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固定电荷量为+Q 、-Q 的点电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将试探电荷+q 从C 点移到D 点,电场力做正功,试探电荷+q 的电势能降低
B .将试探电荷-q 从M 点移到N 点,电场力不做功,试探电荷-q 的电势能不变
C .C 、
D 两点的电场强度相等
D .N 点的电场强度方向平行AB 且跟CD 垂直
21.如图所示,倾斜的传动带以恒定的速度v 2向上运动,一个小物块以初速度v 1从底端冲上传动带,且
v 1大于v 2,小物块从传动带底端到达顶端的过程中一直做减速运动,则 A .小物块到达顶端的速度可能等于零 B .小物块到达顶端的速度不可能等于v 2 C .小物块的机械能一直在减小 D .小物块所受的合外力一直做负功
非选择题 共14题,共174分。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
I I I
I I
I
M
N
嫦娥 三号
- 6 - 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11题,共129分)
22.(6分)
如图为“测量弹簧劲度系数”的实验装置图,弹簧的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下端
装有指针及挂钩,指针恰好指向一把竖直立起的毫米刻度尺。现在测得在挂钩上挂上
一定数量钩码时指针在刻度尺上的读数如下表:
已知所有钩码的质量可认为相同且为m 0=50g ,当地重力加速度g =9.8m/s 2。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根据表格数据计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k =_____________N/m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考虑到在没有挂钩码时弹簧自身有重量,测量的劲度系数与真实值相比较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没有影响)。
23.(9分)
现有一块灵敏电流计A 1,量程为200 μA ,内阻约为1kΩ,要精确
测出其内阻R g ,提供的器材有:
电流表A 2 (量程为1 mA ,内阻r =50 Ω);
滑动变阻器R (阻值范围为0~30 Ω);
定值电阻R 1(阻值R 1=100 Ω);
定值电阻R 2(阻值R 2=3kΩ)
电源
E (电动势约为4.5 V ,内阻很小);
单刀单掷开关S 一个,导线若干。
(1)请利用上述所有..
器材,设计出合理的、便于多次测量的实验电路图,并保证各电表的示数超过其量程的13,将电路图画在题中的虚线框中。
(2)在所测量的数据中选一组,用测量量和已知量来计算G 表的内阻,表达式为R g =________,表达式中各符号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4分)
如图,可看作质点的小物块放在长木板正中间,已知长木板质量为M =4kg ,长度为L =2m ,小物块质量为m =1kg ,长木板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两物体皆静止。现在用一
大小为F 的水平恒力作用于小物块上,发现只有当F 超过2.5N 时,
才能让两物体间产生相对滑动。设两物体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等
于滑动摩擦力大小,重力加速度g=10m/s 2,试求:
(1)小物块和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2)若一开始力F 就作用在长木板上,且F =12N ,则小物块经过多长时间从长木板上掉下?
m F
- 7 -
25.(18分)
如图在xoy 平面内有平行于x 轴的两个足够大的荧光屏M 、N ,它们的位置分别满足y=l 和y=0,两屏之间为真空区域。在坐标原点O 有一放射源不断沿y 轴正方向向真空区域内发射带电粒子,已知带电粒子有两种。为探索两种粒子的具体情况,我们可以在真空区域内控制一个匀强电场和一个匀强磁场,电场的场强为E ,方向与x 轴平行,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 ,方向垂直于xoy 平面。
试验结果如下:如果让电场和磁场同时存在,我们发现粒子束完全没有偏转,仅在M 屏上有一个亮点,其位置在S( 0 , l );
如果只让磁场存在,我们发现仅在N 屏上出现了两个亮点,位置分别为P( -2l , 0 )、Q( 1
2l ,0 ),由此我们可以将两种粒子分别叫做P 粒子和Q 粒子。已知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和粒子重力可以忽略不计,试求(坐标结果只能用l 表达):
(1)如果只让磁场存在,但将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减为B 1= 1
2B ,请计算荧光屏上出现的所有亮点的位置坐标;
(2)如果只让电场存在,请计算荧光屏上出现的所有亮点的位置坐标;
(3)如果只让磁场存在,当将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变为B 2= kB 时,两种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相等,求k 的数值。
26.(14分)
重铬酸钾是工业生产和实验室的重要氧化剂,工业上常用铬铁矿(主要成份为FeO·Cr 2O 3,以及SiO 2、Al 2O 3等杂质)为原料生产,实验室模拟工业法用铬铁矿制K 2Cr 2O 7的主要工艺如下:
反应器中主要发生的反应为:
Ⅰ.FeO·
Cr 2O 3+NaOH +KClO 3→Na 2CrO 4+Fe 2O 3+H 2O+KCl (未配平) Ⅱ.Na 2CO 3+SiO 2 Δ Na 2SiO 3+CO 2↑ Ⅲ.Al 2O 3+2NaOH Δ 2NaAlO 2+H 2O
③
④
⑤
- 8 - 在步骤③中将溶液pH 调节到7~8可以将SiO 32-和AlO 2-
转化为相应的沉淀除去。
(1)在反应Ⅰ中氧化剂是________,若有245g KClO 3 参加反应,则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_____。
(2)反应器中生成的Fe 2O 3又可和Na 2CO 3反应得到一种摩尔质量为111g/mol 的化合物,能强烈水解,在操作②生成沉淀而除去,写出生成该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④目的是将CrO 42-转化为Cr 2O 72-,其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选用合适的方法进一步提纯粗产品重铬酸钾__________(填字母)
A .重结晶
B .萃取分液
C .蒸馏
(5)分析产品中K 2Cr 2O 7的纯度是利用硫酸酸化的K 2Cr 2O 7将KI 氧化成I 2,然后利用相关物质测出I 2的量从而获得K 2Cr 2O 7的量,写出酸化的K 2Cr 2O 7与KI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4分)
中科院大气研究所研究员张仁健课题组与同行合作,对北
京地区PM2.5化学组成及来源的季节变化研究发现,北京
PM2.5有6个重要来源,其中,汽车尾气和燃煤分别占4%、18%
(1)用于净化汽车尾气的反应为:
2(g)+N 2(g),已知该反应在570K 时的
平衡常数为1×1059,但反应速率极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__
A .装有尾气净化装置的汽车排出的气体中不再含有NO 或CO
B .提高尾气净化效率的常用方法是升高温度
C .增大压强,上述平衡右移,故实际操作中可通过增压的方式提高其净化效率
D .提高尾气净化效率的最佳途径是使用高效催化剂
(2)CO 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很大,CO 治理问题属于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镍与C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g),镍与CO 反应会造成镍催化剂中毒。为防止镍催化剂中毒,工业上常用SO 2除去CO ,生成物为S 和CO 2。已知相关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则用SO 2除去CO 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H 3催化还原氮氧化物(SCR )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烟气氮氧化物脱除技术。发生的化学反应是:2NH 3(g)+NO(g)+NO 2(g)2N 2(g)+3H 2O(g)△H <0。为提高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任意填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
催化剂
- 9 -
(4)利用ClO 2 氧化氮氧化物反应过程如下:
NO ClO 2 反应Ⅰ
NO 2 Na 2SO 3水溶液
反应Ⅱ
N 2 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是2NO+ClO 2+H 2O ═NO 2+HNO 3+2HCl ,反应Ⅱ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若有11.2L N 2生成(标准状况),共消耗NO _________________ g 。
(1)仪器a 的名称为____________;仪器b 中可选择的试剂为(任意填一种)_____________。 (2)实验中,装置C 中黑色CuO 粉末全部转化为红色固体(已知Cu 2O 也为红色固体),量气管中有无色无味的气体。实验前称取黑色CuO 80g ,实验后得到红色固体质量为68g 。则红色固体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
(3)E 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F 中读取气体体积前,应对装置F 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若无此操作,而F 中左边液面低于右边液面,会导致读取的气体体积________ (填“偏大”或“偏小”或“无影响”);图中量气管可由________ (请选择字母填空:A .酸式滴定管,B .碱式滴定管)改装而成。
(5)要想测得氨气分子中氮、氢原子个数比,实验中应至少测量或读取哪些数据________。 A .B 装置实验前后质量差mg ; B .F 装置实验前后液面差VL C .D 装置实验前后质量差mg ; D .E 装置实验前后质量差mg ;
29.(10分)
某种阴生植物的根茎可作中药,有重要经济价值。下表为不同遮光处理对其光合作用影响的结果。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 10 -
)适当遮光处理,叶绿素含量会增加,叶片对 光的吸收能力显著增强。(2)遮光比例为90%时,植物叶肉细胞中产生[H ]的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对植物体内所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来说,叶绿体消耗的CO 2量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细胞呼吸产生的CO 2量。
(3)遮光比例为0时的植株干重小于遮光比例为10%时,可能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暗反应减弱。
(4)叶绿素a/b 的值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作为该植物利用光能的判断指标,理由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忽略遮光处理对细胞呼吸的影响)。
30.(10分)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行业范文湖北省八校202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