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区分形近异义字
形近字在名句名篇中也比较常见,再加上读音又大多相同或相近,对学生有很大的迷惑性和误导性,因此在答题时应予以重视。
【即学即练】
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在《诗经·静女》中,对于“洵美且异”的荑草,男主人公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在《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伤感的句子是
- 1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贾谊在《过秦论》中,写六国攻秦,秦迎敌之后,六国的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3)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5.留心语句的顺序
有不少名句的语句顺序即使颠倒,意思也不会发生改变。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一部分学生往往只观其大略,不求甚解,把语句的顺序写颠倒,白白丢掉了分数。
【即学即练】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词人洒酒祭月,寄托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慨。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抒发江山依旧而英雄不再的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2)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6.留意具体的语境
对名句名篇的背诵,不应机械古板地死记硬背,而应联系上下文,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分析、品味和识记一些关键的词语,从而使得我们对名句既有感性的记忆,又有理性的思考。【即学即练】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赤壁赋》结尾处主客的精神实现了本质的飞跃:“______________”——忘记了空间;“__________”——忘记了时间,主客皆进入了豁达超然之“乐境”。
(2)《诗经·无衣》中,采用了重章叠句的形式,其中二、三章的结句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2)与子偕作与子偕行
7.留意句中的通假字
通假字虽和本字的意思一样,但在默写中,若把句中的通假字写成本字,也属于误写,是不能得分的。
- 1 -
【即学即练】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用比喻的手法,借助木头经过火烤变形之后,即使又晒干也无法复原的例子,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样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不复挺者,________________。”
(2)《过秦论》中描写陈涉起义之后,天下各路英雄豪杰响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虽有槁暴使之然也
(2)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知复习方法
诚然,识记名句名篇主要靠的是点滴积累,但在高三有限的复习时间里,多些方法,多些技巧,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1.加强关键字的确认
如: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加框的字就是关键字,因为它们反映了命题及默写的特点和规律:
①易写同音别字。如两个“蓝”易与“篮”混。
②易写通假错字。有时通假本字与通假字易混淆。如“(煣)”“有(又)”。
③易写错生僻难写字。如“槁”“砺”等。
④易丢掉或混淆语气助词。如“矣”等。
【即学即练】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在《登高》中以写景抒怀,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在《赤壁赋》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人生短暂、众生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曹操在《短歌行》中,通过比喻表现自己渴望多纳贤才的期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 -
答案:(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3)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2.关键字的记忆与正确书写
要避免书写上的错误,必须强化以下几个环节:
(1)领悟含意。对每个名篇,都要领悟其真正含意,特别是其中的关键字词。
(2)圈点强记。对名句名篇中的易混字、易错字,要用红笔圈点出来,以引起注意,重点把握。如“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中的“蜉蝣”“沧海”“粟”。
(3)边诵边写。考生在记忆时,可边背诵边用笔在草稿纸上写出上下句或句子中的关键字。
(4)不能把握的可用“复原语境,推断字形”法。面对补写名句名篇的题目,一定要关注句子出处,根据这个出处回忆相关篇目的具体语境,这对于关键字字形的准确判断至关重要。如果我们不能确定“潦倒新停浊酒杯”中的“停”的字形,就可以复原“登高”的情境,并明确被考查句子的大意——“诗人穷困潦倒,两鬓斑白,而近来困苦尤甚,连聊以解忧的浊酒都无奈断掉了”,进而可以判断字形,只能是“‘停’浊酒杯”,而不会是“亭”之类的字。
(5)规范书写。在书写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写潦草字,不写繁体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不添减笔画。
【即学即练】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陈情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采用乌鸦反哺的典故表达自己要赡养祖母终老。
(2)白居易《琵琶行》中,作者由琵琶女的经历想到自己,从而心生同病相怜之感,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叹。
(3)在《归去来兮辞并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作者回家路上的愉快心情。
答案:(1)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2)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3)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 1 -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知识文库最新高考语文复习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