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根据结构项目样板的基点、轴网标高建立各专业模型;
2.建立模型完毕,清除各自模型中项目未使用项;
3.做一个整合的机电项目样板文件,在过滤器中定义各专业系统管线的颜色;
4.链接模型(注意链接顺序,以及链接方式,链接完毕后要绑定链接);
5.运行碰撞检测;
6.统计碰撞检测报告,初步处理碰撞问题;
(2)全专业碰撞检测的方法:在完成各专业的精确三维模型建立后,选定一个主文件,以该文件轴网坐标为基准,将其他专业模型链接到该主模型中,最终得到一个包括土建、管线、工艺设备等全专业的综合模型,在这个模型上进行碰撞检查,并根据检测报告及修改意见对设计方案合理评估并作出设计优化决策,然后再次进行碰撞检查,如此循环,直至解决所有的硬碰撞,软碰撞剩下可接受的范围。
(3)管线优化设计遵循的原则:①在非管线穿梁、碰柱、穿吊顶等必要情况下,尽量不要改动。②只需调整管线安装方向即可避免的碰撞,属于软碰撞,可以不修改,以减少设计人员的工作量。③需满足建筑业主要求,对没有碰撞,但不满足净高要求的空间,也需要进行优化设计。④管线优化设计时,应预留安装、检修空间。⑤管线避让原则:有压管让无压管;小管线让大管线;施工简单管让施工复杂管;冷水管道避让热水管道;附件少的管道避让附件多的管道;临时管道避让永久管道。
87)如何使用明细表统计工程量,使用明细表功能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根据项目材料属性,确定需要统计的参数信息;
(2)必须遵循《建筑工程设计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统一信息编码原则;
(3)在建族或者应用系统族库时,根据确定的参数信息赋予模型本身;
(4)生成明细表后,根据统计工程量的表格样式,对明细表排序/成组,以及格式、字段等方面进行编排。
88)机电专业建模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1)首先要确定主要机房或机房区域的建模尺寸以及其定位信息输入;
(2)在风井、电井、水井等管道密集的地方注意管道的排布要与系统主要路由相匹配;
(3)注意项目中应该先确定设备的位置(冷却塔、锅炉、换热设备、变压器、配电箱柜、消火栓、水泵、空调机组、风机、智能化系统控制设备等),再按先干管后支管的顺序按照系统路径建模;
(4)主要设备机房、各专业井道系统管线的几何连接尺寸,定位信息的建立;
(5)注意在各个系统的末端(风口、喷头、烟感、空调末端)管线的连接以及模型尺寸定位信息;
(6)注意各专业系统管线上智能控制装置的布置,建模时需考虑如何实现智能化控制;
(7)最后需要注意为各专业管线、构件、配件等建立它们的非几何参数信息。例如管道管材、材质保温信息;设备材料的工程量统计信息;设备或管线的性能参数等。
89)BIM放样机器人系统是否可以提高施工效率?为什么?
BIM放样机器人系统是可以提高效率的。总体来说,BIM放样机器人可以保证施工精度的前提下很大程度提高效率。从人员的角度考虑,传统放样至少需要两个人配合,而BIM放样机器人单人即可进行放样;从时间的角度考虑,传统的放样内业需要先做好数据,然后现场放样的时候,逐个点进行顺序放样,而BIM放样机器人可以直接将BIM模型导入并进行放样,并且配合可视化镜头能做到直观放样,相同的工作量比传统放样设备时间缩短很多,尤其是在一些复杂的结构放样时,体现得更明显;其他方面,比如结合工厂预制吊装,以及与其他系统协同工作等,BIM放样机器人对施工效率的提高,都是显而易见的。
90)简述BIM放样机器人系统所涵盖的技术要点?
(1)外业的3D工作数据;(2)直观的放样接口;(3)Trimble Vi-sion技术;(4)数据分层显示,图像化指导放样;(5)专业的MEP放样;(6)现场可直接出具电子放样报告。
91)简述BIM技术与三维GIS技术的区别和各自的优缺点?
GIS和BIM都是信息模拟技术,在各自领域内均可进行多种查询、统计分析、提供三维模型等功能。BIM侧重于在直角坐标系中对建筑物自身框架和内部详细组成的三维体现;GIS
则可以使用任何坐标系统来呈现出建筑物的造型、立面、外部空间。
92)简述三维激光扫描仪在施工阶段作用?
(1)模型深化、施工模拟数据来源;
(2)施工动态模型数据快速获取;
(3)竣工验收模型数据获取。
93)谈谈你对3D打印技术在建筑模型制作方面是如何理解的?
首先,3D打印是一种高科技现代化的手段,它能够比较容易地实现原来会花很多时间也比较难完成的事情,比如本案例所说的建筑缩小比例模型,尤其是对于一些异形结构的建筑来说,使用3D打印技术让模型制作变得简单多了。
其次,建筑模型制作,之所以迫切地需要3D打印这种技术,是因为每个建筑都有自己的风格,设计都是不一样的,而如果所有的建筑都千篇一律,那么模型也都可复制或批量化生产了。
再次,一个好的设计作品的诞生,要经历无数次的修改,尤其是复杂的建筑,往往是由一个设计团队来完成的,并且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多次与甲方进行沟通,而使用3D打印出的模型沟通显然比用图纸沟通来得直观、有效。
最后,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彩色打印、多材料打印等,都能为建筑模型制作乃至其他方面的应用带来越来越丰富的选择。总之,3D打印技术对于建筑模型制作非常适用。
94)简述BIM技术在运维阶段的应用意义?
建筑物的全生命周期包含规划、设计、施工及使用维护,其设备维护和管理一直是件复杂的工作,当建筑物完工后的维护动作,因管理知识与经验的有限与每年管理委员会及管理服务人改选制度,各种管理实务经验传承不易,缺乏咨询对象或实务性的参考,容易在执行作业流程上发生问题,形成一种恶性循环。BIM主要功能在建筑物生命周期中,建立并使用内部共通可存取与项目相关的信息,在这经整合过的数字环境中,前者输入之数据可供后续其他人使用,有助于提高项目质量、节省时间、减低成本与错误;透过BIM建立的图说及相关信息,将建筑物相关设施数据自BIM中撷取出来,以建立设施管理数据库,作为设施管理的主要内容,透过管理软件可查询相关设施的数据,能降低维修之不便并避免错误,让使用者在使用阶段的维护管理更方便且更有效率。
95)简述一下VDC虚拟建造与实体建造的实施架构?
VDC虚拟设计与施工,利用已集成了多学科的信息模型组织按照流程来制造生产,三者间的约束条件就是用更好的质量、更短的工期、更低的造价来实现产品的功能,通过动态功能来协调优化产品生产。它代表了信息技术对建筑业集成化管理的新的方向。
在项目设计初期,我们已经建立从设计到施工的主要项目管理人员,使大家在项目设计阶段就可以参与项目的实施、方案的讨论,从不同的角度和工作岗位上提出自己的观点,从而避免后期的项目风险。
在设计阶段改变传统的管理思路,设计阶段不仅仅是设计师的事情,而是全员参与的事情,大家在设计阶段就要不断的讨论可能发生的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
在项目前期建立的项目组成员需要从设计到施工一起讨论,及时规避不利风险。
在BIM工程中心,有两个维度的项目实施流程,一个是虚拟建造流程,一个是实体建造流程,两个流程的各个项目环节都是一一对应的。我们利用VDC技术,利用iTWO系统虚拟的把项目方案进行模拟,模拟出整个建设过程中每一个时间周期的人工、材料、机械等各类资源,模拟出所有的进度安排和资金计划,利用这些数据来指导项目施工实体建造,通过实际建设过程中实际数据反馈,继续在工程中心进行模拟数据调整,及时调整下一步的计划数据,保证实体建造可以按照原先定好的虚拟建造方案顺利进行。
为了更好地确保虚拟建造和实体建造可以同步进行,实体建造数据可以及时采集和反馈到系统分析校核,我们利用Itwotower控制塔来进行现场数据的控制,简单易用易采集,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时效性,大家在BIM工程中心讨论方案,就好比一个5D实验室,在这个实验室中完成我们的项目成果。
96)在BIM项目基础建模操作过程中,通常使用多个工作集形式区分不同属性的模型构件,来进行有序的分类,下面关闭哪种工作集状态是无法看到此工作集内模型构件的?在协同工作条件下,通常哪种方式更建议选择?为什么?
在BIM项目基础建模操作过程中,通常使用多个工作集形式区分不同属性的模型构件,来进行有序的分类,可以选择两种有可行有效的方式,即:关闭“已打开”状态、关闭“在所有视图中可见”状态。在协同工作的条件下,通常建议选择关闭“已打开”状态的方式进行操作,因为实施此操作时,关闭的是个人视图显示,而关闭“在所有视图中可见”状态的方式被选择时,在文件同步后,会影响到其他协同的工作人员。
97)项目选用BIM软件的步骤是什么?
(1)先进行调研和初步筛选:全面考察和调研市场上现有的国内外BIM软件及应用状况。结合本项目的项目需求和人员使用规模,筛选出可能适用的BIM软件。筛选条件包括软件功能、数据交换能力和性价比等。
(2)分析及评估:对每个软件进行分析和评估。分析和评估考虑的因素包括是否符合企业整体的发展战略规划,工程人员接收意愿和学习难度,特别是软件的成本和投资回报率以及给企业带来的收益等。
(3)测试及试点应用:对参加项目的工程人员进行BIM软件的测试,测试包括适合企业自身要求,软件与硬件兼容;软件系统的成熟度和稳定度;操作容易性;易于维护;支持二次开发等。
(4)审核批准及正式应用:基于BIM软件的调研、分析和测试,形成备选软件方案,由企业决策部门审核批准软件方案,并全面部署。
98)简要列举建筑安装工程BIM技术在运维阶段的应用点?
(1)物业管理数据集成:运用维护数据积累与分析。可以通过数据来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也可以通过数据来优化和完善现行管理。BIM技术与物联网技术对于运维来说是缺一不可的,如果没有物联网技术,那运维还是停留在目前靠人为简单操控的阶段,没有办法形成一个统一高效的管理平台。如果没有BIM技术,运维没有办法跟建筑物关联;没有办法在三维空间中定位;没有办法对周边环境和状况进行系统的考虑。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经典范文BIM应用案例分析问答题(7)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