于床面升降调节不准,显示后的图像也就随之不准。为纠正这一缺陷。通过对图像的调整,将显示图像移到了屏幕中心,画面布局分配满意了,但与摆位准确所获图像比较是有差距的。

61.快速连续扫描和动态扫描两者概念一样吗?

答:两者概念不完全一样,相互间是有区别的。

快速连续扫描(fastcontinuescan):是指预先设计好扫描的起始位和终止位,以及预设好层厚、层距和扫描条件。输入一次扫描指令后,整个区域的扫描过程会自动逐层进行,扫描全部结束后,逐层面的图像再依次重建、显示。此法用于危重或不易配合的病人检查,以缩短检查时间。对于增强后扫描检查,更是十分有用。

动态扫描(dynamicscan):系指增强后,进行快速连续扫描的方式,为及时观察对比剂在血管或组织中的浓度变化。先按照快速连续扫描的方法设定出扫描程序,注射对比剂后,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扫描检查。动态扫描程序设定可有两种形式:一是单层面的连续扫描,以观察本层面内对比剂随时间的改变而发生的变化。二是不同层面的连续扫描,显示对比剂在不同部位的动态变化。

62.动态扫描技术论述错误的是:

A.动态扫描应在增强后应用才有价值 B.动态扫描图象显示在全部扫描完毕后 C. 动态扫描系指短时间内连续扫描数层 D.动态扫描时患者不应停止呼吸 E. 动态扫描能观察血液动力学的改变 答;D

解:“动态”二字系指对比剂在血管、脏器或组织中的浓度变化,为保证扫描图像质量,减少呼吸运动所造成的移动伪影,即便是动态扫描,患者屏气呼吸也是必要的。 63.层厚、层间距为3~5mm的扫描称为: A.薄层扫描 B.超薄层扫描 C.重叠扫描

D.高分辨率扫描 E.夹层扫描 答:A

64.重叠扫描系指: A.层厚等于层间距 B.层厚大于层间距

14

C. 层厚小于层间距

D.层厚、层距随意变化 E.以上都是 答:B

解;只有层厚大于层间距时,两邻两层间才有重复显示的部分,此种情况才称之为重叠扫描。

65.曝光时,X线管和探测器不动,而床带动病人动,称其: A.常规扫描 B.定位扫描 C. 连续扫描 D.动态扫描 E.重叠扫描 答;B

解:无论是进行正位定位扫描还是侧位定位扫描,球管和探测器都要相对固定不动,床面带动病人移动。除此之外,进行其他各种扫描时,X线球管永远保持旋转状态(电子束CT例外)。

66.常规内耳超薄层扫,层厚和层间距范围为: A.1mm以下 B. 1~1.5mm C. 3~5mm D. 6~10mm E. 10mm以上 答:B

解:因内耳解剖范围小,结构复杂,大量临床实践证明,内耳扫描层厚、层间距选择为1—1.5mm最为理想。

67.高分辨率CT扫描必须要求做到: a.选择最小的扫描野(FOV) b.采用薄层或超薄层扫描 c.输入保留原始数据的指令 d.增加扫描条件

e.选用骨细节数学算法的过滤函数 A. a B. a, c

C. b, c, d D. b, c, a, e E.a~e全部 答:D

解:高分辨率CT扫描可用于不同部位,如内耳、副鼻窦、肺部等,因扫描部位大小不一样,显示野根据扫描部位来调节。其余选项内容,高分辨率扫描时,必须要求做到,才能体现出高分辨率CT扫描的特点。

68.影响监视器荧屏图像质量的固有因素是: A.监视器的亮度调节 B.监视器对比度调节 C. 监视器的扫描行数 D.监视器的荧屏尺寸 E. 以上全是

15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教育范文CT技术练习题及题解(3)在线全文阅读。

CT技术练习题及题解(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fanwen/114387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