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9月13日宁海县××有限公司因经营不善、资不抵债拖欠60名员工约20余万元工资引发群体性事件;因安全事故、意外伤亡等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如2010年6月30日,××村一村民在沿海南线发生交通事故致死,其家属因经济赔偿未落实,迟迟未将死者尸体进行火化,并于7月7日调来大型卡车在××村路段(省道)恶意停留,造成该路段交通严重堵塞,从而引发群体性事件。尽管上述纠纷在乡综治、信访、派出所、司法所等多部门通力协作下得到较为妥善的处臵,但是仍然给全乡的和谐稳定带来不小的影响,需要在把握群体性事件原因、规律的基础上提出更为有效的应对策略,实现群体性事件“标本兼治”。
(二)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特点
1、群体性事件发动的原因、目的具有确定性。参加群体性事件的人员虽然各不相同、单个多样,但是他们能够集聚到一起 ,就是因为他们有共同的目的,同样的利益诉求。群体性事件的发动者、组织者之所以要邀约众多的人参加,是因为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一定的规模,造成一定的声势,达到既定的目的。因此,不论是组织、策划者还是一般的成员,当聚集成群体并采取行动的时候,大都已经有了明确的主观意图。目前,就茶院乡辖区内发生的群体性事件来看,绝大多数事件都是直接或间接因经济利益而引发的,单纯因政治或其它原因导致的少之又少。其中,又以企业因经营不善拖欠工人工资、征地拆迁、安全事故等引发的纠纷居多。
2、群体性事件发动的时间、地点具有选择性。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时间不同,发生的地点不同,其所产生的社会影响、社会压力也不尽相同。在处臵的几起群体性事件中,他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教育范文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 有效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 司法行政(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