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必读:1-2年级,塑造孩子一生的关键(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7-26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章1~2年级,孩子进入学习生涯的关键期一、1年级,家长要帮助孩子顺利走过“幼小衔…

在生活中,我常常会听到很多一年级孩子的家长这样抱怨:“我家孩子都上一年级了,整天就知道玩,一点学习的意识都没有!”听到家长这种无可奈何的抱怨,我真替他们的孩子担心。因为对于这些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家长的这种抱

怨根本就不会起积极作用,相反,它还会促使孩子对学习的反感态度真来越强烈。

其实,作为从教多年的小学老师,我知道,伴随着孩子进入一年级,家长们的抱怨并不仅限于“孩子不懂得学习”,他们还会抱怨,孩子没有规矩意识、注意力集中时间差、没有时间观念……当然,伴随着这些抱怨,家长们几乎每时每刻都在为孩子担心。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家长就做出了这样一个总结:孩子越大,家长就越来越累心。

其实,这些家长之所以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因为他们根本不了解一年级孩子的特点。正是因为他们对孩子缺乏必要的了解,他们才会感觉到累心。事实上,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之所以会出现上述家长们所抱怨的那些缺点,是因为他们正处在一个特殊的时期——“幼小衔接期”。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大多数处在“幼小衔接期”的孩子,必然会出现上述家长们所抱怨的缺点。

所谓“幼小衔接期”,是指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这一段时期的统称,时间跨度大致为孩子从幼儿园大班到小学一年级这段时期。但因为幼儿园和小学在教学内容及教学体系上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所以,当孩子进入小学后,便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很不适应的状态。例如,就让上述家长们所抱怨的那样,很多孩子不适应小学那种天天学习模式,仍然怀念幼儿园的生活,仍然把“玩”当作自己的主要任务。在这里,我们不妨把一年级孩子们的这种不适应,称作“幼小衔接期现象”。

在多年的从教生涯中,我对一年级孩子所表现出来的这种“幼小衔接期现象”也进行过一定的研究。我发现,在“幼小衔接期”,几乎每个孩子都会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爱玩。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遇到过这样一种情况:

在一年级的孩子中,不管是女生还是男生,他们偶尔会出现尿裤子的情况。我经常会关切地询问这些孩子:“你的心中有害怕的事情吗?”因为我觉得恐惧心理很容易使孩子小便失禁。或者这样问他们:“你们是不是不知道厕所在哪里?”

但在我的询问下,这些尿裤子的孩子几乎都给了我一个相同的答案,而这个答案几乎令我跌破眼睛。这些孩子不好意思地这样对我说:“老师,我太忙了,有好多有意识的游戏等着我去玩,所以,我忙得连上厕所的时间都了,实在憋不住就尿裤子了。”

听到这样的理由,大多数的家长一定会以及孩子在跟我开玩笑,但我要知道家长们的是,这些孩子说得都是实话,而且是心里话。

一年级的孩子的确爱玩,因为他们刚刚从幼儿园走过,他们还没有完全摆脱那种幼儿园心态,所以他们仍然把“玩”当作他们的主要任务。虽然一年级的孩子的主要任务应该转到学习上来了,但他们的绝大部分心思仍然被“玩”所占据。

另外,这些一年级的孩子之所以这样爱玩,与他们所处的年龄段也有很大的关系。一年级的孩子几乎都处在6、7岁这一阶段,对于这一阶段的孩子来说,他们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他们已经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并且感觉到了他们的周围是一个充满新鲜感的大环境。所以,在这一阶段,孩子会产生很强的探索欲望,而这种探索欲望在他们生活中的主要表现就是——时刻都想着去探索他们周围的世界,以及做那些永远也做不完的游戏。

第一章1~2年级,孩子进入学习生涯的关键期一、1年级,家长要帮助孩子顺利走过“幼小衔…

所以,就像上述事例中那些孩子们所说的,他们真的很忙,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和游戏,使他们几乎都没有了上厕所的时间。

在我所教过的学生中,也不乏有一些做出一定成绩的优秀者。我曾有意识地请他们回忆在一年级时发生的一些事情。但他们所回忆出的内容几乎都大同小异:“我好像不记得自己在一年级学习和听课的一些细节了,但我对那时候所玩得游戏却记忆犹新。”

是的,这所有的一切都已证明这样一个事实,“爱玩”是一年级孩子最主要的特点。我们也可以这样说,这一特点是由他们正处在“幼小衔接期”这一阶段所决定的。所以,这时家长们就应该明白,为什么自己的那些抱怨对一年级的孩子不起作用了。

2.在情感上排斥老师或学校。

从幼儿园到小学,老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几乎所有的幼儿园都倡导“保重并重”的观念,也就是说,幼儿园的老师有两种身份,她们既是老师,又是保姆。所以,在幼儿园中,孩子们总能受到老师无微不至的照顾,而且即使老师所教的知道孩子不能完全掌握,老师也不会怪孩子,更不会责备他们。因为在幼儿园老师的观念中,孩子的安全和快乐是首要的,学习是次要的。所以,大多数孩子都会把幼儿园老师当作是自己的“第二位妈妈”。

但在小学中,老师的身份是很单一的,他们不会特殊照顾任何一名学生,因为小学老师还有一个重要任务,那就是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另外,小学老师与幼儿园老师的观念也是完全不同的,虽然小学老师也十分注重快乐教育,但他们总会把孩子们的学习效果放在首位。因此,在大多数孩子们的心目中,小学老师的形象是严厉的、不近人情的,所以,大多数的一年级孩子都会惧怕老师,从而也会从情感上排斥老师。

另外,在孩子进入小学之前,家长对孩子的一些错误教育,常常在无意识地恶化学校和老师的形象,这往往使孩子在入学之前就对学校和老师存在一定的排斥感。

例如,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家长这样教育孩子:

“看你上学后还敢这样顽皮吗,你再敢这样顽皮,老师就会打你屁股!”

“你再不听话,我就把你送到学校,让老师来管你!”

“你要好好学习,不然老师会不喜欢你的!”

……

也许家长们是想通过这些语言来赢得孩子们的合作,但家长们也应该注意的是,这些年龄尚小孩子们的心灵是非常脆弱和敏感的,他们时常会捕捉生活中那些对自己不利的信息。当他们听说老师要比家长严厉时,在入学之前,他们就已经在心中勾画好了老师的形象:一个使劲挥动着教鞭、恶狠狠地教训学生的形象。在这个时刻,孩子在心中已经做好了排斥学校和老师的准备。

当然,当孩子入学后,他们会发现学校的老师就是不像幼儿园的老师那样亲切,而且每当他们做错事情时,学校的老师还会严厉地批评他们。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对学校和老师的不满或排斥情绪就会达到极点,这不仅会大大延长他们对小学的适应时间,而且严重时还会促使他们产生厌学情绪。

3.总会表现出不自信。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

在新生入学一个月后,我在一个一年级的班级中宣布了这样一件事情:“下午我们班级要举行一个小型的联欢会,听说你们都是多才多艺的孩子,谁愿意在联欢会上给大家表演节目呀?愿意表演的同学请举手。”当我把这些话说完后,我发现大多数的孩子都低下了头,而举手的只有两三个同学。

第一章1~2年级,孩子进入学习生涯的关键期一、1年级,家长要帮助孩子顺利走过“幼小衔…

当我把同样的话在二年级的一个班级里说完后,这个班级都沸腾起来,很多孩子一边兴奋地举着手,一边小声地跟旁边的同学分享自己将要表演什么节目。

按常理来说,一年级的孩子刚刚从幼儿园走过,表演节目他们最拿手。但他们之所以不敢举手,是因为他们没有集体归属感。那些二年级的孩子之所以会踊跃地举手,是因为在一年的小学生活中,他们已经融入了周围的人际环境中,他们愿意让老师和同学们更深刻地认识自己。

但对于这些入学仅仅只有一个月的孩子来说,他们周围的生活环境以及人际环境都是陌生的。在这种陌生的环境中,他们常常会被一种不安全感包围,所以,他们保护自己的最好手段就是沉默。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不愿意表演节目是很正常

的。

当然,促使这种现象产生的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大多数的一年级孩子大多都不自信。而他们的这种不自信往往也是由于受到“幼小衔接期”的影响。有很多教育资料显示,处于“幼小衔接期”的孩子之所以会表现得不自信,绝大部分原因是由于他们能力发展水平低而造成的。例如,对于刚刚入学的这些孩子们来说,由于他们的手部肌肉锻炼不够,动手能力不够,所以可能会一时之间无法适应小学书写的需要;又如,由于这一年龄段孩子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低下,所以他们很可能会对符号学习感到困难……如此众多的困难会使这些刚刚入学的孩子一点点丧失信心,所以,在这种不自信心态的影响下,他们只得用沉默和低头回应老师的提问。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做,才能帮助这些一年级的孩子弥补他们身上的缺点,从而使他们顺利地渡过“幼小衔接期”呢?

以下是我总结的帮助孩子走好“幼小衔接”的三个步骤,家长们可以借鉴:

方法一:让孩子在情感上接受小学——走好“幼小衔接”第一步

在孩子入学之前,相信家长们都会采用很多方法来激发孩子的入学愿望。例如,告诉孩子:成为一名小学生是一件非常值得骄傲的事情;告诉他们,进入学校之后,他们会变得像老师那样渊博……又如,家长们会给孩子讲红领巾的来历,以及它所代表的涵义,以增强孩子成为小学生的自豪感和神圣感。

不可否认,家长们对孩子这种入学欲望的激发,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唤起孩子上学的热情,使他们对学校充满积极的期待。

其实,每个孩子在入学之前,受家长或周围人的影响,他们自己都会在心中勾画学校和老师的形象。如果在孩子入学之前,家长对他们进入了正确的入学欲望的激发,那在他们心中,学校和老师都是美好的,他们就会对小学生活充满积极的期待。当然,也有些家长在无意识之中恶化了学校和老师的形象,那孩子只能是抱着恐惧感和排斥感去面对小学生活。

但不管孩子对学校的印象是积极的期待,还是消极的排斥,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孩子的真实感受。著名教育学家皮亚杰指出:只有孩子参加到具体的活动中去,他们才能获得真知,才能对自己之前的想法给予证实或否定。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行业范文家长必读:1-2年级,塑造孩子一生的关键(2)在线全文阅读。

家长必读:1-2年级,塑造孩子一生的关键(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fanwen/129826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