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置作业] 实训营地
P81探究实践一、阅读回答
[板书设计]
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一)公有制为主体(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二、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适合我国国情
(二)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意义
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经济政治与社会》
[教学单元] 第5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目标:
理解市场经济的内涵,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能力目标:
能正确理解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能树立适应社会发展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学法、用法、守法,用法维护合法权益。
[教学重点、难点]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2、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教学方法]
引入实例法、自学阅读-讲授法、教师启发、引导,课上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教学过程设计]
第5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多媒体展示】: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学生讨论】:邓小平讲话说明了什么?
【教师讲评】:市场经济是资源的配置方式,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但市场经济所从属的社会制度是不同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与资本主义制度结合在一起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在一起的,那么与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相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有那些不同之处?即有哪些基本特征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课首案例】:
分小组讨论案例后边的习题:
1、东莞经济是如何崛起的?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东莞提供了哪些动力因素?
3、如何看待东莞在全球金融危机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学生积极投入讨论
一、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市场配置资源
1、什么是市场?商品交换的场所和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市场分两种
【多媒体展示】:各种商场集市的图片以及网络购物图,引导学生共同分析总结
有形市场——商品交换的固定场所,也叫狭义市场(举例说明)
无形市场——没有固定交易场所的市场(举例说明)
【想一想】:有市场存在是不是就可以称为市场经济?
【教师提问】:市场是如何配置资源的?
复习价值规律的作用?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的作用。
价格上涨获利增加生产扩大供过于求
供不应求生产缩小获利减少价格下降
2、市场经济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学习教材,归纳市场经济的内涵
市场经济是在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市场经济随着市场交换范围和交换内容的扩大,社会经济生活全面市场化,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在社会范围内得到了充分发展
【学生活动】:讨论思考: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比较有什么不同?
【教师点评】:
联系: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的产生前提,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区别:(1)产生时间不同。(2)含义不同。(3)作用领域不同。
3、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教师活动】:把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归纳总结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平等性:
(1)含义:是指市场经济活动参加者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是市场经济的前提。
(2)依据:价值规律要求等价交换
(3)要求:地位平等、交易平等
竞争性:
(1)含义:是指经济活动参加者之间存在着广泛的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准则
(2)原因:商品价格在竞争中形成,是商品交换进行的前提,
(3)认识:一分为二
【学生活动】讨论分析,交流认识
第一:积极方面: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必要条件:形成压力、提高效率、优胜劣汰、优化资源配置
第二:负面影响:盲目竞争导致资源浪费和垄断,从而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4)怎样开展竞争:坚持公平、合理;防止负面影响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知识文库中等职业学校《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案整理完整版(7)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