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2课《甜甜的泥土》教案 苏教版(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9-08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师:理解了小说的主题,我们再把目光转向小说的结尾。老师想先问大家,你理想化的结尾是什么样的?你希望糖怎么样?

生:希望糖没有化,被小亮抠出来吃了。

师:可是本文结尾却这样写到“一夜之间地温回升,冰雪消融了,糖浆和雪水混在一起,渗入大地”。小亮“情不自禁地伸出冻裂的小手指,抠起一点泥土放在舌尖上┅┅”

“他,又笑了:那泥土甜丝丝的”。现在是糖化了,融入了大地。可能有的同学还想到小亮妈妈把糖裹在怀里都没化,怎么一夜之间地温回升,竟然高过人的体温37度以上呢?这现实吗?

众生:不现实。

生:我们暂且不管地温回升奶糖融化是否现实的问题,这留给同学们课下去实验去考证。现在我们只是从文学角度分析小说这样的结尾具有怎样的特点?

生:出乎意料、耐人寻味

师:为什么说出乎意料、耐人寻味呢?

生:作者让奶糖融入大地,告诉我们至亲至爱,象大地一样宽广,它无所不在、无处不有。

师:理解得多透彻呀!这篇小说的结尾要比大家想象的惊奇得多,这是小说的特色之一:结尾惊奇。(屏幕展示:结尾

惊奇。)

师:你认为这篇小说还有哪些特点?看谁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生:以奶糖贯穿全文使小说结构严谨。(屏幕展示:结构严谨)

生:多种方法刻画人物形象。

师:这是每一篇小说都具备的特点。当然,你能发现这一点也非常好。看谁拥有一双更善于发现的眼睛?

师:老师提示一下,写离异家庭的孩子渴望得到至情至爱,这是非常普通的立意,但本文却打破传统,把主题放在“人间至亲至爱犹如宽广的大地,无所不在,无处不有”上,这样的立意┅┅

生:是新奇的。(屏幕展示:立意新奇)

师:美国作家欧﹒亨利指出,小小说除了具备一般小说的特点外,还具有自身的写作特点,那就是结尾惊奇、结构严谨、立意新奇。另外,本文还具备独自的特点,看谁拥有一双最最善于发现的眼睛。刚才有同学在分析“黯淡”、“热切”

等词语时已经分析出来了。

生:对比。(屏幕展示:妙用对比)

(三)真情述说,爱心传递

师:泥土是甜的,母爱也是甜的。这甜甜的味道中也让我们品出了王小亮的生活的滋味。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的父亲、母亲,然后以“家是什么”来谈谈自己家中的喜怒哀乐,品一品其中的酸甜苦辣。

(屏幕显示:家是……)

师:我们这样来说,先说一个简短的事例,注意表达出一个感人的情境,然后再用富有哲理的、诗意的语句来表达。老师可以先给大家举个例子。例如:考试失利后,我沮丧的回到家,妈妈就带我到城外去散心,城外春风习习、春光浪漫。我顿时豁然开朗,我觉得家就是一缕温暖的春风,吹去烦恼、催我上进。(众生低头静思。)

生:我的家住在农村,我不能经常回家,每到周末爸爸妈妈就给我打电话,问我吃得怎么样,学得怎么样。每一次听到他们的声音,我都会感到很幸福,我觉得家就是一段长长的电话线,这头是我,那头是爸爸、妈妈,那电话里分明有一种甜美的味道。

师:你有关心的好父母啊!

生:以前我是个很淘气的孩子,爸爸妈妈一批评我,我就跑,他们说不要我了,可是他们还是做一桌丰盛的饭菜等着我回来。我觉得家就是温暖的等待。

(很多学生和听课的老师已经在试泪了。)

生:中秋节的晚上,我们一家人坐在院子里赏月亮,吃月饼,我觉得家就是一个圆。

师:真是富于想象,月圆、饼圆、人也圆啊!

生:有一次,电视广告中正介绍一种新款的学习机,我自言自语的说,要是我有一台该多好哇。几天后,我放学回家,看见我的学习桌上正放着我向往的学习机,我感动极了。

我觉得家就是一颗许愿石,帮助你实现心中梦想。

┅┅

师:同学们说得太好了,太让人感动了。虽然大家谈的都是些平凡的小事,但老师已经听出,同学们已经感受到了伟大的母爱和父爱,已经拥有了一颗感恩的心。其实,父爱母爱往往就体现在平凡的小事中。生活中,父母的一句唠叨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杯浓浓的奶茶,一桌丰盛的饭菜都有饱含着爱的真情,需要我们要用眼睛去发现、用心灵去感悟。另外,在同学们的真情诉说中,老师还有一个感觉,那就是大家的生活都是很甜蜜很温馨的。可是,文中的王小亮却生活在不幸的家庭之中,我们能为他做些什么呢?特别今天还是他的生日啊!

众生说:唱首歌、送礼物。

师:那就给他送份生日礼物吧!(屏幕显示:一个未解开的礼盒)看看谁是他的知已,谁最有创意?

生:送一包奶糖,让他吃个够。

师:跟妈妈的想法一样!

生:送一双新鞋,因为他的破鞋都张嘴了。

生:那我就送一副手套,因为他的手都冻裂了。

师:你们真有爱心!这是体贴入微的举动。

生:送一包泥土。(众人笑)

师:富有创意,这泥土包含着非同一般的感情。

生:送一份《未成年人保护法》,告他的爸爸和后妈对王小亮的虐待,把后妈撵出去。(笑声掌声起)

师:哟!你很有胆量,而且知法用法。但是,关于这份礼物老师想发表点个人看法了。人与人之间要用一颗什么样的心去相处啊?

众生:宽容,理解。

师:对。假如我们真的处在离异的家庭之中,我们应该用一颗宽容、理解的心与新妈妈相处。如果你认为新妈妈对你不好,我想是不是你在戴着有色眼境去评价人。如果你能摘下眼境,你会发现世界是灿烂的,生活是美好的。大家说,是这样吗?

众生:是。

生:我想花钱让他们母子照一张大照片,让小亮想妈妈的时候就拿出来看一看。

师:你真是他的知已,你真有创意。

师:还有那么多人想送啊!谢谢你们,小亮一下子收到这么多礼物一定高兴得不得了。老师也有一份礼物要送给他,请同学们看屏幕。

(屏幕显示:“真情的声音”,系好的礼盒慢慢解开,配音朗读:把母爱当作是一架架高耸的天线,让我们接受并传递那快乐的电波;把爱母亲谱成一支支动人的歌谣,让我们吟唱并回味那永远的旋律;珍惜爱吧!储藏爱吧!)

师:请同学们再一次深情地朗读这几句话。让祝福与祈祷伴着王小亮和天下所有的孩子们,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学生齐读赠言,悦耳动听)

(四)实践亲情,书写真情

师:今天的作业:1、亲情实践:亲人们为我们付出了很多,你们有没有想过也为他们做点什么呢?哪怕为他们盛一

碗饭,捶一回背。今天,老师就布臵这样一个作业,为一

个你至亲至爱的人做一件事,来增进你们之间的亲情。这个作业不只是今天的作业,也是我们一生的作业。2.写作实践:文中妈妈并没有遇到王小亮。如果放学后王小亮见到了朝思暮想的母亲,请你想象一下,母子相见的动人情景,用大约200字描述出来。注意运用多种方法刻画人物形象。

(屏幕显示作业)

师:同学们,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中不是缺乏爱,而是缺乏感受爱的心灵。通过今天的学习,老师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擦亮双眸、敞开心扉,去发现美,创造美;去感受爱,奉献爱,让世界充满爱。(播放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注:本节课为2007年省送教下乡的一节示范课。)

二.评课

【自评】

(一)以“情”为主线,设计学习活动。这堂课的设计思路:激发情趣,导入新课--合作探究,感悟亲情――真情述说,爱心传递――实践亲情,书写真情。新课标要求在阅读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因此以上环节中始终贯穿着一条红线--情。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对生活的独特感受正是一笔丰厚的语文资源。当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被感性的文本升华时,抓住学生感情的火花及时点火,让学生有倾诉的机会,有成功的体验,真情自然喷薄而出。

(二)准确的角色定位。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已不单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多的是一名参与者、引导者、学习者、升华者,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这节课中我一直遵循着一条

多“退”少“补”,“该出手时才出手”的原则。学生能做的事,人不会去包办代替,我把发现的权力给了学生,把评价的权力给了学生。但这我并没有撒手不管,而是引导在转承之处,鼓励在动情之时,强化在重要为点。

(三)面向全体,关注个体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在这节课上我用真诚的赞美,和蔼和微笑,让学困生得到了充分的自信,创设了一种民主、平等、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学生均获得了不同层次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尤其在每个环节和内容的处理上,始终能够面向全体学生,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

神。在这节课上,学生的发言人数40人次之多,占全班人数的70%。

(四)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创造才能。整节课,从新课导入到阅读课文,再到对文章内容感悟乃至课外的延伸,我始终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问题设计和内容要求都富有情趣,适时而适当地鼓励和激励性评价,使学生始终兴趣盎然而又充满成就感。

在我的引导下,学生有自己独到的理解,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五)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对于《甜甜的泥土》这样浅易的文章,让学生在预习中运用工具书自学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在听读中感知课文内容、梳理情节;在细读中感悟人物形象;在角色朗读中感受伟大的母爱;在交流合作中领会文章主旨、了解文章写法。进一步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这样的设计,给了学生很大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空间,避免了以我的思维代替学生思维的现象发生。

【他评】

这是一节真正精彩起来的语文课。

精彩在好的教学前提。让学生“发现美,感受爱”,以此为牵引,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情感,且贯穿课的始终,使教学活动有了顺畅的链接。文本如一座矿藏,只要我们充分去挖掘,一定可以挖到金子。在挖掘中学生确有发现和感悟。

学生发现了文章的线索,发现了小亮生活的不幸,发现了小亮的善良,发现了小小说的写作特色等;他们感受到了妈妈的爱子深情,感受到了我们的身边处处充满爱,感受了生活中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等。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教育范文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2课《甜甜的泥土》教案 苏教版(2)在线全文阅读。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2课《甜甜的泥土》教案 苏教版(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fanwen/128890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