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4.“四座山来山对山,四个川来川对川,四个日字连环套,四个口字紧相连。”这一字谜的谜底是( )。
A. 日
B. 月 C.山 D.田
5.“春风又( )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括号里填的字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过 B.绿 C.吹 D.到
6.下列各句中和“海阔凭鱼跃”对仗最工整的一项是( )。
A.天高任鸟飞 B.更上一层楼 C.春来发几枝 D.散作满河星
7.下列不是我国古代书法家的一位是( )。
A.王羲之 B.赵孟频 C.颜真卿 D.鲁迅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骨文是我们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
B.小篆是我国最早的统一的文字。
C.金文是汉字发展史上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D.南北朝之后,楷书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字体,一直通行至今。
五、阅读实践。(44分)
(一)(12分)
[材料一]接触繁体字途径调查
[材料二]一组汉字
[材料三]汉字的发展总体上呈简化趋势,在稳定使用两千余年后,汉字再次迎来了变革,1956年,中国开始推广简化字。1971年,联合国正式的中文文件改为简体字,但简体字和繁体字长期并存于联合国工作文件。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实施,中国正式立法推广简体汉字,并提倡妥善
处理繁体字使用问题。2005年,美国主流报纸开始出现简体汉字。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由于不同国家使用的中文简体字各有差异,标准的中文部分使用的是繁体字,该标准目前为我国政府承认。近年,不断传出让汉字回归繁体字的声音,有两会代表提交了《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的提案》;台湾网友倡议两岸合作开展繁体字申遗工作;新加坡政府在推进简化字的同时,积极鼓励年轻人学会认繁体字。
l.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5分)
(l)材料一说明繁体字在古建筑和字画中较少出现。 ( )
(2)材料二有五组繁体字和一组简体字,说明汉字的简化有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 ( )
(3)材料二中繁体字占多数,说明繁体字有着久远的文化底蕴。 ( )
(4)从材料三可知,国际正式中文文件、主流媒体和重要标准统一使用简体字。 ( )
(5)材料三列举了1956、1971、2001、2005、2007等年份,既体现了推广简体字的时间跨度之长,也表明了作者中立客观的态度。 ( ) 2.材料二包括篆、隶、楷、行、草五种字体,其中隶书字形宽扁,长横书写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以下属于隶书的一项是( )。(1分)
3.有人主张让汉字回归繁体字,你怎么看?理由是什么?(3分)
4.从这三则材料中,你读懂了什么?请结合材料说一说。(3分)
(二)(16分)
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经典的民族符号。随着计算机键盘文字录入技术对传统汉字书写的冲击,以及应试教育模式对学生汉字书写教育发展空间的挤压,中小学生汉字书写教育状况堪忧。
[材料一]调查发现,目前中小学生汉字书写能力严重下降。学生作业中漏字、错别字、异体字等现象经常出现。在书写时,很多学生常常提笔忘字;在写出的汉字中.还存在笔画、笔顺错误的现象。平均每个小学生的错字率为4.29%。
[材料二]中小学生汉字书写姿势不规范现象相当普遍。不规范的书写姿势主要集中在握笔姿势和书写体态两个方面:一是很多学生的握笔姿势是大拇指包扣式、拇指内侧贴夹武、指尖捏笔式等错误姿势。二是很多学生在书写过程中,身体或是头部严重左倾,有的身体严重前倾,几乎趴在桌子上。据统计,中小学生书写姿势不规范的比例超过九成。不规范的书写姿势,将直接或间接导致中小学生近视率、脊柱弯曲率的大幅上升。
1.提取信息。从以上两则材料中可以发现,当前中小学生汉字书写教育状况堪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二是汉字书写姿势不规范现象相当普遍。汉字书写不规范的姿势主要集中在和两个方面。(6分)
2.形成解释。从材料中可知,造成当前中小学生汉字书写教育堪忧状况的原因主要是:,。学生不规范的书写姿势将会导致。(6分)
3. 整体概括。根据上面的文字概括一个标题:。(2分)
4. 做出评价。为了改变当前中小学生汉字书写教育堪忧的状况,有人建议在中小学课堂中落实写字教育课;有人建议设立“汉字书写文化节”……我的建议是:
。(2分)
(三)汉字与中国心(16分)
王蒙
1998年春在美国纽约,一位美国青年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那么强?”
我戏答曰:“第一,我们都吃中餐;第二,我们都讲中文、用汉字。”
汉字,确实是人类一绝。其形声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汉字整齐叉灵动,特别适合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华、神州、大地、海内、天涯、芳草、知己……都能使受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难已,这是通过翻译稿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
最能体现汉字这些特点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一个中国的孩子,甚至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能够背诵许多的古典诗词了。过年时吟“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雨时吟“清明时节雨纷纷”;中秋时吟“明月几时有”;送别时吟“劝君曼尽一杯酒”;喜悦时呤“漫卷诗书喜欲狂”;慷慨时吟“大江东去”;激越时吟“凭栏处,潇潇雨歇”……古典诗词已经规定了、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
我曾经对文字改革持激烈的反对态度。现在,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的。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2分)
(l)戏答:
(2)心潮难已:
2.读短文,完成练习。(4分)
(1)汉字的特点是什么?请用“——”画出相关的句子。
(2)古典诗词对中国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请用“”画出相关的句子。
3.为什么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的?(2分)
4.根据你对短文的理解,说一说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会那么强。(2分)
5.文中提到的“大地、海内、天涯、知己”分别指什么?(4分)
(1)大地: (2)海内:
(3)天涯: (4)知己:
6.把下列名句补充完整。(2分)
(1)明月几时有?。
(2) ,凭栏处,潇潇雨歇。
六、学写研究报告。
你姓什么?对于你的姓氏,你有哪些了解?请仿照《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写一份研究报告。
参考答案第三单元测试卷
第四单元测试卷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姓名:
得分:
五年级语文(下)
(部编版)
【新教材】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行业范文2024-2025部编人教版小学5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套测评试卷(含答案)(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