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2021年底,章丘“党建带社建、社村共建”工作,建立超市30个、领办合作社135个、生产服务队3支,流转、托管土地约1万亩,提供农业服务3.2万亩,建立为农综合服务中心1处,15家农民合作社联合社,2个合作社党支部,培训农民群众1500人次,使30个村经营性收入实现零突破,最多在达3万余元。
2、莒南“供销社+村两委+合作社”三位一体合作发展模式 2021年,莒南县成立了由县委副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由组织部牵头供销、农业、工商、住建等部门参加,协调推进,出台《关于实施社村共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意见》、《莒南县社村共建工作考核办法》等文件。莒南县是通过社村共建项目建设完成工作落实,主要采取租赁合作、股份合作、加盟合作三种利益联结模式,在保底分成的基础上保障村集体、合作社、农民的权益。
一是租赁合作模式。针对农村社区超市、经营网点等设施类经营服务项目,由村集体出土地或营业设施,由供销社租赁;
二是股份合作模式。针对农民合作社、批发市场等经营服务项目,由供销社、村集体、种植大户、农民联合出资,按比例分红;
三是加盟合作模式。针对农机、大田托管、化肥联采等共建项目,村集体组织农民加盟供销社的农机、大田托管等合作社或公司,在组织经营和服务过程中,可以获得优惠或收取一定的服务。 截止目前,莒南县已成立8个镇办级农民合作社联合社,6个设立了党总支,在36个农民合作社中成立了党支部,建社区服务中心24处,新增网点185个,大田托管11.8万亩,村集体可稳定实现增收1100余万元,使36个村增收3万元以上,25个村增收5万元以上,12个村增收10万元以上。
三、活动方案
第一阶段(2021年4月22日至4月30日):研究制定“党建带社建、社村共建”工作活动方案。
第二阶段(2021年5月4日至2021年5月15日):出台“党建带社建、社村共建”工作的文件,成立领导小组,设立协调考核机制。
第三阶段(2021年5月16日至2021年5月22日):研究确定开展试点的镇(办)、村名单,镇(办)原则上掌握在2至3个,村原则上掌握在4至6个。
第四阶段(2021年5月23日至2021年5月29日):组织有关镇(办)、村街及相关部门同志外出参观学习。
第五阶段(2021年6月1日至2021年8月31日):在确定的试点村开展“党建带社建、社村共建”工作试点。
第六阶段(2021年9月1日至2021年9月30日):考核验收,查找问题,总结经验,根据试点情况安排布署全县“党建带社建、社村共建”工作。
二O一五年四月二十一日
党建带社建共建促创建
南司社区位于浔阳南辕门,占地面积0.52平方公里,有常住居民1057户,人口3400余人,社区单位21家,基层党支部25个,是九江市委机关宿舍和市人大、市政协机关所在地,是一个典型的机关型社区。近年来,南司社区以创建“星级社区”为动力,走出了一条“党建带社建、共建促创建”的社区党建新路,先后被市区评为“
安全小区”、“示范社区”、“文明社区”、“先进基层党组织”。2004年,《创建明星支部,共建文明社区》一文被《社区党建》杂志在全国予以推广,被报界誉为“南司党建共建模式”。
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建人文“家园型社区”
南司社区是九江市委机关宿舍和市人大、市政协机关所在地,党支部直管党员6名,参、协、联管党员519名,占居民总数的15.3,每6人中就有1名党员,居民中正科以上领导干部家庭就有541户,占总户数的51,每2户中就有一户领导干部家庭,同时每3户中还有1户70岁以上老同志组成的老人家庭。为了充分发挥以上“三种人”、“三种家庭”的优势和作用,社区率先在全市建立了“社区党建联席会”,将辖区21个单位党组织的负责人作为联席会执行会长,社区党支部书记作为秘书长,实行轮值制度,并与社区党支部签订共建协作书,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时,把区里关于“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的精神要求拓展为“市直机关党员进社区”,并以“党员志愿者协会”形式,将辖区内25个支部的各类党员汇聚在社区党支部的旗帜之下,组建了护绿保洁、治安巡逻、就业创业、扶贫帮困、家政服务等6支志愿者队伍,每支队伍指定一名厅处级退休干部担任队长,负责协调组织开展活动。为借助党员、干部、老同志在居民中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他们还把社区划分为八个责任区,每个楼栋设置一个楼栋长,动员一部分老党员、老干部、老同志担任责任区的责任人和楼栋的楼栋长,其中有市委副书记张华东、市人大副主任胡春如、市政协副主席向腊玉、老红军、老八路、老将军、老劳模等。2004年以来,南司社区党支部注重发挥社区党员优势、领导干部优势和老同志优势,创新建立了“爱心储蓄银行”,搭建了“劳动就业服务站”和“扶贫超市”两个平台,对辖区46名特困户发放了收益卡,对富裕户和党员发放了爱心卡,增强了社区支部与所辖支部的横向联系,实现社区支部与所辖支部的条块结合和对接互动。
二、美化环境,提升质量,创建绿色“花园型社区”
一个社区生态环境的好坏,关系着人们生活质量的高低。整合之初的南司社区环境堪忧,处处杂草丛生,垃圾成堆,特别是在南湖路一带,树木被人肆意破坏,成车垃圾随意倾倒在路边,脏乱差的环境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居民怨声载道。社区支部的党员干部们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他们多方反映,四面呼吁,与相关部门协调交涉,终于引起市领导的高度重视。2003年元旦,南湖路的绿化工程完工,高起点、高标准的建设,一改南湖路的面貌,优美的环境成为居民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同时,社区党员干部不忘加强宣传工作,从开展督导管理工作入手,组织群众开展“居室美化、阳台绿化、楼道净化”活动,由热心居民、辖区单位党员、老人协会成员组成社区环境督导队,及时纠正不文明、不卫生的行为,增强居民的创卫意识。位于南湖路边的一片自然生态林,环境优美,风景宜人,但因地皮转让给浙江开发商,生态林将面临大面积的砍伐。社区干部又是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与开发商协商,分析生态林对南司整体环境的重要性,大面积的砍伐势必会严重破坏周边环境,同时也会对开发商的投资项目产生极坏的负面影响。经过社区干部和驻区单位的真情劝说,开发商不但打消了砍伐生态林的念头,还投入资金20万元,用于生态林绿化的维护保养。社区借机调动驻区单位的共建意识和创建热情,积极争取市委后勤服务中心的支持,投资50万元对社区大院进行整体绿化。2003年又投资60万元,进行亮化,同时加强社区环境卫生设施建设,设置垃圾桶46个,果皮箱72个,增派环卫人员2名。社区投资了4.5万元购置了健身器材,办起了文化活动广场,如今的南司社区绿化覆盖率达70以上,居民家庭绿化率达100。大院变绿了,变美了,社区真正成为花园式生活小区。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经典范文2024年党建带社建村社共建工作总结(精选多篇)(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