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添加驱动程序和建立MPI连接
4、在MPI连接下建立变量
5、在图形编辑器中新建画面
7、设置窗口属性
8、运行
一、系统功能分析:
1.自动门控制装置的硬件组成:自动门控制装置由门内光电探测开关K1、门外光电探测开关K2、开门到位限位开关K3、关门到限位开关K4、开门执行机构KM1(电动机正转)、关门执行机构KM2(电动机反转)、指示灯等部件组成。 (光电检测开光K1、K2用按钮替代,以手工按下按钮模拟检测到有人通过的信号;限位开关K3、K4使用实际行程开关,以人工碰触模拟开门或关门已到位;电动机使用实际三相交流异步电机;指示灯使用实际的220V指示灯。)
2.控制要求:
1)当有人由内到外或由外到内通过光电检测开关K1或K2时,开门执行机构KM1动作,电动机正转,到达开门限位开关K3位置时,电机停止运行。
2)自动门在开门位置停留8秒后,自动进入关门过程,关门执行机构KM2被起动,电动机反转,当门移动到关门限位开关K4位置时,电机停止运行。
3)在关门过程中,当有人员由外到内或由内到外通过光电检测开关K2或K1时,应立即停止关门,并自动进入开门程序。
4)在门打开后的8秒等待时间内,若有人员由外至内或由内至外通过光电检测开关K2或K1时,必须重新开始等待8秒后,再自动进入关门过程,以保证人员安全通过。
5)关门等待状态中,绿灯A长亮,绿灯B熄灭;开、关门过程中,绿灯B闪烁,绿灯A熄灭。(也可以仅使用一个指示灯实现这两个指示灯指示)
6)为搬运货物等特殊情况需要,设置一个开关,开关合上时,门打开,并长时间保持,直至开关断开,门关上,恢复常态。
二、设计要求:(1)写出I\\O分配表;(2)设备选型并列写出设备清单;(3)画出硬件接线原理图、布局与实物接线图;(4)软件设计;(5)安装制作出实物系统,并调试好。
三、总体设计方案:
选用三菱F_2N-16MR型PLC为控制核心,以正泰CJ_2-1210型接触器为驱动的电气控制线路,实现一台三相异步电动机进行正反转,正转为开门,反转为关门。用两个行程开关实现正转、反转停止。当自动门碰到开门行程开关使其闭合,电动机就进入等待8S的状态,然后在门打开后的8秒等待时间内,若有人员由外至内或由内至外通过光电检测开关K2或K1时,必须重新开始等待8秒后,再自动进入关门过程,以保证人员安全通过。在关门过程中,当有人员由外到内或由内到外通过光电检测开关K2或K1时,应立即停止关门,并自动进入开门程序。
四、I\\O分配表
五、设备选型与清单
六、硬件原理图
七、PLC程序设计:
梯形图:
指令表:
八、安装与调试:
通过电工实习时候学习的工艺,按照硬件原理图制作出实物。然后下载PLC的程序进行调试。接上电动机和电源,然后开启QS,按下开关SB1检测自动门正转,再按下行程开关K1使电动机停止,进入等待8S状态。8S结束后自动门自动关闭。然后按下行程开关K2,电动机反转停止。进入开门等待状态。并且在关门的过程中指示灯不停的闪烁。在关门等待状态指示灯保持常亮。然后继续使用SB2进行上面的测试。结果一样。最后进行特殊开关的测试。无论在什么状态,只要按下特殊运货开关,门进入开门状态。当门完全开后进入停止等待状态。如果不恢复特殊运货开关就不会关门,并且等保持常亮。
九、心得体会:
经过本次实习熟悉了F_系列PLC的基本组成和外部接线;熟悉了F_GP/WIN编程软件及其运行的环境,掌握其使用的方法;熟悉编程器的功能,掌握其他使用方法;熟悉F_系列PLC的基本指令,掌握程序的写入、编辑、监视和模拟运行方法。通过 实习我们重温了电工实习时候的学习的技巧和知识。
通过实习学会了如何实现PLC的功能,将其运用到工程设计中。
3月4日3月29日我们在李涛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进行了为期四周的PLC综合实习。本次实习在电子实训中心五楼PLC实验室进行。四周繁忙的实践学习让我们第一次接触到了PLC综合控制系统。通过对该装置的认识、原理的了解、接线以及设计方案和具体调试使我们受益匪浅。
2 实习目的与要求
2.1 实习目的;
1、学习掌握编程软件的使用方法和基本操作;
2、熟悉基本指令与应用指令以及实习设备的使用方法;
3、学会三菱可编程控制器装置的使用方法;
4、PC机和PLC的通信技术;
5、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通过大学生毕业实习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自己的专业特长爱好,为选定毕业设计题目奠定基础。
2.2 实习要求;
1、校内实习期间,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服从专业老师的安排,做好笔记,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善于发现问题;
2、校外实习期间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有严格的时间观念,不迟到不早退,虚心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积极主动完成单位分配的任务,与单位同事和谐相处;
3、每天都认真总结实习工作所遇到的问题和收获体会。
3 实习单位及岗位介绍
3.1实习单位: 河南理工大学电工电子实验中心PLC实验室
3.2实习单位介绍:
PLC实验室始建于,进行改扩建,实验室旨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操作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本实验室拥有可编程序控制器实验装置和计算机等设备70余台(件实验设备)实验设备,设备价值约30万元,实验室面积:300㎡;使用情况:每年约接纳1000余名本科生进行实验。PLC实验台PLC--Ⅲ可编程控制器教学实验装置,是根据 “PLC课程”教学的需要,结合PLC在工厂中的应用,与教学大纲要求相配套的教学实验设备。具功能完善、结构合理、操作方便、造型美观等特点。既有发光管、LED显示实验,又有电机驱动的动作实验。既能巩固教学效果,又能提高学生动手操作、产品开发的能力。
3.3 实验室功能:
1、使学生能够掌握可编程控制技术和现代工业控制技术;
2、实验室承担《可编程控制技术》、《现代电器控制技术》等课程的实验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教学任务;
3、作为开放性实验室,除承担开放实验外,还承担综合实习、设计竞赛等综合性实践教学任务。
3.4 实验模块:
1、八段码、时钟显示
2、礼花之光
3、水塔水位自动控制(灯光模拟)
4、自动轧钢机(灯光模拟)
5、多种液体自动混合(灯光模拟)
6、交通信号灯控制
7、产品质量分级(灯光模拟)
8、电机正反转,制动(实际动作)
9、自动选刀(灯光模拟)
10、皮带自动送料(电机驱动动作)
11、四层电梯模型(电机驱动动作)
3.5软件说明:
1、SWOPC-F_GP/WIN-C为一个可应用于F_系列可编程控制器的中文版编程软件,可在Windows 3.1及Windows 95下运;.
2、在SWOPC-F_GP/WIN-C中,可通过梯形图、指令语句表及SFC(状态转移图)符号来创建PLC程序,并能自动语法检查和纠错,建立注释数据及设置寄存器数;
3、创建PLC程序以及将其存储为文件,用打印机打印;
4、该程序在串行系统中可以与可编程控制器进行通讯、文件传送、操作监控以及实现各种测试功能;
5、运行SWOPC-F_GP/WIN-C的PC环境如下;
[PC及内存]
机型: IBM PC/AT (兼容)
CPU: i486S_或更高.
内存: 8兆或更高(推荐16兆以上)
[操作系统]
MS-DOS (MS-DOS/V)
Windows 3.1 (386增强模式)
Windows 95
[显示器]
解析度为800_600点,16色或更高。
4 实习内容及过程
4.1 PLC的发展
PLC是一种专门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装置。它采用可以编制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运算、计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能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PLC已经广泛应用于钢铁、石油、化工、电力、建材、机械制造、汽车、轻纺、交通运输、环保及文化娱乐等各个行业,它具有高可靠性、抗干扰能力强、功能强大、灵活,易学易用、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便宜的特点。
PLC技术发展呈现新的动向:(1)产品规模向大、小两个方向发展 大:I/O点数达14336点、32位为微处理器、多CPU并行工作、大容量存储器、扫描速度高速化。 小:整体结构向小型模块化结构发展,增加了配置的灵活性,降低了成本。(2)不断加强通讯功能 (3)新器件和模块不断推出 高档的PLC除了主要采用CPU以提高处理速度外,还有带处理器的EPROM或RAM的智能I/O模块、高速计数模块、远程I/O模块等专用化模块。(4)编程工具丰富多样,功能不断提高,编程语言趋向标准化 有各种简单或复杂的编程器及编程软件,采用梯形图、功能图、语句表等编程语言,亦有高档的PLC指令系统。 (5)发展容错技术 采用热备用或并行工作、多数表决的工作方式。
4.2 PLC的特点、工作原理及运作方式
4.2.1 PLC的特点
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配套齐全,功能完善,适用性强;易学易用,深受工程技术人员欢迎;系统的设计、建造工作量小,维护方便,容易改造;体积小,重量轻,能耗低。
4.2.2 PLC内部运作方式
虽然PLC所使用之阶梯图程式中往往使用到许多继电器、计时器与计数器等名称,但PLC内部并非实体上具有这些硬件,而是以内存与程式编程方式做逻辑控制编辑,并借由输出元件连接外部机械装置做实体控制。因此能大大减少控制器所需之硬件空间。实际上PLC执行阶梯图程式的运作方式是逐行的先将阶梯图程式码以扫描方式读入CPU 中最后执行控制运作。在整个的扫描过程包括三大步骤,“输入状态检查”、“程式执行”、“输出状态更新”。
步骤一“输入状态检查”:PLC首先检查输入端元件所连接之各点开关或传感器状态(1 或0 代表开或关),并将其状态写入内存中对应之位置_n。
步骤二“程式执行”:将阶梯图程式逐行取入CPU 中运算,若程式执行中需要输入接点状态,CPU直接自内存中查询取出。输出线圈之运算结果则存入内存中对应之位置,暂不反应至输出端Yn。
步骤三“输出状态更新”:将步骤二中之输出状态更新至PLC输出部接点,并且重回步骤一。 此三步骤称为PLC之扫描周期,而完成所需的时间称为PLC 之反应时间,PLC 输入讯号之时间若小于此反应时间,则有误读的可能性。每次程式执行后与下一次程式执行前,输出与输入状态会被更新一次,因此称此种运作方式为输出输入端“程式结束再生”。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经典范文plc实习报告(集锦16篇)(plc实训报告实训内容)(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