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碰撞检查分为哪两种类型(类别)?其各自定义是什么?碰撞检查的具体操作方法及注意?
(1)碰撞检查分为两类,即:项目内图元之间碰撞检查及项目图元与项目链接模型之间碰撞检查。
(2)项目内图元碰撞检查,指检测当前项目中图元与图元之间的碰撞关系,可按照图元分类进行图元整体的碰撞检查,同时也可以执行指定图元的碰撞检查。
项目图元与项目链接模型之间碰撞检查,指对当前项目中图元与链接模型中的图元进行碰撞检测。
(3)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选择图元 2.运行碰撞检查 3.选择“类别来自” 4.选择图元类别 5.检查冲突报告。(需要注意:不能检查项目中两个“链接模型”之间的碰撞,一个类别选择“链接模型”后,另一个类别就无法选择其他“链接模型”)
43)协同绘图的两种主要方式是什么?链接方式和工作集的方式协同绘图的条件?其各自优缺点是什么?各自的工作流程?工作集的方式协同绘图建立中心文件的步骤?
(1)协同绘图主要有使用链接方式和工作集的方式。
(2)1.使用链接方式的使用条件:需要采用相同版本的建模软件,简历统一的标高轴网文件,各专业工程师建立自己的项目文件。2.工作集协作模式的使用条件:需要有服务器存储设备及同一网络,采用相同版本的建模软件,由项目负责人统一建立和管理工作集的设置
(3)两种协同绘图方式的优缺点如下:
a.采用链接方式的优点是,可不受建模人员所在地点和使用设备的限制,各专业人员可随时随地独立完成负责范围内的模型文件的建立和修改,建立完成的模型文件还可存储于便携式设备或通过网络传输,建模地点不受限制,较为灵活。还可通过“复制监视”等方法实现链接文件部分或全部转换为本项目图元,选择性强,亦可减少项目文件的内容,减少对建模设备内存的占用。
其缺点是各专业构建模型调整信息的实时性不强,由于建模协调工作不及时而造成模型的反复调整。
b.采用工作集协调方式的优点是:多专业可对同一项目进行编辑,通过实时更新的方法,各专业人员可随时了解整个项目模型的构建情况和细节,实时对模型进行调整和优化。该模式还可通过提出修改申请的方式,允许其他专业人员提出调整模型方案,不仅达到了信息实时沟通,而且提供了模型修改多人协作和采用授权管理的途径,使得建模过程中各种资源集中使用,减少了反复调整模型的工作量,提高了建模效率。
其缺点是各专业人员必须使用链接同一台服务器的唯一设备进行工作,约束了建模人员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地点。且中心文件不能通过网络传输或者拷贝等方式在另外的建模设备上编辑。只能采用与中心文件分离的方式后才可以,但分离后的文件又失去了与中心文件的关联,无法实时更新。
(4)1.链接方式的工作流程:建筑专业建立轴网模型---机电专业建立样板文件---各专业建立专业样板文件---链接入建筑轴网模型---复制轴网到各专业项目文件---各专业建模---链接建筑模型及结构模型---碰撞检查---调整模型---确定最终模型。
2.工作集协作模式的流程:项目管理者对项目文件初步设定工作集---保存于服务器共享文件夹中---建立项目的“中心文件”---各专业人员将“中心文件”复制到本人电脑磁盘---各专业人员设定专业工作集---建立专业模型---与中心文件同步---碰撞检查---调整模型---确定最终模型。
(5)建立中心文件的步骤:建立工作集,添加各专业工作集,再次打开“工作集”对话框,设置所有工作集的“可编辑”选项均为“否”,即对于项目管理者来说,所有的工作集均变为不可编辑,完成后单击“确定”按钮,推出“工作集”对话框。在“协作”选项卡的“同步”面板中单击“与中心文件同步”工具,弹出“与中心文件同步”对话框,单击“确定”,将工作集设置为与中心文件同步。
44)BIM深化设计协调管理流程?
BIM深化设计协调管理流程为:(1)建立规范文件存储体系;(2)定制统一的标准;(3)深化设计变更管理;(4)竣工模型管理。
45)钢结构模型搭建步骤包括哪些?
(1)在综合排布过程中,首先将设计院的简易图纸通过CAD软件初步深化,制作重要部位剖面图,初步排布之后的专业图。
(2)然后将CAD底图导入到Revit软件中,制图人员根据底图搭建初步模型。同时,可以将建筑、结构模型通过链接功能链接过来,在绘制的过程中及时避让梁、柱等结构。
(3)模型建立完成后,通过可视化的三维模型及模型碰撞检测功能,对一些平面图中反馈不到的信息,进行可视化体现并且进行修改。
46)简述钢结构BIM的深化设计的思路和具体步骤?
深化设计图纸的设计思路是:建立结构整体模型---现场拼装分段(运输分段)------加工制作分段----分解为构件与节点---结合工艺、材料、焊缝、结构设计说明等-----深化设计详图。
具体步骤如下:a.建立整体模型 b.精确建模 c.模型校核 d.构件编号 e.构件出图 f.校对及审核
47)钢结构深化设计的内容?深化设计图纸有哪些?
钢结构深化设计内容包括制作深化设计、安装深化设计,制作深化设计主要由加工制作厂完成,包括:详图设计、加工及焊接工艺设计、质量标准和验收标准设计。
深化设计图纸包括两部分:(1)根据设计图对钢结构的构造、节点构造、特殊的构件进行完善 (2)钢结构施工详图设计
48)简述BIM机电深化设计步骤?机电工程中主要包括哪些方面?机电工程中机房工程又是重点难点,在机房工程 BIM 建模的一个重点就是管线综合排布,简述机房工程 BIM 建模管线排布原则?
(1)按照以下步骤完成:1成立深化设计小组 2明确设计思路 3设计参数的收集 4明确及统一各专业的绘图标准和图层、颜色及深化程度 5提出深化设计大纲 6各专业互相提供设计参数并提出配合条件 7绘制各专业深化设计模型 8将各专业深化模型出具的碰撞报告及安装所需的区域净高分析送业主或顾问审批 9审批通过后修改机电综合模型 10机电综合模型与精装修(土建、结构模型)核对无误后送业主或顾问审核 11原设计单位批准 12审批通过后生成施工模型并分发各相关专业施工班组 13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机电深化设计模型展示和施工工艺技术交底 14配合施工及对施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并修改模型 15绘制竣工模型。
(2)给水排水系统、供电系统、空调通风系统、弱电系统、消防系统、智能建筑系统。
(3)机房内管道布置采取以空调水管道优先排布,通风管道、电气桥架及喷淋管道配合调整的原则。在建模过程中,首先要将空调水系统、给排水系统、通风系统和电气系统中不同种类的管道进行建族,并且将其添加到各视图中的过滤器中,以便在绘图过程中控制各类管道的可视性,避免出现管线、设备相互遮挡影响绘图的情况发生,提高绘图效率。在绘制和调整各类管道式,暂时不要进行设备进出口处的接管连接。在所有管道完成碰撞检查并调整完毕后再完成该项工作。这样可以避免重复调整设备或管道模型的情况发生,提高绘图效率和绘图的精度。
49)简述BIM在机电领域的应用?(机电深化设计在施工阶段可以完成的具体工作),BIM机电深化设计在施工阶段的应用点有哪些?
(1)1.机电深化施工模型安装区域净高分析以及机电各个专业与土建碰撞报告;
2.现场设备管线查缺补漏;
3.通过对机电的深化设计,对设计方案的构造方式、工艺做法和工序安排进行优化,使深化设计后出具的模型完全具备可实施性,满足施工单位能按照模型施工的严格要求;
4.通过对机电的深化设计,充分详细地对复杂节点、剖面进行优化补充,对工程量清单中未包括的施工内容进行补漏拾遗,准确调整施工预算;
5.通过对机电深化设计,补充、完善及优化,进一步明确机电与装饰、土建和幕墙等其他专业各自的工作面,明确彼此可能交叉施工的内容,为各专业顺利配合施工创造有利条件。
(2)BIM机电深化在施工阶段的应用点:1.管线综合 2.碰撞检测 3.预留孔洞 4.出施工图 5.材料统计 6.支吊架布置 7.预制件加工 8.BIM模型的管理
除了以上应用点外,在管线复杂的部位(机房、地库)还可在模型中检查净空高度的排布影响,通过模型可以按时间、按区域进行材料统计,加大对现场材料控制管理,减少浪费。
50)简述机电BIM深化设计时使用真实设备构件库的意义所在?
真实设备构件模型的外观尺寸和现实使用尺寸一致,在深化设计阶段布置的设备构件尺寸和实际使用尺寸一致可以为建筑施工时的预留预埋提供依据;真实设备构件模型拥有设备运行的工况曲线参数,可以为设计师的设备选型提供依据,也可以供施工单位在后期系统调试中的校核计算。
51)简述机电专业使用BIM深化设计的必要性?进行BIM深化设计首先选择机电专业BIM软件,如何选择适合企业使用的BIM软件?(选择软件要参考几点)
(1)智能化建筑的普及,对于机电安装施工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深化设计已经无法满足施工要求,使用BIM进行机电深化设计可以避免施工过程中的交叉返工、材料浪费等发生。
(2)对于机电软件目前可以参考的有Revit、MagiCAD、Re-bro、Tfas等,企业选择BIM软件时可以参考以下几点:1.能支持多种格式输入输出,可多专业配合的软件 2.软件功能是否满足企业要求 3.软件操作是否简单,修改是否方便快捷 4.软件是否能够提供机电专业中涉及的设备构件,是否有足够的产品族库支撑 5.软件的学习难易程度
52)机电BIM应用目标(三个阶段)?机电专业BIM应用中的关键点?(需要关注哪些方面问题)
(1)机电BIM应用包括三个阶段:基本应用、中级应用、深入应用
1.基本应用:模型快速准确搭建、碰撞检测、管线综合
2.中级应用:a.在管线综合基础上进行系统优化,出指导施工所需平剖面图
b.实现真实产品模型,进行阶段性材料统计
c.总分包配合预留孔洞
3.深入应用:a.预制件加工 b.系统校核模拟 c.进度和成本控制 d.最终模型为后期运维提供依据
(2)应用关键点:(需要注意的问题)
1.BIM介入的时间点 2.BIM软件平台的选择 3.组建BIM团队 4.确定BIM实施标准准 5.BIM模型轻量化应用
53)机电专业BIM设计深化的应用成效及价值?
(1)技术提升(2)管理提升(3)应用提升(4)节省成本(5)数据积累(6)人才培养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经典范文BIM应用案例分析问答题(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