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高温下工作应发放高温津贴,按照国家劳动保障部门的相关规定,当气温超过35摄氏度时,企业应依据劳动合同中签订的内容,视工种和工作环境的不同,向职工发放高温津贴。高温津贴属于劳动者工资组成部分,每年6-10月都要发放。如果用人单位拒绝发放,属于克扣拖欠工资,劳动者可及时向各区县的劳动监察部门举报,或申请进行劳动争议仲裁。
2、标准各地略有不同,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的不同行政区域可以有不同的最低工资标准。北京标准:用人单位每年6月至8月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室内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其中,室外露天作业人员的高温津贴,按每人每月不低于60元的标准发放;在33℃以上(含33℃)室内工作场所作业的人员,高温津贴按每人每月不低于45元的标准发放。上海标准企业安排劳动者在日最高气温达35摄氏度以上的天气下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摄氏度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季节津贴,津贴标准每天不低于10元。福建标准:企业5月至9月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企业在职职工高温津贴的具体发放标准为: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天按5至8元标准发放。
3、高温津贴不得列入最低工资中。有个别企业在发工资时虽然名义上发放了高温津贴,但却将高温津贴金额计入最低工资中,侵害了职工利益。高温津贴用工单位必须在最低工资标准以外额外支付。
4、任何用人单位不仅要按规定发放津贴,严禁企业把每月的高温津贴标准除以当月天数,再乘以劳动者当月工作天数来发放。防暑降温费可以是现金支付,也可以是发放物品的形式,而高温津贴只能是现金支付,不能以物品替代。
5、现行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工资、薪金所得的内涵,不仅是指工资、奖金,还包括各种津贴、补贴,如特殊行业的津贴及补贴(主要是指井下、高温、野外、保健等津贴)、边远地区补贴、营养补贴、伙食补助等(税收法规、政策规定的一些特殊免税津贴、补贴除外),以及与任职、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因此,高温津贴应并入工资薪金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防暑降温费等劳动保护费用是无需纳税的。
6、高温津贴不是福利,与“防暑降温费”等概念的福利性质不同,高温津贴属于工资性质,支付了高温津贴,企业还需支付职工防暑降温费,还需要采取必要的劳动保护措施。防暑降温费是针对暑假在岗的企事业所有劳动者,而高温津贴则是针对需要在室内气温≥33℃、露天气温>35℃环境下工作的人群,这类人群除了有领取高温津贴权利外,还可以领取防暑降温费。防暑降温是项综合性工作,各生产性企业应针对夏季安全生产工作的特点,改善一线工人劳动作业条件,增加休息和减轻劳动强度,减少在高温时段作业;对患有心、肺、脑血管性疾病、肺结核、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其他身体状况不适宜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工作的人员,要及时调离该作业岗位;要落实工人防暑降温物品和药品,保证不间断供应干净卫生的饮水,防止作业人员脱水、中暑。
为做好夏季防暑降温工作,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下发通知,要求各类企业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
符合高温工作人员每人每天10元,高温津贴的发放时间为每年6月1日至9月30日,高温津贴标准参照执行。
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将在每年的6月至9月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不按规定支付劳动者高温津贴或违反其他劳动保障有关规定的行为,依法严肃查处。
按照规定,高温天气期间,用人单位应当向从事露天工作和室内高温工作的劳动者免费提供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清凉饮料。需要注意的是,用人单位提供的清凉饮料不能充抵高温津贴。
另外,按照《关于高温津贴发放的管理办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月发放高温津贴,并在工资清单中列明具体项目及数额,并应保存高温津贴的发放记录至少二年。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情况以及高温津贴发放情况,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
相关阅读:渭南部分单位 未按规定发放高温津贴
进入6月后,逐步迎来今年的夏季高温时期,各单位的高温津贴也将开始发放。记者走访发现,渭南市多数用人单位能按照相关规定发放相应的高温津贴,但仍有部分单位不能发放。
全省高温津贴提高至每天每人25元
修订的《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
根据陕人社发〔2015〕55号《关于调整夏季防暑降温费和高温津贴标准的通知》中提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在岗工作人员可领取防暑降温费,其中从事室外作业人员每人每天15元,其他人员每人每天10元。发放时间是每年6月15日至9月15日,其中陕北地区执行时间为6月15日至8月15日。
去年起,高温津贴发放标准从每人每天10元提高至每人每天25元,每年6月1日至9月30日为发放时间,其中高温津贴由劳动者所在单位负担,纳入工资总额,不包括在最低工资标准范围内。用人单位不得因高温期间停止工作、缩短工作时间降低或扣除劳动者工资。
部分单位 不能正常发放高温津贴
6月12日上午,记者走访渭南市多名从事户外工作人员,部分单位能按时发放高温津贴及其他降温物品,但仍有部分单位、公司不能正常发放户外人员所享受的高温津贴。
“今年还没有提出要发高温津贴,具体情况也不知道如何呢。”12日上午,正在渭南市城区东风大街打扫卫生的一名环卫工说,他从事环卫工作只有半年时间,以前是否有发过高温津贴他不清楚。
隶属双王街道办环卫处的一名环卫工表示,去年单位发了7、8、9月三个月的高温津贴,同时还发了白糖、毛巾等降温避暑等物。“从7月份开始,连发了三个月的高温津贴,每月300多元,一共发了1000元。”
在街上清理野广告的一名城管执法人员表示,他们每天会开车在街上巡查,并随时对野广告进行清理,单位每年夏季也会发放高温津贴,每月随工资一起发到工资卡上。
张师傅是一名快递公司的快递员,他称自己公司从来没有给员工发放高温津贴,也不知道国家的具体规定。“单位从没有发过高温津贴,有时也在非正式场合给领导提出过,但均被一笑而过,之后也就没怎么再提过。”
企业单位不按规定发放 可投诉举报
近年来,人社部、中华全国总工会等部门都曾多次强调,用人单位要按规定发放高温津贴,且防暑降温饮料不得充抵高温津贴。此外,不少地区也出台了相应的监督、惩罚措施。
渭南市人社局劳动监察支队的一名执法人员表示,渭南市的高温津贴发放标准是省上统一规定的,从去年开始提高到每天每人25元,行政单位和企业都需按照要求发放。他们日常检查工作中包括高温津贴、防暑降温、加班费等项目,同时还会组织专项检查。
“大部分单位企业都能正常发放,但仍有部分公司,尤其是私人企业及建筑工地,很难落实到位。”该执法人员说,对于无法按照要求发放高温津贴的单位或企业,他们会对其下发整改通知,要求补发;不能按时补发整改的,将对其进行行政处理或行政处罚。
同时,如果有户外工作人员所在单位不能按时发放高温津贴,可拨打投诉举报电话0913-2363158或12333进行投诉。
昨日上海一早高挂橙色预警,正式开启烧烤模式,也让工作在高温第一线的职工们开始记挂起高温津贴的事。上海市总工会当日表示,根据20“三部一会”制定的《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劳动者在高温环境下作业,享有如下几项权利:高温津贴权、中暑属于工伤、可停工或缩短工时并且不扣工资、体检权、防暑降温饮料、药品权等。
从上海市总工会获悉,对劳动者高温环境下的权益保护,虽然目前尚未有正式的法律,但是在规章、政策等规范性文件中已有明文规定,其中比较重要的文件,就是2012年“三部一会”制定的《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眼下申城已出梅并进入高温酷暑,安全生产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工会的劳动保护和防暑降温工作要做到“进企业、到岗位、在身边”。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五个到位”,即防暑降温劳防用品配置和发放到位;作业现场特别是高温作业岗位,合格、足量的清凉饮料及时供应到位;按照国家和上海市有关规定,高温津贴及时足额发放到位;对高温作业、露天施工、高空作业、危险品储运等危害因素较大的作业场所必须监督检查到位;各级工会主要领导深入基层、一线高温慰问及资金保障必须到位。
对于相关企业,上海市总工会也提出十点要求:1.落实国家和本市防暑降温相关规定,制定工作计划。2.检查高温作业、露天施工、高空作业、危险品储运等危害因素较大的作业场所安全。3.做好高温作业职工的健康体检,建立职工健康档案。4.发现患有高温禁忌证的职工,应及时调整工作岗位。5.针对高温作业的特点,合理安排职工的作业时间(露天作业要避开烈日高温时段),倡导“做两头、歇中间”。6.严格控制加班加点,避免超时劳动,防止职工中暑事故的发生。7.在生产作业现场配备合格、足量的清凉饮料。8.有条件的设立高温作业职工的工间休息室。9.加强对职工食堂管理,防止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等疾病的发生。10.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及时足额发放高温津贴。
上海高温补贴发放标准:每人每月200元
上海高温补贴发放标准是多少?针对公众对于高温津贴政策的疑问,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日前通过其网站再次强调:在6月至9月期间,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露天工作,以及在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工作场所工作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季节津贴,标准为每月200元。
高温补贴,是为保证炎夏季节高温条件下经济建设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保障企业职工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身体健康,决定适当提高职工夏季清凉饮料费发放标准。国家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补贴。据悉,北京市目前正在研究制订今年(2015)的高温津贴政策。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经典范文高温津贴申请报告(整理14篇)(高温津贴发放管理办法)(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