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人。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全面推进新一轮规划布局调整。
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办学条件力度,解决教育硬件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如:投入亿元,新建、改扩建所中小学。推进以蒙古语授课“三片两点”为基点的民族教育体系。
7
(二)实施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联盟化办学。
发挥优质资源辐射带动作用,完善小学、初中就近入学政策,推进小学按学区划片入学,要基本实现小升初对口入学。每个学区以优质初中学校为龙头,带动薄弱初中组成联盟,在联盟内资源共享,帮扶结对,捆绑考核。教育局将连续三年对学区内各联盟龙头学校给予小学每年不少于 万元,初中不少于万元的资金支持。
(三)加大力度推进以信息化促均衡的步伐。
我市将投资.亿元,启动教育信息化工程三年行动计划。高质量建设“三通两平台”,建成集教科研、管理、招生、质量监控和评价为一体的现代化教育信息体系。利用网络平台和资源,倡导“云课堂”、“微课程”、“翻转课堂”等新型学习方式,将信息技术融合到教学、科研、管理及服务的各个环节,建立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学校无线网络学习环境,实现城区和农区,优质校和薄弱校优质资源全覆盖,从而切实提升农村师资培养、培训水平。
(四)全面推进名师工程。
计划年均投入万元培养市级骨干教师名,市级教学能手名,市级学科带头人名,专家级教师
8 名,整体提升我市教师队伍素质与业务水平。成立市中小学考试评价研究中心,组建市中小学教育教学考试评价研究专家库,建立市中考及其它重大考试的试题库。建立区域性连片教研机制,打造城乡一体化的教科研平台。
(五)加强特色学校建设
推进均衡优质发展提升高中教育品位
——关于农村普通高中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考
湖南省桃源县第八中学王用杰校长中学高级教师 内容摘要:教育均衡的根本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受到公平的教育,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即使同一所学校,同一个班级,受教育者享受的也不完全是公平的教育。在区域间、校际间实现教育均衡的同时,如何使农村普通高中实现教育均衡,使每个农村学生都得到健康发展?这应该是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崭新命题,也是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带有根本性的新课题。
关键词:农村高中教育均衡教育品位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而实现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实现区域教育均衡协调发展。教育均衡发展成为教育改革的一大“亮点”、“热点”、“难点”,它的的内涵应包括:不同阶段教育的均衡(即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全面发展); 学生个体发展的均衡(而非只关注尖子生,忽略大多数);师资力量的均衡;区域间教育发展的均衡等。面对桃源教育强县和经济发展进程日益加快和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需求日益提高的形势,我们在发展农村高中教育中,只有抓机遇,抓机制,抓基础,抓思路,实现学校发展标准化、均衡化、优质化、特色化,着力构建农村普通高中教育新平台,才能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为桃源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提供坚实保证。
一、对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的认识
1、所谓的教育均衡实质是指在教育思想公平和平等原则的支配下教育机构、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待遇平等的教育理想和确保其实际操作的教育政策和法律制度,其最基本的要求是在教育机构和教育群众之间平等地分配教育资源,达到教育需求和教育供给的相对平衡,并最终落实在人们对教育资源的分配和使用上。从个体看,教育均衡指受教育者的权利和机会的均等,受教育者能否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均衡发展。从教育机构看,学校在区域间、城乡间、学校间资源配备是否均衡。从教师看,教育均衡指教师的业务水平能否相对提高,达到均衡发展,教师在付出同等劳动情况下能否获得相对均衡的工资待遇和福利待遇,教师能否获得相对均衡的学习与提高发展的机会。
2、教育均衡发展不是平均发展,而是共同发展,不是“削峰填谷”,而是“造峰扬谷”。均衡发展不是说现在教育优秀的地区和学校停止不前等待落后地区和学校来发展,不是把高的好的教育拉下来,而是要根据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具体规划,以更有力的措施扶持薄弱地区、薄弱学校、弱势群体,特别是实现农村高中学校的快速发展,进而办成高水平高质量的教育。
3、教育均衡发展不是划一发展,而是特色发展。不是说我们制定一种模式,所有的地区与学校就照着做,毫无特色、“一刀切”,而是实现优势互补,特色发展,共同提高,教育能做到个性化,办学能做到特色化。
二、我县农村普通高中教育非均衡发展现状及成因分析
(一)、我县农村普通高中教育非均衡发展现状
1、师资配备不均衡示范性高中聚集了全县最优质的教师资源。教师本科 1
学历达标率、高级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例都远远高于非示范性高中。
2、教育经费不均衡示范性高中和非示范性高中的生均事业费拨款差距较大,示范性高中在学费的收费标准上要高于非示范性高中,并且还可以通过收取高额的择校费,借读费等获得大量的计划外资金,自我创收能力很强,而非示范性高中自我创收能力弱。
3、办学条件不均衡县里投巨资建设示范性高中,校园美化,实验室、微机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以及各类办公、学习、教学等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非示范性高中,校园布局零乱,校舍老旧,且均有一定面积的危房亟需修缮,实验室、图书、教学仪器设备等均不达标,基本上是为应付检查而拼凑起来的。
4、校际发展的不均衡近年来,示范性高中为了满足社会对优质高中教育的需求和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连年扩招,办学规模迅速扩大,而其他农村高中却生源严重不足,教育资源没有得到优化配置。同时,示范性高中,由于受生源膨胀的影响,班级数量增加过快,班容量增长过大,导致师资短缺、教师负担过重、办学条件不能满足需要,难以保证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也给学校内部管理带来了许多新的矛盾,其结果是示范性高中与一般高中各受其害、无法实现双赢,加大了教育发展的不均衡现象。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经典范文关于2024年均衡发展推进工作汇报材料范文(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