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把函数y=f(x)的图像向左平移a个单位,然后再把每个点的横坐标变为原来的b倍,则所得图像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y=f(bx+a);
(2)如果把函数y=f(x)的图像每个点的横坐标变为原来的b倍,然后再把图像向左平移a个单位,则所得图像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y=f[b(x+a)];
仔细分析,左右的平移与每点横坐标的伸缩都是对自变量x而言的,只对x做相应的处理。
8、左右与上下平移变换与沿某向量平移的关系如何?
左右的平移就是向量的横坐标,上下的平移就在于向量的纵坐标,横与纵坐标的符号代表平移的方向。目标相同,路径不同罢了。
9、对函数的平移与对曲线的平移有区别吗?
函数本身就是方程,所以函数图像就是曲线,所以对曲线的平移方法可以直接用到函数中来。但是,对函数图像的平移口诀“左加右减”不可以直接用到曲线的平移之中……原因应该由上面的可以知道了。
10、平移函数的图像与坐标变换怎样进行区别?各有什么优点?
这两者都可以完成同样的事,那就是简化我们要研究的函数表达或是曲线的方程,优点也与些类似。各自的优点可以通过例题来体会,不多述了。
九、和角与差角公式的推导指引1、cos(A-B)
2、cos(A+B)
3、sin(A-B)
4、sin(A+B)
5、tan(A-B)
6、tan(A+B)
7、sin2A
8、cos2A
9、tan2A
10、sinAcosA
11、(sinA)^2
12、(cosA)^2
13、asinA+bcosA
14、tanA+tanB
15、用tanA表示sin2A,cos2A,tan2A
16、……
上述公式,每天推导三次,连续推导三天,题可做,分可拿……
请注意,是推导不是背公式啊!
十、倍角余弦公式的变形应用公式:cos2A=(cosA)^2-(sinA)^2=1-2(sinA)^2=2(cosA)^2-1
公式变形:(sinA)^2=1/2(1-cos2A);(cosA)^2=1/2(1+cos2A)
上述公式与正弦二倍角公式的变形统称“降幂公式”,对化简三角函数式为Asin(wx+b)的形式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十一、解三角形的几个关键点1、三角形本身就是已知条件:(1)内角和定理;(2)边角大小关系;
2、正弦与余弦定理:注意应用时解的取舍;
3、面积公式:注意用内切圆半径时,把三角形一分为三的方法,学会推导海沦公式;
4、三角形的重心、内心、外心及垂心;
小结:1、学习线索三角函数与其它函数一样,学习的步骤是:
(1)定义;(2)定义域;(3)图像;(4)性质;
但也有本身的特点,如周期性、对称性等,所以在上述步骤中应该适应加入:
(1)同角关系式;(2)诱导公式;(3)两角和与差公式;(4)倍角公式……;
那么加在什么地方?怎么加呢?
2、学习重点刚好回答上面的问题,那些公式都是由定义直接可以得到的,可以看成是对定义的引申。在教学时应该紧紧围绕三角函数的定义去教学。所以,三角函数的教学重点就是三角函数的定义。
3、学习技巧三角函数难点在三角变换,所以三角变换的技巧就是学习三角函数的技巧。一般来说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
(1)从角上考虑:用已知角表示未知角,教材上的例题与习题都有渗透;
(2)从函数的名称上考虑:注意把握弦与切的互化,正弦与余弦之间的转化;
(3)从式子的结构上考虑:公式的每一种变形都是一道很好三角题目,只有掌握了公式的全部变形才能应用得手。如:tanB+tanC=?一般的学生不知道,尤其是当B+C为特殊角的时候,它就完成了正切和与正切积的转化;
一般来说,上述三个方面应该同时考虑,解决了一两个方面,其它方面自然平衡,题目可以顺利完成。
一、问题提出
在绝大多数人的眼里,数学是一门比较难学的学科。特别是新课程改革后,高中的数学新增加了很多内容,相当多的一部分学生向老师抱怨说数学课本的内容和知识点那么多,老是记不住,学过就忘了。有的还说课本里的内容太简单了,能看懂,但是到考试的时候不会做题,题目跟学过的知识点联系不起来。老师也说,想不明白明明很简单的题目搞不懂为什么学生不会做,教学相当的被动。高二是高中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为了更好地指导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数学,我们设计了一份关于高二数学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信心和新课程改革的调查问卷。
二.调查研究
1)调查对象
针对文科和理科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情况,我们对新会一中高二级(全级19个班,其中有4个实验班,15个普通班)的部分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为了调查结果更加客观,我们抽取了高二级四个普通班中的一个物理班,一个生物班,一个地理班,两个政治班共270人进行问卷调查。
2)调查结果和分析
(一)对待数学的兴趣与态度
题目 选项 人数 百分比(%)
1.你觉得数学是怎样的学科? 有趣的,有挑战性的 116 42.80%
非常实用的 51 18.82%
枯燥无味的 43 15.87%
现实中难以用到的 61 22.51%
2.觉数学学习中那一个环节最难学? 概念 24 8.96%
规律的理解 97 36.19%
计算和应用 147 54.85%
3.喜欢数学,是由于什么? 数学有趣 69 17.74%
数学与生活联系紧密,将来有很多地方可以用到 93 23.91%
数学有我想从事的事业和理想 45 11.57%
数学可以锻炼我的逻辑思维 151 38.82%
数学老师讲课很精彩 31 7.97%
题目 选项 人数 百分比(%)
4.不喜欢数学,是由于什么? 数学太难学啦 152 38.00%
以前没学好,基础不好 123 30.75%
数学跟我理想从事的方向太远了 39 9.75%
数学没有多大用处 32 8.00%
咱以前的数学老师不太怎么样 54 13.50%
从图表可以看出来,42.80%的同学对数学用着浓厚的兴趣,他们都认为数学是一门有趣,有挑战性的学科。这对数学老师无形是一个鼓舞,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证明数学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自有吸引学生的特性,只要好好的引导, 适当的处理教材的内容,很多学生还是愿意学,并且学好它的,但不可否认,由于数学理论性和逻辑性很强,教科书相对枯燥,在实际生活中难以用到,这也造成相当多的一部分学生不喜欢学数学,不过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数学教科书的例子已经越来越多采用现实生活的例子,这对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有一定的帮助。
第二题,对于数学认为那个环节最难学,36.19%学生选了b――规律的理解,54.85%学生选了c――计算与应用。教科书只是简单的讲明概念,而规律的总结很少,有些更是总结得不够合理,这就要求老师给学生们总结出一套适合学生认知程度的规律,讲解透彻,并针对规律出一些相对应的练习加以巩固。练习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不仅要有简单的应用,还要要有规律的变式应用。因为要学好数学没有一定的练习是学不好的。有些学生的规律记得很熟,但是因为平常练得比较少,考试的时候稍微变一种形式或说法,他们就对题目无从下手了。这主要是平常对规律理解不透的结果。而对于计算和应用这一部分,一向是学生感到比较头疼的环节。主要是学生数学建模的思想比较差,他们不知道怎样把实际问题跟数学知识联系起来。所以老师在讲课的时候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建模思想,讲例题时不是仅仅讲例题应该怎么做就行了,而是讲明为什么这样做,里面运用到什么知识点,以后遇到同种类型的题应该怎样下笔,把整个例题讲透,如果有时间,把题目稍微变通一下,让学生做,并要他们比较题目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自己发现和总结规律。
三.小结
调查问卷主要反映出以下几个问题:
(1)相当多的一部分学生喜欢数学,觉得数学是有趣的一门学科,但是学起来觉得有一定的难度。
(2)相当多的学生不注重课本知识,课后少做习题,甚至不做习题。
(3)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数学的习惯,基本没有做到课前预习,课堂上认真听课,课后复习的学习三步曲。
(4)由于种种原因,学生上课听课的质量不高。
(5)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够高,效率不高。
(6)没有形成系统的学习习惯,不善于总结,归纳出一套自己的学习数学的方法。
(7)新课程标准的课本知识跳跃性大,习题难度大,内容多,学生难以消化吸收。
四、建议
针对目前高二学生的数学学习现状,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完善学习过程。
(1)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预习,使他们养成每节新课前都要进行预习的习惯,从而了解下节课教师上课的内容提高听课效率。
(2)教师要指导学生采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要培养学生课后先看书再完成作业的学习习惯,真正理解上节课老师所讲的内容,再运用掌握的知识去完成作业加以巩固,使每个学生都能自觉地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学习。
(3)教师要采用适当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做到对老师批改的作业要及时了解,对做错的题目要认真、及时订正。同时要培养学生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杜绝“治标不治本”的订正方法。对于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要认真思考,决不轻易放过。
(4)教师要指导学生养成系统复习的学习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在各种测验中临危不惧,潇洒应对。靠临时“抱佛脚”去应付测验是无法真正提高学习成绩的。
(5)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从思想上扭转部分学生的观念,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学习动机,使他们能主动养成积极的学习。
(6)教师应探索新课程教学模式,积极稳妥推进新课程改革。
调查成员:韦清枚 黄沃锯 钟喜亨 莫宗迪
科 组 长: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老师: __________________
2xxx年xx月xx日
[高二数学学习情况调查报告]
高二数学不及格怎么学习
1
粗心问题,多花点时间在读题上
“粗心的原因,不是你不够仔细,而是你不够熟练。”有一次,班主任指着我错得离谱的函数大题,对我说道。当时那道题,全班就我一个人做错了。
该拿的分拿不到,是很多同学的痛。但是高考分数段的差距,可能就是这么拉开的。老师教我的办法就是,多练——“练到你闭着眼睛都能算出答案”的熟练度。
以及,审题仔细,所有题目一律读两遍以上。第一遍读题,先读懂题目大意;第二步读题,提取出重点条件和信息;第三遍读题,确认问题,整理解题思路。
班主任这么和我说:“不要老想着粗心问题做完了试卷来检查出来,做题要快中求慢——解题要快,但读题要慢!”
2
不学会整理错题,考试等于白费
高三的时候,数学老师要求每个人必须准备好一本笔记本,记录下每次模拟考试中的错题。当时老师的一句话让我印象特别深刻:“错题,才是你高三复习最大的收获!”
正是通过整理错题我发现,当时的自己对于函数和不等式类型的题目,总是运算不够熟练,导致粗心犯错。因此后来也找了很多这类的题型来练习。
后来通过这个方法,我发现包括语文、英语,也非常有错题整理的必要。高三模拟考之前,我总要把我的错题本拿出来瞅一瞅,告诫自己,不要在这个地方犯错。
有段时间,班主任会经常来检查我的错题本,然后指出我接下来的刷题、复习方向。那段时间,是我感觉自己进步最大的一段时光。
3
基础概念要牢,建立整体知识系统
在高三下半学期的时候,当大家都在苦苦纠缠于最后两道压轴题的练习时,班主任给了我们当头一喝:都先复习清楚基础概念,再来刷题!
懂的同学们都明白,最后一道压轴题,总是容易解题没思路。
数学老师强调,一张高考卷,这里考了什么知识点,那里又考了什么知识点,解题思路、范围其实都是有限的套路,你们要学会自己总结这里面的套路,要能想办法建立起条件到问题的联系。
在数学老师的带领下,我们高三末还进行了一次知识点大扫盲。全班同学跟着老师,运用思维导图、发撒思维的形式,回顾了一遍整个高中所学的知识点。
这一次复习完之后,我做题时的解题思路经常就开阔了很多,解题速度也大大提高了。这让我高考的时候,能够留出足足40多分钟的时间,用来解决最后两道大题。
回顾高三让我明白,学习一定要肯下功夫、要肯钻研。而且不光要勤奋、努力,还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得益于班主任老师的教导,这一年自己数学取得的快速进步,在别人看来是奇迹,但在老师看来,这都是方法正确的必然结果。在此,由衷地感谢我的高三班主任!
高二数学知识巧计妙语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同号相加一边倒;异号相加“大”减“小”,符号跟着大的跑;绝对值相等“零”正好。【注】“大”减“小”是指绝对值的大小。
合并同类项:合并同类项,法则不能忘,只求系数和,字母、指数不变样。
去、添括号法则:去括号、添括号,关键看符号,括号前面是正号,去、添括号不变号,括号前面是负号,去、添括号都变号。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心得体会高二数学学习心得体会(通用18篇)(高二数学总结怎么写)(6)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