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参考图集11G101-1第94页
100、 板中抗温度钢筋自身及其与受力主筋的搭接长度为(D) A、150 B、10d C、15d D、ll 解析:参考图集11G101-1第94页
101、 悬挑板下部构造筋伸进支座的长度为(D)
A、12d B、支座宽/2+5d C、Max(支座宽/2,5d) D、Max(支座宽/2,12d) 解析:参考图集11G101-1第95页
102、 纯悬挑板上部受力钢筋在梁角筋(A)弯钩。 A、内侧 B、外侧 C、内侧或外侧 解析:参考图集11G101-1第95页
103、 纯悬挑板锚入支座水平段的长度至少为(C) A、0.3lab B、0.5lab C、0.6lab D、lab 解析:参考图集11G101-1第95页
104、 悬挑板平行于支座的第一根构造或分布筋距支座边的距离为(A) A、1/2板筋间距 B、50 C、100 D、1/3板筋间距 解析:参考图集11G101-1第92页
105、 柱上板带暗梁的箍筋加密区长度为(B) A、500 B、3h C、1.5h D、2h 解析:参考图集11G101-1第97页
106、 柱上板带暗梁箍筋加密区第一道箍筋是自柱边(B)起布置。 A 、3h(h为板厚) B 、50 C 、Lab D、250 解析:参考图集11G101-1第97页
107、 下列楼梯类型中,有抗震构造措施的是(A)
A、ATc B、AT C、DT D、FT 解析:参考图集11G101-2第6页
108、 楼梯集中标注中,踏步段总高度和踏步级数之间以(C)分隔。
A、; B、+ C、/ D、() 解析:参考图集11G101-2第9页
109、 AT型楼梯板配筋构造中,下部纵筋伸入支座的长度为(D)
A、la B、5d C、板厚-保护层 D、≥5d,且至少到梁中线 解析:参考图集11G101-2第20页
110、 关于ATa和ATb型楼梯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ATa和ATb为带滑动支座的板式楼梯 B、ATb型低端滑动支座支承在楼梯梁上。
C、钢板之间满铺石墨粉是滑动支座构造做法之一。 D、滑动支座采用聚四氟乙烯板时,其宽度同踏步宽。 解析:参考图集11G101-2第8、39页
基础
111、 当图纸标有:JL8(3)300*700 Y500*250表示(A)
A、8号基础梁,3跨,截面尺寸为宽300、高700,基础梁加腋,腋长500、腋高250 B、8号基础梁,3跨,截面尺寸为宽300、高700,基础梁加腋,腋高500、腋长250 C、8号基础梁,3跨,截面尺寸为宽700、高300,第三跨变截面根部高500、端部高250 D、8号基础梁,3跨,截面尺寸为宽300、高700,第一跨变截面根部高250、端部高500
解析:参考图集11G101-3第21页
112、 基础梁箍筋信息标注为:10φ12@100/φ12@200(6)表示(B)
A、直径为12的一级钢,从梁两端向跨内,间距100设置5道,其余间距为200,均为6肢箍
B、直径为12的一级钢,从梁两端向跨内,间距100设置10道,其余间距为200,均为6肢箍
C、直径为12的一级钢,加密区间距100设置10道,其余间距为200,均为6肢箍 D、直径为12的一级钢,加密区间距100设置5道,其余间距为200,均为6肢箍 解析:参考图集11G101-3第22页
113、 图所示的条形基础的代号是(A)
A、TJBp B、TJBj C、TJB D、JL 解析:参考图集11G101-3第21页
114、 梁板式筏形基础板的第一根钢筋距基础梁边距离为(B) A、s B、s/2且不大于75 C、s/3且不大于75 D、s/4 解析:参考图集11G101-3第79页
115、 十字相交的基础梁,其侧面构造纵筋锚入交叉梁内(C) A、10d B、12d C、15d D、20d 解析:参考图集11G101-3第73页
116、 当对称独立基础板底X、Y方向宽度满足(A)时,X、Y方向钢筋长度=底板宽度
*0.9。
A、≥2500 B、≥2600 C、≥2700 D、≥2800 解析:参考图集11G101-3第63页
117、 基础主梁底部非贯通纵筋过柱节点向跨内的延伸长度(A)
A、ln/3 B、ln/4 C、ln/3和1.2la+Hb+0.5Hc取大值 D、1.2la+Hb+0.5Hc 解析:参考图集11G101-3第71页
118、 独立基础平面注写方式中集中标注的必注内容不包括(D)
A、基础编号 B、截面竖向尺寸 C、配筋 D、基础底面标高 解析:参考图集11G101-3第7页
119、 如下图,基础的总高度为(C)
A、300 B、600 C、900 D、1200 解析:参考图集11G101-3第8页
120、 独立基础底板配筋,第一根钢筋距基础边缘的距离为(B) A、≤s/2 B、≤s/2且≤75 C、≤75 D、≤s/2或≤75 解析:参考图集11G101-3第60页
121、 双柱独立基础顶部配筋的锚固长度为(A),锚固长度自柱内侧边缘算起。 A、la B、laE C、labE D、15d 解析:参考图集11G101-3第61页
122、 设置基础梁的双柱独立基础,基础梁纵筋在端部的弯折长度为(B) A、10d B、12d C、15d D、8d 解析:参考图集11G101-3第62页
123、 关于非对称独立基础底板筋减短10%说法正确的是(D) A、柱中心线两侧都折减 B、柱中心线两侧都不折减
C、一侧从柱中心支基础底板边缘的距离<1250mm时,钢筋折减 D、一侧从柱中心支基础底板边缘的距离<1250mm时,钢筋不折减 解析:参考图集11G101-3第63页 124、 对于条形基础底板配筋,在两向受力钢筋交接处的网状部位,分布钢筋与同向受力
钢筋的构造搭接长度为(B)
A、100 B、150 C、10d D、12d 解析:参考图集11G101-3第69页
125、 当条形基础设有基础梁时,基础底板的分布筋在梁宽范围内(C) A、按分布筋间距布筋 B、按分布筋间距的两倍布筋 C、不设分布筋 D、以上都不对 解析:参考图集11G101-3第69页
126、 下列关于条形基础底板钢筋构造说法不正确的是(A) A、十字交接基础底板两个方向受力钢筋都贯通布置
B、丁字交接基础底板两个方向受力钢筋,一个方向贯通,另一方向布到基础宽度的1/4处 C、转角梁板端部无纵向延伸的基础底板两个方向的受力钢筋都贯通布置
D、转角梁板端部有纵向延伸的基础底板两个方向的受力钢筋,一个方向贯通,另一方向布到基础宽度的1/4处
解析:参考图集11G101-3第69页
127、 基础梁底部非贯通纵筋第二排向跨内伸出的长度为(C) A、ln/4 B、500 C、ln/3 D、以上都不对 解析:参考图集11G101-3第71页
128、 对于无外伸的基础梁的底部纵筋在端部的弯折长度为(B) A、12d B、15d C、10d D、以上都不对 解析:参考图集11G101-3第73页
129、 基础主梁在高度变截面处,上下钢筋深入支座长要达到什么要求(A) A、深入支座长要满足la B、深入支座长要满足1000mm C、深入支座长要满足15d D、深入支座长要满足2倍的梁高 解析:参考图集11G101-3第74页
130、 支座两侧筏板厚度有变化时,板上部筋深入支座应满足什么要求(A) A、深入支座不小于la B、深入支座≥12d且伸到支座中心线 C、不小于500mm D、≥15d 解析:参考图集11G101-3第83页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教育范文平法基础 - 图文(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