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孙子兵法》对师范生的正面和反面借鉴意义
首先,思及当今应试教育难以向素质教育过渡,究其原因,教育资源的不足则是其一。将应试教育弊端难除的原因同《孙子兵法》相联系就会发现,同样是由于竞争的激烈,导致了强烈地目的性。后者由于这种目的性直取利益,整体以“争利”为核心。前者则导致学生、家长、学校乃至整个社会大多盯着最直接的标准即分数来看,直取目的,而忽略整个过程中学生素质、能力切切实实的培养。我想,《孙子兵法》能告诉我们的则是在教育领域的反面教训:淡化目的,突出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当然,更根本的解决则是在教育资源上下功夫。一旦做到资源更为均匀,竞争便可稍为减弱,在较小的升学压力下,学生会有更大的成长空间。这就依赖政府的政策了。
其次,师范生以后从事教育同样需要把握人(主要是学生)的行动原理,据此做出科学的决断。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着各自的个性特征。教师通过了解学生的个性、把握学生的心理可以更快、更好地深入学生内心,进行有效沟通,建立融洽师生关系,使得老师的工作得以顺利开展,而教育学生的目的则更容易达到。如何激励学生、如何高效管理一个班级,更是可以从中得到有益借鉴。
第三,教育学生同样需要使用策略,懂得教育的哲学。大道理谁都知道、谁都会讲,懂得通过身边小事即时点拨学生是一种策略;学生犯了错误不好直接批评驳了面子,私下找来像朋友一样谈心聊天让学生听进自己的劝诫是一种策略;让每个人都有机会为班级做点事,发挥每个人建设班级的积极性从而提升存在感是一种策略。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采取各异的教育方法是教育哲学的一种。懂得每个学生都有其优缺点,不持偏见,相信学生可以在引导下变得越来越好。我想,这都是一名教师应有之素质。
两千五百年后,当我们回望历史,烟尘漫天,掩盖几许神采。然而透过那历史的尘幔依旧绽放光彩的《孙子兵法》,将一直为后世铭记、镜鉴。无论是它对军事战略的透彻分析,还是它对人类其他领域活动的借鉴意义,都是无可比拟的宝贵财富。
参考文献:
[1]陶汉章,孙子. 孙子兵法概论[M]. 解放军出版社, 1985.
[2]许嘉乐. 试论《 孙子兵法》 的核心思想[J].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0 (2): 50-55.
[3]李任飞. 《孙子兵法》中的三个重要战略原则[J].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 2004年03期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教育范文军理课孙子兵法小论文(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