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高三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9题;共36
分)
1. (4分)下列关于某地(70°E,10°N)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有极昼极夜现象,但时间都不长
B . 有太阳直射现象,且一年中有2次直射机会
C . 属热带地区,但无太阳直射现象
D . 属于温带地区,得到的热量较少
2. (4分) (2018高二上·山东期末) 下图示意印度洋东部某火山岛,岛上分布有大面积的热带雨林。自19世纪下半叶该岛就开始了磷酸盐矿的开采。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图示岛屿()
A . 面积大约为300 km2
B . 位于板块消亡边界附近
C . 高原盆地相间分布
D . 水系呈向心状分布
(2)岛屿沿岸多悬崖峭壁,其形成原因是()
①海底火山喷发,形成岩石海岸
②火山活动,导致大陆板块上升
第1 页共15 页
③降水丰沛,河流侵蚀严重
④海浪侵蚀,形成海蚀地貌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3)关于该岛磷酸盐矿开发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A . 岛屿东北部临近港口和机场,便于磷酸盐运输
B . 开发磷酸盐矿,要特别注意对热带雨林的保护
C . 磷酸盐矿日趋枯竭,使经济发展面临巨大挑战
D . 废矿石中细小物质随风漂移,易造成大气污染
3. (4分) (2019高二上·麻江期末) 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称为有效辐射。读图可知,关于甲、乙、丙三地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由甲地向乙地急剧增加
B . 由乙地向丙地急剧增加
C . 由甲地向丙地逐渐减少
D . 由丙地向乙地逐渐减少
4. (4分)(2016·六安模拟)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在适应坏境交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下列城市中,适宜建设海绵城市的是()
第2 页共15 页
A . 乌鲁木齐
B . 拉萨
C . 天津
D . 兰州
5. (4分)(2016·苏州模拟) 下图为“澳大利亚海平面气压分布变化图(单位:百帕)”,图中乙地风向的
变化最可能是()
A . 东南风转为东北风
B . 西南风转为东南风
C . 东北风转为东南风
D . 东北风转为西北风
6. (4分)下图为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示意图。完成题
第3 页共15 页
(1)
从水循环的过程中和地理意义看,伏尔加河()
①流域内总体上蒸发旺盛②流域的部分降水源自西风带
③河水主要参与陆地循环④使东欧平原总体趋于高低不平
⑤促进里海的水分和热量平衡
A . ①②④
B . ①③⑤
C . ②③⑤
D . ②④⑤
(2)
图中所示石油、天然气()
A . 与伏尔加河水能的能量来源不同
B . 直接形成于伏尔加河的沉积作用
C . 开发得益于伏尔加河水资源丰富
D . 输出主要通过伏尔加河运西欧
第4 页共15 页
7. (4分) (2013高一上·河西期中) 形成大气三圈环流的主要因素是()
①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
②地转偏向力
③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④地势高低不同.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8. (4分) (2016高一上·广东期末) 根据下图完成下面问题:
(1)
上图箭头所表示的洋流为()
A . 南半球寒流
B . 南半球暖流
C . 北半球寒流
D . 北半球暖流
(2)
如果是太平洋海区,则这支洋流的名称是()
A . 加利福尼亚寒流
第5 页共15 页
B . 东澳大利亚暖流
C . 秘鲁寒流
D . 日本暖流
9. (4分) (2018高一下·江津期末) 下图为某山峰植被垂直带谱,完成下面小题。
(1)该山峰可能位于()
A . 阴山山脉
B . 安第斯山脉南段
C . 天山山脉
D . 阿尔卑斯山脉
(2)该山峰针叶林只分布在北坡的原因是北坡()
A . 热量高于南坡
B . 降水多于南坡
C . 光照多于南坡
D . 海拔低于南坡
二、多选题 (共4题;共24分)
10. (6分)(2019·通州模拟) 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及其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第6 页共15 页
(1)图示河流()
A . 发源地海拔在2400米以上
B . 径流量季节变化不明显
C . 流向大致为自东向西
D . 流程长,流速快
(2)图中比花岗岩岩石年龄老的沉积岩是()
A . ②
B . ③
C . ④
D . ⑤
11. (6分) (2015高一上·扬州期末) 图为“世界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1)由图可知,世界洋流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A . 北半球中低纬大洋环流呈逆时针运动
B . 南半球中低纬大洋环流呈顺时针运动
第7 页共15 页
C . 中低纬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D . 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2)图中世界著名渔场成因的正确叙述是()
A . 甲处寒暖流交汇区,饵料丰富
B . 乙处暖流流经,海水温暖
C . 丙处不受洋流影响,风平浪静
D . 丁处寒流流经,冷水上泛
12. (6分)(2016·苏州模拟)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关于图示地区地质作用先后顺序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岩浆岩的形成早于沉积岩的形成
B . 沉积岩的形成早于断层的形成
C . 沉积物的形成晚于喷出岩的形成
D . 褶皱的形成晚于断层的形成
13. (6分)(2016·徐州模拟) 下图为某地区示意图。读图,图示沿海地区气候干旱,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第8 页共15 页
A . 洋流
B . 地形
C . 海陆位置
D . 大气环流
三、综合题 (共5题;共70分)
14. (12分) (2018高三上·台州月考) 依据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6年11月17日至23日,习近平主席再次走进拉美,对厄瓜多尔、秘鲁、智利进行国事访问。22日到达A城(70°W)进行国事访问,该国总统在当地时间下午4时30分为习近平主席举行欢迎仪式。
材料二:左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图,右上图为MN沿线不同地质时期地形变化示意图,右下图为C地多年平均气候资料图。
(1)结合右上图地形的变化,分析P地易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
(2)运用大气的热力作用原理解释B地有城市分布的原因。
第9 页共15 页
(3)
分析C地气候特点对发展畜牧业的影响。
(4)习近平主席出访期间,比较A,B两城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大小;并画出A城所在国总统为习近平主席举行欢迎仪式时的光照图(标出晨线、昏线,并用阴影表示夜半球)。
15. (20分) (2019高一上·宣城期末)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地质构造是岩层受到 ________(东西或南北)方向的 ________(挤压或拉伸)力而形成的。
(2)从地貌形态来看,图中甲处是________ ,其成因是________ 。
(3)从地质构造来看,图中乙处是________ ;丙处是________ ,判断的依据是: ________
(4)图中在________处容易找到油气资源,在________处容易找到出露的泉水。
(5)假如在该地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选择在甲地还是丙地?为什么?
16. (7分)(2016·南京模拟) 胡焕庸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分界线,其附近也是我国生态环境的过渡带。读胡焕庸线位置图及我国东部沿海与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变化比较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10 页共15 页
(1)
该线的东北段大致与中国哪些自然地理分界线基本吻合?
(2)
该线西南段生态环境过渡带比较狭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
高黎贡山素有“世界物种基因库”、“生命的避难所”等美称,简述其原因(4)
分析2000年与1990年东西部人口密度变化的原因。
17. (16分) (2013高一上·宜昌期末) 读太阳大气结构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太阳大气层的圈层结构图中.
①为________,②为________,③为________.
(2)图示②圈层中的太阳活动类型是________.
第11 页共15 页
(
3)简要说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8. (15分) (2016高一上·怀柔期末) 读“古丝绸之路示意图”。完成各题。
(1)
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属于________气候,塑造当地地表景观的主要外力是________。形成这种气候特征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从以下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的)。
A.深居内陆,距海远B.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C.河、湖的水量较少D.植被以荒漠草原为主
(2)
古丝绸之路从祁连山北侧的河西走廊经过,按自然带地带性规律推断,该区域应是温带草原带和________(自然带),但该地出现绿洲,这属于地理环境地域差异的________现象。沿图中古丝绸之路方向,自然景观的变化主要体现了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
(3)
图中聚落主要沿________、________分布,简要分析原因________。
第12 页共15 页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9题;共36分)
1-1、
2-1、
2-2、
2-3、
3-1、
4-1、
5-1、
6-1、
6-2、
7-1、
8-1、
8-2、
9-1、
9-2、
二、多选题 (共4题;共24分)
10-1、
第13 页共15 页
10-2、
11-1、
11-2、
12-1、
13-1、
三、综合题 (共5题;共70分)
14-1、
14-2、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知识文库辽宁省沈阳市高三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