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建儿
(浙江省慈溪市三山高中)
摘 要:在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高中语文教学应当注意运用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促使整个语文教学能够把握好语言文字形式,充分地展现出语文文章中字、词、句所体现的情感,促使学生受到情感的渲染和熏陶,增进文学情感,提高文章理解能力。同时对语文知识点运用能力、写作能力等也有很大帮助。而体验式学习的运用则可以达到这一效果,促使学生的综合语文知识和技能运用水平得以提高。
高中语文教学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语文知识和技能综合运用的能力。在我国教育领域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高中语文课程也进行了适当地调整。在新课程下,高中语文教学应当注意选择适合的方法来教育学生,促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体验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法,非常适用于语文新课程教学中,它可以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语文课程学习中的乐趣,并使学生感受到文学中的情感,促使学生被语文课程所吸引,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语文课程学习当中,不断强化自身语文水平。
一、加强语文分析,深化理解
在语文教学中,最注重的就是理解,学生只有真正理解文章所表述的内容、情感、内涵,才能够懂得如何灵活的运用知识点。在语文这门学科中,最基本的组成形式就是语言文字,有效地理解语言文字才能了解教材内容,进而更好地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体验式教学的实施,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文字,促使文章中字、词、句所体现出来的情感被学生理解、懂得,能够真正明白文章宗旨。所以,在利用体验式教学来开展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中,应当让学生体验语文文字,感悟字、词、句之间的人物情感,这样能够促进学生情感的抒发,让学生在阅读文章内容的同时学会理解知识的重点。
以《再别康桥》这篇文章为例,语文教师在教授这篇文章的过程中,首先是以优美的背景音乐作衬托进行全文阅读,促使学生感受到文章的优美,并让学生对文章有深刻的印象。其次,在具体教授这篇文章的过程中应当将重点落到“轻轻的”“走”“来”“招手”“作别云彩”等词语上,让学生探讨这些词在文章中起到的作用,这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促使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再次,教师对文章中的重点词汇的作用予以说明,促使学生懂得写作技巧的运用,最后是教师引导学生感悟文章中所表达的情感,促使学生可以领悟文章情感,真正懂得如何在文章中抒发情感。可以说,在教授学生这篇文章的过程中,运用体验式教学方法,加强这篇文章的分析,深化文章细节理解,更加科学、合理的进行文章讲述,可以大大提高文章教学效果。
二、创设情境教学,感受体会
促使体验式教学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的另一种运用方法就是创设情境。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求体验式教学能够充分发挥作用,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教学任务、学生情况等方面,制订出适合的、有效的教学计划,创设具有教育性、趣味性、引导性的学习情境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文教学,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创设情境来进行体验式教学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于课堂上、并且带动学生主动学习是十分有效的教学手段。情境教学需要学生对所要演绎的文章进行详细的了解,这可以增强学生对文章的印象,在演绎文章情境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非常直观地理解文章所要讲述的事情、所要表达的情感,在情境演绎之后,学生可对整个文章进行思考,共同探讨文章中不理解或不明白的部分,最终准确的理解文章,掌握知识点。在高中语文课程中创设情境教学,语文教师需要注意综合情感、诗意等方面的言语交流,让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才能够引发学生无限的想象,让学生真正体验文章中所传递的情感,促使学生在抒发感情的同时学会感悟知识,提高领悟能力。
三、仔细阅读文章,感悟文字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体验学习,还要注意要培养学生仔细阅读文章的习惯,从而感悟文字,促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文字的奥秘,使学生对文字、文章、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语文教学活动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水平。那么,如何让学生仔细阅读文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关注对教材的相关文本,注重学生朗读课文这一环节,要求学生不断强化自己的朗读能力,促使学生认真地、仔细地阅读文章,从而使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对文字“生情”,从读中“悟情”,这样会让学生越读越有劲,在内心深处对文字产生较大的兴趣,为提高学生语文知识和技能创造条件。当然,要想达到这一目的,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恰当地运用教学设施,科学合理地开展语文教学,促使语文教学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引导性、教育性,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来感悟语文的内在含义。这也是语文学习的重点形式之一,能让学生感悟到文本中的深刻哲理。
体验学习的有效实施,可以大大增强语文教学效果,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语文教学中,增强自身语文知识和技能。那么,如何使体验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效运用,充分发挥体验教学的作用?笔者认为应当通过加强语文分析,深化理解、创设情境教学,感受体会、仔细阅读文章,感悟文字等来实现体验学习有效的运用,促使学生体验到文章的情感、感受到语文的乐趣,从而投入到语文课程学习当中。相信随着体验教学的研究,可以更加科学、合理地应用于高中语文教学中,为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朱江培。体验式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2008.
[2]邓占云。运用比较阅读培养学生思维品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08)。
[3]阳勇华。“体验”与“生成”:让课堂回归本真:也谈新课程改革中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
[4]刘兴春。新课程背景下体验式教学初探[A]。江苏省教育学会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
[5]陈向农。语文体验式学习是生成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D]。福建师范大学,2003.
合作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王西嫱
(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第七中学)
摘 要:积极有效的合作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并且可以充分施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是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和教育发展规律的。为了更好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的方法,详细地分析了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并且提出了合作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方法和实施步骤,让学生在提高自身知识与能力的同时,培养他们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促进学生更加全面地发展。
关键词:新时期;合作学习;高中语文教学
随着我国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与创新精神成为语文教育界的热门话题。与传统的语文学习模式相比,合作学习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突破,符合高中生成长的心智发展规律,也经过了教学实践验证,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教学方式,有利于促进高中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和综合能力的发展。
一、合作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1.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和知识在促进社会生产力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社会经济结构越来越复杂。与此同时,社会专业分工将越来越细化,想要获得成果往往需要凭借集体的力量与智慧,这要求一个现代人必须拥有与人合作的能力,在合作中协调组织各方面力量,在学校中接受教育的人也必须不断增强自身的交流与合作能力,适应知识社会发展的需要。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合作能力与组织才能,这是培养现代化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学校教育培养新型人才的主要渠道。
2.符合语文学科的教学规律
在高中这一阶段中,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性学科,也是具有很强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学科,是社会交际的工具,也是人类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虽然传统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积累一定的基础知识与语言材料,但是这种以知识记忆为主的教学模式并不符合现代语文教学的规律。语文教学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而合作学习则能够为学生创造一种合作与交流的环境,进而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合作中进步,在交流中成长。
3.有利于促进高中生的全面发展
对于高中生来说,与外界的交流与合作也是一种必然的需求,这样有利于培养他们的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团结协作精神,也符合终身教育的发展需要。由此看来,合作学习是高中生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通过合作学习可以激发他们在传统课堂上无法形成的思维火花,更好地训练自己的言语能力,并且传递了情感经验,自己的学习意志也得以锻炼,各方面的素质也得以真正提高。
二、有效实施高中语文合作学习的步骤
1.准备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要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准备:(1)合作内容的准备。教师要从学生的出发点入手,考虑哪些任务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能够让学生在能力与情感上取得收获,并符合学生的个体发展规律和“最近发展区”,之后再设定合作学习的内容与任务。(2)合作心理的准备。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积极做好角色转变,从以往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在合作探究中自己获取知识,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是学习主体,还要让学生对合作学习有足够的了解,明确合作学习的要求。(3)合作技能的准备。合作学习不仅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水平与交流能力,而且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协调能力与组织能力,能够在交往中采取相互尊重、相互协作的态度。学生在掌握这些合作技能的`基础上,再开展合作学习会事半功倍。另外,教师也需要提高自己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技能。
2.实施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教师需要明确具体的任务内容与目标,并对小组内人员的角色与个人行为做出详细的安排。要根据学生的爱好与特长安排具体任务,并告诉他们具体的学习内容以及他们应该做什么,做到职责分工明确,任务细化。之后,再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经典范文体验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方法研究(推荐15篇)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