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桃
各位团友,大家请看道路左边,这里有“天下第一桃”桃园。石牌一带,气候宜人,土壤呈酸性,自古就为产桃之地,历史上多有诗文吟唱:“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桃花飞绿水,三月红江边”等等。但由于历史原因,历史上桃花盛开的美景,已名不符实了。三峡人家风景区在开发和建设中,成功的引进了北京农科院培育的优良品种——大富豪雪桃,栽植面积达10多亩。这种桃花花期长,花瓣大,花色鲜艳,挂果周期长,从春季开花至冬季采果,长达200天左右,桃果在生长期呈青、黄、玫瑰红三种颜色的神奇变换,令人惊叹!该桃果子大,平均单果重250克左右,最大的可达800克,因而被中国“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授誉为“天下第一桃”。该桃的另一独特之处是为反季节水果,春季开花直到冬季方可摘果,期间花开花落,颜色变化,桃果满枝又为峡江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
沿着石板路前行,穿过一片树林,十几栋高低错落有致的土屋出现在我们眼前,这就是山上人家了。屋上盖着石板瓦或小青瓦,墙上挂着蓑衣、斗笠、背篓,屋顶炊烟袅袅,四周鸣犬相闻,桔林掩映的田间不时传来野味十足的峡江情歌。随着脚步的移近,不知各位朋友有没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山上人家民居
各位朋友,这种独特的民居就是人们所说的“吊脚楼”,朋友们可能只从电视上见到过,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它。山上人家的这种“吊脚楼”,被现代建筑学家称为“杆栏式建筑”。峡江一带地势险峻,房屋多依山势而建,木质结构,房前屋后,竹林芭蕉簇拥。遇到高坎地势,则要立柱或筑墙,才能与正屋跑平合檐,故称“吊脚楼”。其独特之处是前低后高,侧面有走廊,后面有阳台,俗称“走马转角楼”。一般分为上下两层或三层,上层通风,干燥,防潮,是居室,下层是猪牛栏圈或堆放杂物,还可防止毒蛇猛兽侵袭。吊楼有大有小,一般人家为一栋4排扇3间屋,或6排扇5间屋,大户人家则7柱4骑,四合天井大院。吊楼上有绕楼的曲廊,曲廊还配有栏杆。由于临江,地势险要,一户人家的一套居子,往往有三四个层次,似台阶一样。步入山上人家,几步台阶,便把你引进一个个原始淳朴的屋子,进入屋子,穿过一道门,又一架台阶把你引入另一处居室,好像捉迷藏一样,回廊九曲八折,遮遮藏藏,外人进得去,却难走出来。在这些老屋里走一走,便可领略到峡江人顺应自然,又不断地与自然抗争,执着地营造生活,又拼命地享受生命的个性。而屋顶上的遮盖物,也是大有讲究的,有盖泥瓦的,也有盖茅草、石板和青瓦的,各有所喜,也各有其说。盖泥瓦的人家会说“黄土上了屋,家人都幸福”;盖茅草的人家会说“茅草屋里腊肉香”;盖石板的人家会说“石板底下有福享”。但这都体现了峡江人民的乐观、风趣和对生活的热爱。走上吊脚楼,檐角高翘,曲廊盘绕,举目四望,风光如画,大有空中楼阁之诗画意境,有诗赞叹道:“奇山秀水妙寰球,山上人家美尽收。吊脚楼上枕一夜,十年作梦也风流。”
各位朋友,我们这天参观举世礼貌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既我们通常简称的“三峡大坝”。三峡大坝位于长江三峡西陵峡中段,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三斗坪。
古往今来,地球上发生频率最高,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莫过于洪水。人类与洪水抗挣的历史久远,并在抗挣中催生了人类的早期礼貌。华夏民族尤重治水,且在治水中表现了无与伦比的胆量和智慧。治水者名垂千古,水利工程福泽万代,古代大禹和李冰父子及古都江堰工程就是很好的例证。
世界第三长河长江,源于世界屋脊,上经“天府之国”,中贯“鱼米之乡”,下串“人间天堂”,给两岸以灌溉之利和舟楫之便。然而,它一旦暴怒,便为浩劫,沃野成为泽国,民众或为鱼鳖,是中华民族一大心腹之患。尤其在险段荆江,每至汛期,千余万人头枕悬河,夜不成寐。所以,解决长江中下游地区,个性昌荆江河段的防洪问题是兴建三峡工程的首要出发点。
1942年4月3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七届五次会议(即七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透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自此,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水利工程进入具体实施阶段。1994年12月14日,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李鹏向全世界正式宣布三峡工程开工。
三峡大坝为钢筋混凝土重力坝,全长2335米,坝顶高185米,正常蓄水位17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相当于4个分洪区的库容。电站装机26台,单机热量70万千瓦,总容量1820万千瓦,年均发电量847亿千瓦时。电厂一年上交的利税能够建一座葛洲坝枢纽工程。大坝通航建筑物年单向一级垂直升船机可快速透过3000吨级客货轮。
三峡大坝建成后构成的三峡水库将淹没陆地面积632平方公里,范围涉及湖北的四个县,重庆市的16个县市区,共计20个县(市、区)。须迁移的总人口将达113、18万人,称为“百万大移民”,任务十分繁重。长江三峡工程采用“一级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的方案。主体工程总工期20xx年,分3个阶段进行,一期工程5年,二期工程和三期工程均为6年。1997年实现大江截流,20xx年启用永久通航建筑物和首批机组发电,20xx年工程竣工。
大家或许会问:如此宏伟的工程需要多资金投入呢?这么多钱又是如何去筹集呢?1993年7月,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批准的枢纽工程概算为500、9亿元(按1993年5月末价格水平),库区移民安置概算400亿元,两项合计,三峡工程按1993年5月末水平的静态投资总额为900、9亿元。
筹集这些资金有以下主要途径:
一、三峡工程建设基金。全国除西藏自治区、贫困地区农业排灌用电外,每度电征收厘钱;从1996年起,直理解益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每度电加征到7厘钱,其余地区仍征收4厘。由此看来,我们每个人都对三峡工程建设作出了贡献。
二、葛洲坝水电站利润,在每度电上网价格4、2分的基础上,从1993年起每度电提升1分,到1996年提高到8、2分后不再提高。
三、三峡水电站利润,20xx年首批机组发电所得到的利润。此外,还需要从国家开发银行贷款、国外商业借贷、发行债券、用卖方出口信贷等方式筹集资金。
那么,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究竟有哪些好处呢?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防洪。前面已讲过,防洪是兴建三峡工程的首要出发点。三峡工程正常蓄水位175米,有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防洪效率十分显著,可使荆江河段防洪标准从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若配合运用荆江分洪工程和其他分、蓄洪区,可将防洪标准提高到千年一遇,基本上可消除洪涝灾害的影响。调查资料显示,三峡工程平均每年的直接经济效益为25亿元。若遇1870年那样的特大洪水时,经三峡工程调节可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为:可减少农村淹没损失510亿元,减少城镇淹没损失240亿元,减少江汉油田淹没损失9亿元,以上各项合计达769亿元。此外还可避免大堤、垸堤溃决而造成的超多人口伤亡;避免洪水对武汉市的严重威胁,避免京广、汉丹等铁路干县中断或不能正常运行;避免灾区疾病流行,传染病蔓延;避免洪灾带来的饥荒、救灾、灾民安置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这些效益是很难用经济指标来具体表示的。
二、发电。“长江滚滚向东流,流的都是煤和油”。流经长江三峡的江水,如不加以利用,就相当于每年有5000万吨原煤或2500万吨原油白白流入了大海。三峡水电站建成后,无论是装机容量还是年平均发电量,在必须时期内都将是世界上第一大水电站。其装机总容量达1820万千瓦,平均年发电量到达847亿度,相当于我国1992年全年发电量的七分之一,每年信电收入达181亿元,除在几年时光内还清贷款本息外,还可成为国家缴纳利税的大户。
三、巨大的环境效益。与燃煤发电相比,每年可少排放1亿吨氮氧化合物,以及超多灰尘、废渣,将减轻环境污染和因有害气体的排放而引起的酸雨等危害。同时,三峡工程还能够使长江中下游枯水季节的流量显著增大,有利于珍稀动物白鳍豚和其他鱼类安全越冬,减免因水浅而发生的意外死亡事故,还有利于减少长江口盐水上溯长度和入侵时光。有此可见,三峡工程的环境效益是巨大的。
四、航运。三峡水库将改善航运里程660公里,使万吨级船队能够从重庆直达汉口。经三峡水库调节,每年枯水季节可使中游航道水深平均约增加0、5米,保证3万吨级船队的通行。
然而,世上的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兴建三峡工程也有其不利因素,主要表此刻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三峡工程对水生珍稀动物的影响。
(一)对白鳍豚的影响。白鳍豚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为我国特有珍稀水生哺乳动物,有“水中熊猫”之称,已被列入世界濒危物种名录中。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干流的湖北枝城到长江口约1600公里的江段内。总头数已下降到200头左右,其中50%分布在湖北石首县至武汉江段。三峡工程建成后,中上游段航运事业将发达起来,轮船密度增大,白鳍豚被轮船螺旋桨击毙事件将会增加;白鳍豚的分布范围将缩短200公里。为保护白鳍豚,政府拟建立严格管理、设备先进的自然保护区。
(二)对中华鲟的影响。中华鲟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一种大型洄游鱼类;是一亿四千万年前和恐龙同时代的生物,素有“活化石”之称,最大可达500公斤以上。中华鲟主要生活在海区,只是到性腺发育成熟后即从东每进入长江口,一向上溯到金沙江下游交尾产卵,然后再游回大海。葛洲坝工程1981年1月大江截流后,阻断了中华鲟的洄游路线。国家为了保护中华鲟物种,除明令禁止商业性捕捞外,还在宜昌建立了中华鲟人工繁殖研究所,1983年人工繁殖成攻,并将幼鲟放流入长江中。1985年又研究成攻采用人工合成激素代替雄鲟脑垂体给雌鲟催产。自1984年至1987年,共放流入长江的幼鲟达77万尾。三峡工程位于葛洲坝上游,不再存在阻隔中华鲟洄游路线问题。但三峡工程在每年10月份开始蓄水将使下游泄流量比天然流量有所减少,这就有可能干扰中华鲟在葛洲坝工程下游的栖息和产卵活动。
此外,三峡工程还将对其他的动物和库区气候产生不一样程度的影响。
第二,三峡工程对三峡地区名胜古迹和自然风光的影响。这也是包括在座的所有旅游者所关心的问题。大家都很担心:大坝建好蓄水后,三峡那雄伟秀丽的自然风光会不会被淹没呢?是不是就要“告别三峡”呢?其实不然,三峡工程位于西陵峡的中上段,三峡工程实际上只影响两个半峡,即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上半段。而三峡两岸的山峰峰顶海拔高度都在1000米~1500米,神女峰上秀丽婀娜的神女的海拔高度为922米,而江面宽仅150米~200米。三峡水库蓄水后,即使在冬季枯水季节蓄水水位升高难70米~80米,水位最高也不会超过175米海拔高程,三峡的峡谷感丝毫不会减弱,游客仍要引颈仰视,才能一睹神女峰的风采。瞿塘峡雄伟险峻、巫峡幽深秀丽的自然风光依然存在。但有些景观如“粉壁墙”、“孟良梯”、“古栈道”以及“涪陵白鹤梁石刻群”和“云阳张飞庙”等将被淹没,国家将组织有关专家将它们照原样或移刻在175米高程以上,或建水下石刻博物馆、或整体搬迁等方法加以保护,仍可供游人观赏。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行业范文关于湖北三峡大坝的导游词范文汇总(湖北三峡大坝简介)(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