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中国教育史考研强化模拟题(一) (2)
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中国教育史考研强化模拟题(二) (22)
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中国教育史考研强化模拟题(三) (41)
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中国教育史考研强化模拟题(四) (61)
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中国教育史考研强化模拟题(五) (79)
第1 页,共97 页
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
中国教育史考研强化模拟题(一)
说明:①本资料为VIP学员内部使用,严格按照2017考研专业课大纲及历年常考题型出题。————————————————————————————————————————一、单选题
1.根据阿特金森的研究,在面临不同难度的任务时,成就动机高者一般会选择的任务难度是()
A.最高
B.最低
C.中等
D.最高或最低
【答案】C
【解析】根据动机在个体的动机系统中所占的强度,可以将个体分为力求成功者和避免失败者。力求成功者的目的是获取成就,所以他们会选择有所成就的任务,而成功概率为50%的任务是他们最有可能选择的,因为这种任务能给他们提供最大的现实挑战,有助于他们通过努力来提高自尊心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当他们面对完全不可能成功或稳操胜券的任务时,动机水平反而会下降。相反,避免失败者则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如果成功的机率大约是50%时,他们会回避这项任务,以防止自尊心受损和产生心理烦恼。而选择容易的任务可以保证成功,使自己免遭失败;而选择极其困难的任务,即使失败,也可以找到适当的借口,得到自己和他人的原谅,从而减少失败感。成功概率是50%的事情,也就是中等概率。因此,答案选C。
2.诸子百家中,被称之为“显学”的是()。
A.墨家
B.道家
C.农家
D.法家
【答案】A
3.1944年,英国政府通过的决定战后英国教育发展基本方针和政策的教育改革法案是()
A.《巴特勒法案》
B.《巴尔福教育祛》
C.《费舍教育法》
D.《福斯特教育法》
【答案】A
【解析】《巴特勒教育法》也称《1944年教育法》,由英国教育委员会主席巴特勒于1944年
第2 页,共97 页
提出,是英国教育制度发展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法令,它结束了战前英国教育制度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形成了初等教育互相衔接的初等教育制度,扩大了国民受教育的机会。法案确定了英国战后教育发展的基本方针和政策,对英国战后教育发展的基本方针和政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费舍教育法》于1918年颁布,主张废除初等学校的学费制等,它的颁布对于英国初等义务教育的普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巴尔福教育法》于1902年颁布,该法主张设立地方教育局,赋予地方教育局兴办和资助中等学校等权利。《福斯特教育法》于1870年颁布,该法案要求对5-12岁儿童实施强迫初等教育等,它的颁布极大地促进了英国初等教育的发展,标志着英国国民教育制度的正式形成。这就要求大家对法案的主要内容和法案的意义非常的熟悉和了解。
4.教育心理学作为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是()。
A.1877年卡普杰列夫的《教育心理学》
B.1886年霍普金斯的《教育心理学》
C.1899年詹姆斯的《对教师的谈话》
D.1903年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
【答案】D
【解析】本题是对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的考查。根据教育心理学发展历史的资料分析,1877年卡普杰列夫的《教育心理学》是世界上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但是其内容只是对与教育实践有关的心理学知识的总结,没有独立的理论体系。1886年霍普金斯的《教育心理学》和1899年詹姆斯的《对教师的谈话》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发展史上早期代表作,但它们同样只是介绍心理学原理在教育上的应用。1903年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首次建立了以实验为基础、以学习为中心的教育心理学体系,从而标志着教育心理学作为独立学科的建立。
5.20世纪20年代的“活教育”实验,是由哪位教育家主持的?()
A.黄炎培
B.晏阳初
C.梁漱溟
D.陈鹤琴
【答案】D
6.在教育宗旨问题上,梁启超主张通过教育培养()
A.政治家
B.学术人才
C.新国民
D.实业人才
【答案】C
【解析】此题是对中国近代维新派教育家及其代表人物教育思想的考查。梁启超的教育目的,
第3 页,共97 页
是培养“新国民”,梁启超认为,国家施行国民教育是为了“养成一种特色之国民”,这种特色的国民要求,有公德,国家思想、自由自治、进步、自尊、合群原理等品质。维新派教育家的思想贡献在于首先明确提出了普及教育的主张和培养具有时代人格精神的国民,这是他们区别于洋务派教育思想之处。
7.凯洛夫《教育学》曾对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产生过重大影响,其思想的主要特点是()。
A.用心理学解释教育学过程
B.强调教学过程最优化
C.强调知识的系统学习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D.重视智力发展和创造性培养
【答案】C
【解析】凯洛夫的《教育学》基本吸收了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其主要特点是重视智育在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法国大革命时期教育改革计划所体现的教育观念是()
A.建立国家教育制度
B.人人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
C.教育内容的世俗化
D.教育实施的终身化
【答案】D
【解析】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教育变革彻底摧毁了封建等级教育制度,逐步建立了近代教育制度。在整个19世纪,法国基本上保持着拿破仑一世建立的中央集权的教育体系。在法国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各派先后颁布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计划,这些教育计划不同程度的反映了资产阶级各派的共同愿望,其教育主张主要有:主张建立国家教育制度,倡导人人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要求实现教育内容的世俗化,科学化等。
9.在西方古代教育史上,提出教育目的在于实现个人的“灵魂转向”,主张“寓学习于游戏”、“学习即回忆”的教育家是()。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奥古斯丁
【答案】B
【解析】柏拉图认为灵魂在进入肉体前,就一直居住在理念世界里,并获得了关于理念的各种知识。但进入肉体以后,由于灵魂受到肉体的遮蔽就忘记了原来在理念世界里获得的知识,而获得知识的办法就是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回忆),学习即回忆。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使“灵魂转
第4 页,共97 页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知识文库2024年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311教育学专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