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①不正确C
60
为分子晶体,熔化时不破坏化学键②3∶1③N>C>Si30
【解析】(1)①从K开始数数到Zn为12,核外电子排布式[Ar]3d104s2;③晶胞中含有X的个数=8×+6×=4,Zn的个数为4;结合Zn和X通过共价键结合可知该晶体属于原子晶体;(2)③Si最外层电子数为4,与3个硅原子形成3个σ键,还余1个电子与3个硅原子其中的一个形成π键,所以一个硅原子形成的π键为个,一个Si
60
分子中含有60个Si原子形成30个π键
7.已知A、B、C、D、E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原子所处的周期数、族序数都与其原子序数相等;B原子核外电子有6种不同的运动状态;D原子L电子层上有2对成对电子;E+原子核外有3层电子且各层均处于全满状态。
请填写下列空白。
(1)E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2)B 、C 、D 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数值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填元素符号),其原因为 。
(3)B 2A 4是重要的基本石油化工原料。B 2A 4分子中B 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 ;1 mol B 2A 4分子中含 mol σ键。
(4)已知D 、E 能形成晶胞如下图所示的两种化合物,化合物的化学式,甲为 ,乙为 ;高温时,甲易转化为乙的原因为 。
【答案】(1)1s 22s 22p 63s 23p 63d 104s 1
(2)C (3)sp 2 5 (4)CuO Cu 2O Cu 2O 中Cu 的d 轨道为全充满状态,较稳定 【解析】A 为H;B 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为碳;由2p 2、2p 4,且B 原子为碳原子,可知D 只能为O 原子,C 只能为N 原子;E +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 22s 22p 63s 23p 63d 10,可知E 为Cu;(3)由CH 2CH 2可知一个乙烯分子中含有5个σ键;(4)甲中小黑点为4个,小白点8个顶点、4个棱、2个面心、1个体心,共4个;乙中小黑点为4个,小白点8个顶点、1个体心,共2个;所以甲表示CuO 、乙表示Cu 2O;找出CuO 、Cu 2O 的不同点,铜的价态不同,从核外电子排布式分析即可 8.决定物质性质的重要因素是物质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 (1)紫外光的光子所具有的能量约为399 kJ·mol -1。根据下表有关蛋白质分子中重要化学键的信息,说明人体长时间照射紫外光后皮肤易受伤害的原因: 。 组成蛋白质的最简单的氨基酸中的碳原子杂化类型是 。 (2)C 、—CH 3(甲基)、C 都是重要的有机反应中间体,有关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们均由甲烷去掉一个氢原子所得 B.它们互为等电子体,碳原子均采取sp 2杂化 C.C 与NH 3、H 3O +互为等电子体,几何构型均为三角锥形 D.C 中的碳原子采取sp 2杂化,所有原子均共面 E.两个—CH 3(甲基)或一个C 和一个C 结合均可得到CH 3CH 3 (3)金属阳离子含未成对电子越多,则磁性越强,磁记录性能越好。离子型氧化物V 2O 5和CrO 2中,适合作录音带磁粉原料的是 。 (4)某配合物的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其分子内不含有 (填序号)。 A.离子键 B.极性键 C.金属键 D.配位键 E.氢键 F.非极性键 【答案】(1)紫外光具有的能量比蛋白质分子中主要化学键C —C 、C —N 和C —S 的键能都大,紫 外光的能量足以使这些化学键断裂,从而破坏蛋白质分子 sp 2和sp 3 (2)CDE (3)CrO 2 (4)AC 【解析】(2)—CH 3(甲基)是甲烷去掉一个氢原子,而C 、C 是在—CH 3基础上失去、得到一个 电子形成的,其电子数分别为8、10,A 、B 选项均错;C 中的孤电子对数==1,所以C 、NH 3、H 3O +中的孤电子对数均为1,均形成3个σ键,均采用sp 3杂化,C 选项正确;C 中的孤电子对数==0,D 选项正确;(3)V 5+、Cr 4+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 22s 22p 63s 23p 6、[Ar]3d 2;(4)不属于离子化合物,更不属于金属晶体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行业范文2024届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3)练习卷(带解(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