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文明礼貌教育小知识
学习礼貌
在日常学习、生活、交往过程中,教师要十分注重引导幼儿使用“请”“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等礼貌用语,并要求做到“三会”,即会使用尊称,对长辈不直呼其名,不给他人起外号;会使用谦让语,如“对不起”“没关系”“麻烦您”等;会在一定场合使用问候语,如“早上好”“晚安”“再见”等。文明礼仪的教育内容以幼儿园礼仪为主,以幼儿的一日生活活动为主线,其中包括:入园、晨检、排队、早操、盥洗、进餐、睡眠与起床、户外活动、离园等等。应帮助幼儿学习基本的礼貌用语,将文明礼貌的思想深入到生活、学习、交往的各个环节,做一个懂事、礼貌的好孩子。
创造环境
良好的文明礼貌环境可以潜移默化地促进幼儿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可以利用环境氛围,引导孩子主动使用礼貌用语。
幼儿的特点是爱模仿,尤其喜欢模仿他尊敬的人。他们常常观察老师和家人,并自觉不自觉地模仿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因此教师要注重言传身教,利用各种教育手段为幼儿树立正确的榜样。在日常生活中要求幼儿做到的,教师必须首先做到,教师平时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每天来园或离园时主动向同事、家长、小朋友问好和告别,接待家长及来园客人做到热情礼貌,处处为幼儿做出学习的榜样;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家庭是第一生活场所,幼儿家长的行为习惯对幼儿的成长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幼儿的文明礼貌教育中,就需要家长能够配合幼儿教师,共同为幼儿打造一个文明礼貌的环境。
教学引导
通过故事、儿歌、游戏等形式,激发幼儿讲文明有礼貌的意识,让孩子学会使用文明礼貌用语。
故事、儿歌是幼儿非常喜爱的文学形式,容易使他们理解和接受。平时讲故事时我有意识地挑选那些教育幼儿有礼貌的故事,并富有表情地讲给他们听,引导幼儿说出故事中的礼貌用语,让幼儿通过游戏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学会用礼貌用语对话。
为了使礼貌用语产生行为效应,让幼儿真正养成习惯,老师应该鼓励孩子时时刻刻这样做,渐渐地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
家园共育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发挥着各自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幼儿园和家庭应该携起手来,内外结合,共同参与到孩子的文明礼仪教育中来。要求家庭与幼儿园教育保持一致性、持续性。
把对幼儿的文明礼貌教育的内容及具体要求,通过家园联系告知家长,要求家长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个文明礼貌的生活环境;在平时的社交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热情大方、文明礼貌的良好习惯,从而进一步引导孩子的思想,规范孩子的行为,促进幼儿个性品质的良好发展。
幼儿老师教育随笔
教师提问时,总有一些幼儿跃跃欲试,积极举手发言。而另一些孩子与他们正相反,从不举手回答问题。有的老师认为不举手的孩子锻炼的机会少,为了促进孩子的发展,不举手也要叫他们发言。
幼儿园中常可以见到,当老师提出问题时,平时伶牙俐齿、活泼好动的幼儿便把手举得高高的,甚至着急地站起来等你发现他;而平时言语不多、性格较内向的孩子总是缩在一边,充当旁观者。老师为了使每个孩得到发展,有时也叫不举手的幼儿发言,而经常看到的是,被叫的幼儿神情茫然,一声不响,这样做的结果是老师的目的不仅没有达到,反而使不举手的幼儿产生被提问的恐惧紧张心理,久而久之,会变得更加沉默和自卑。对于不举手的幼儿,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不爱举手的幼儿多为胆子小、性格内向的.孩子,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多注意锻炼他们,逐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例如,我们班的可可十分腼腆害羞,平时话很少,总是用一双漂亮的大眼睛悄悄地看老师,而当老师注意到她,她便迅速将目光移开。有一次,孩子们饭后在看动画片,而可可却独自一人在唱歌。我悄悄走到她身边,没有打断她,原来她在唱一首英语歌《ABC》,我感到非常吃惊,不由得在地脸上轻轻亲了一下,并竖起大拇指说:“你唱得棒极了,以后把这首歌教给小朋友好吗?”可可听了用力地点点头。此后,可可不再是一只怕羞的“小黄莺”,教室里时常传出她快乐、优美的歌声,她的妈妈也说:“孩子胆子变大了,比以前活泼了。”
二、鼓励每个孩子都举手。当提出问题时,不要急于找某个幼儿回答,而是留给幼儿充足的思考时间,并在此时用老师最富影响力的语言鼓励幼儿勇敢地把手举起来。而此时,如果从不举手的孩子举起了手,一定马上把机会给他,不管他回答的是好是坏,教师都应对他这种勇敢的尝试给予肯定。相信有了这良好的开始,不爱举手的孩子会慢慢勇敢、大方起来。
三、在集体活动中,给幼儿创设一个轻松的发言气氛。例如,在日常教学中,我常组织幼儿玩接龙问答游戏,即当我提出一个问题,让幼儿思考之后,每个幼儿按坐位顺序依次回答,幼儿不必举手,只需站起来说说自己的看法。为了保证回答过程像一条龙连贯下去,每个幼儿都努力思考,认真回答,平时不爱举手发言的孩子也消除了紧张心理,轻松自然地站起来,有的甚至回答十分精彩。
教育幼儿多吃菠菜教育随笔
通过这样的活动,小朋友们认识到浪费粮食是不对的,吃饭不挑食了、爱吃青菜了,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许多家长高兴地对我说:“孩子在家吃饭不挑食了,爱吃青菜了,身体长壮了。”
小班的幼儿年龄小,身体发育和消化系统不健全,吃饭慢、挑食、不爱吃菜是常有的事。在幼儿园里吃饭是个大问题,特别是吃菠菜、小白菜等绿叶菜时幼儿都不爱吃,吃饭的时候磨磨噌噌,故意吃不了,最后只好倒掉。这种习惯很不好,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而且使幼儿营养吸收不平衡,影响了身体的正常发育。怎么让小朋友养成好习惯爱吃菠菜呢?
有一次,幼儿园开饭时又吃菠菜,我故意对李老师说:“今天中午我在饭堂买了一份菠菜,哎呀!菠菜真好吃阿,芦老师最爱吃菠菜了。”李老师说:“对!青菜好吃,青菜吃了有营养,而且有利于消化,对身体好,不长病,老师们都喜欢吃青菜,咱们班的小朋友也爱吃菠菜,对吗?”孩子们一听都大口大口的吃起来,吃的特别带劲,特别是我们班那几个不爱吃青菜的'小朋友如刘心怡、荆琦等吃的津津有味,我对这些小朋友及时地进行了表扬和鼓励:“你看刘心怡小朋友吃的青菜最多了,她都长胖了,长漂亮。荆琦小朋友吃菠菜吃的好,她不长病,天天来幼儿园学习,懂得好多知识,多聪明啊!”其它的孩子也说:“老师,我爱吃菠菜,我长大了,也长高了。”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争着把碗里的菠菜吃干净,看到孩子们这么懂道理,我从心里感到高兴。
为了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我又带孩子们到伙房参观炊事员叔叔为小朋友制作饭菜的过程,炊事员叔叔忙忙碌碌地为小朋友摘菜、洗菜、炒菜、蒸米饭、蒸花卷等,制作的饭菜可口又有营养,炊事员叔叔多么能干,小朋友不能浪费粮食,一定吃完自己的饭菜。
通过这样的活动,小朋友们认识到浪费粮食是不对的,吃饭不挑食了、爱吃青菜了,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许多家长高兴地对我说:“孩子在家吃饭不挑食了,爱吃青菜了,身体长壮了。”
幼儿园里的孩子,他们年龄小,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他们对不懂的事情爱问个为什么,包括我们的大人认为很无聊的事情,面对孩子的提问,有时我们觉得很烦,心里总认为这时有些孩子故意调皮捣蛋,有时会对提问的孩子呵斥一顿,我们不耐烦的拒绝,往往会么抹杀孩子求知的欲望。
我们班有个孩子叫黄国祥,遇到任何事情都爱问个为什么,今天我们正在区角活动,别的小朋友都玩得正起劲,黄国祥猛然间站起来问:“老师,你看前面怎么冒黑烟。”我知道是前面瓷料厂冒出的,但是我没有给孩子解释,却反问了他一句:“老师现在让你干什么?”面对孩子我的斥责,孩子两眼直直的盯着我,似乎站在他面前的我是个凶恶的坏人,看到孩子审视我的眼神,我意识到自己的做法有些不妥,但当时我只是为了维护自己那一点老师的尊严,没有纠正自己的错误,孩子一声不吭的坐下了,这一整天他没再问我一个问题。
此后,在活动课上,我发现这个孩子变得沉默寡言,时刻保持着谨慎的态度,生怕自己的行为会触怒老师,回答问题时,声音也不再像以前那么响亮。
通过这件事,我觉得我们作为一名教师,应时刻保持平静的心态,对孩子提出的问题我们应该耐心讲解,不要因一时的反感拒绝他们,这样不但给孩子的心灵留下创伤 ,还有可能抹杀他们的探究欲望。
在这里,我对黄国祥小朋友表示歉意,说声:“对不起,有什么问题只管问,老师一定给你解答。”
上厕所时,遇见了同时来上厕所的尔曼。尔曼一见我就问:“老师,为什么老师的厕所要用木板挡着呢?”
“你说呢?”我稍微犹豫了一下,反过来问尔曼。
“是因为老师上厕所的时候怕被小朋友看见呗。”尔曼一脸天真地说。“可是,为什么小明友的厕所不用木板挡着呢?”尔曼又问。
“你说呢?”我为这孩子爱提问感到欣喜,又反过来问她。
“搞不懂。”尔曼若有所思,旋即又问:“我可以上老师的厕所吗?”
“当然可以。”我毫不犹豫地回答她。看得出,孩子很兴奋,快速地跑到“有挡板的厕所”去了。
因拆迁需要,幼儿园搬迁到这所临时校舍内,妇于是暂时使用,有些设施处理比较简单。比如这临时搭建的厕所,最然内部设施一应俱全,但因空间有限,女教师厕所就直接套设在女生厕所内,唯一不同的是,在大人的蹲便器之间用一块半人高的木板隔开了。
“要是小朋友的厕所也有这样的板板挡着就好了。”入还没出来,尔曼就在发表她的感慨。
“为什么呢?你希望小朋友的厕所用挡板挡着吗?”我一边洗手一边问她。
“当然啦,用板挡着就不会被别人看见小屁屁了呗。”这孩子,真是快人快语。
孩子的话不禁令我汗颜:我们总是提醒孩子,要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要学会保护自己的方法,甚至一遍又一遍地告诫孩子:“裤衩和背心覆盖的地方禁止别人看,禁止他人摸。”但我们却常常自以为是地忽略孩子的感受,就像今天尔曼所说的厕所问题——事情虽然很小,孩子也是无意说起,却向我们提出了警示:孩子也有人格尊严,孩子的隐私更需要尊重,孩子的感受不容忽视。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经典范文幼儿文明礼貌教育随笔(推荐20篇)(幼儿文明礼貌教育简报美篇)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