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文物及非遗保护工作扎实推进。
积极开展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一是组织人员对全县120余处不可移动文物点进行核查,对违规被迁移、拆除等情况进行有效查处。联合国家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对韩井遗址、郭咀遗址等遗址点进行调查勘探;二是初步完成对各级文保单位“四有”(有保护范围、有保护标志、有记录档案和有保管机构)摸底排查工作;三是积极做好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四是继续抓好非遗项目申报及非遗传承基地建设工作,完成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花挑舞》、《潼河龙舞》两个项目的'推荐申报工作,新建洪泽湖渔鼓传承基地,改善已有的泗州戏、天岗湖锣鼓、苏北琴书等非遗项目的传承基地的设施条件;五是积极做好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专项保护资金申报工作,协调各乡镇开展了系列非遗展演活动。
目前,我县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2个,省级非遗项目4个,市级非遗项目14个,县级非遗项目24个。
4、文化市场管理规范到位。
一是严厉打击违规经营行为,坚决取缔无证经营场所。通过开展执法专项整治行动,对全县文化市场进行仔细摸排,依法查处演出市场色情低俗表演、网吧接纳未成年人的案件。联合公安、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对歌舞娱乐场所、新闻出版物市场等开展了多次专项整治活动;二是积极做好国家卫生县城创建交办任务落实工作。根据国家卫生创建工作的相关要求,在县公安局的配合下,对全县网吧进行拉网式排查,迅速制作并悬挂统一的创卫宣传标语、禁烟标识,对网吧吸烟“零容忍”,坚决做到发现一起,处罚一起。三是积极采纳部分县政协委员提出的加强农村吹奏演出市场管理的相关建议,会同公安部门积极开展清理整顿农村民间吹奏演出专项整治,召开专题部署会,联合各乡镇深入村居、庙会,对吹奏演出活动进行突击检查,有效遏制违规演出行为。
在文化市场、新闻出版管理、“扫黄打非”等工作中,分别开展4次专项整治活动,即:春季网吧专项整治活动;春季出版物市场专项整治活动;农村演出市场整治活动。共出动执法人员780人次,出动检查车辆180车次,立案查处文化市场违法违规案件62起,其中网吧10家,处理违规演出2起,没收非法出版物2635本(盘)。会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取缔黑网吧2个,会同公安部门查收非法经营游戏设备28台,取缔非法流动销售音像点3个,取缔非法图书滩点2个,检查处理并回复涉及文化市场经营管理方面“网络问政”30余件。
5、图书管理及“全民阅读”活动内容不断丰富。
以阅读文化培育为引领,在全社会倡导热爱读书的文化价值观,通过开展“进机关”、“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进家庭”等读书“六进”工作,创建学习型机关、企业、乡村、社区、校园、家庭等,在全社会大力营造良好的全民阅读氛围。利用“4.23世界读书日暨江苏省首个全民阅读日”,开展了“书香泗洪,阅读相伴”主题征文颁奖仪式,举行了广场宣传活动,通过在现场发放宣传册、阅读倡议书、免费发放书刊、推荐优秀阅读书目等形式活动进行宣传。同时,联合县教育局共同举办了“全民阅读?书香泗洪”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县图书馆参加全省红领巾读书征文比赛(省文化厅主办),获优秀组织奖。另外,县图书馆被评为市文明单位。
在20xx年图书管理工作中,共计加工、分类、著录、交送图书6000多册,供读者借阅。通过各项服务方式,使读者到馆人次有了较大的提升,共计接待读者近1.2万人次,图书流通6万册次。开展了“缤纷的冬日”系列活动和“在记忆中盛开DD中国濒危野生动植物图片展”;组织开展世界读书日和江苏省首个全民阅读日活动以及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活动;组织参加了市首届经典诵读比赛,参赛节目获优秀奖。参加省红领巾证书征文活动,县图书馆获组织奖,7篇征文分获1等奖、3等奖等。按时完成“三送”图书分发送达乡镇文化站的工作,送书下乡价值40多万元的图书近2万册。
(一)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不足。经过努力,我县乡镇文化站大多达到上级创建要求,但仍有一些现实问题急需解决。如部分文化站站房被无故占用,还有的只有站房,缺乏相关开放设施。同时,我县城区公共文化活动场所偏少,缺少大型文化广场。居民小区缺少文体活动场所,面积不足。镇、村文化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相对滞后,文化大院活动室较少,服务群众功能少。
(二)基层文化管理与服务力量较为薄弱。我县农家书屋和文化大院的管理人员也大多是由农村干部兼任,存在素质水平差异大、能力高低不平衡等问题。专职人员不专,就难以很好地引导群众开展文化活动。主要体现在,专业人才匮乏,特别是从事编导、演出等方面的人才十分缺乏。乡镇文化站管护人员缺乏,特别是涉及广播设备维护、文化艺术等方面人才匮乏,导致现有人员兼职过多、人手不足、人员流动性较大等现象普遍存在,造成日常管理工作不到位。人员数量、学历层次、年龄结构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职能、服务对象的数量、服务要求的提高不相适应,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功能的发挥。
(三)特色文化艺术品牌的探索不够深入。作为文化事业发展的主要引导,在品牌构建、内涵深化和形式包装等多个层面仍然有许多不到位的地方,特色文化品牌需要更深入探索和扩展,使其能系统展示我县干群创建和弘扬激情文化的具体做法和经验。近年来,随着我县业余文艺团队的兴起,农村文化市场发展迅速,但是活动形式仅限于戏曲、广场舞等几种常见形式,不能满足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文广新局意识形态工作总结
20,县文广新局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首要政治任务,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为主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持党管意识形态不动摇,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较好地完成了本年度意识形态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体制机制。
根据分宜县委印发的《关于贯彻<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的实施细则》和《中共分宜县委宣传部关于印发<全县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考核方案>的通知》有关要求,结合我局实际,制定《分宜县文广新局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方案》,完善了《意识形态工作责任落实制度》《意识形态工作报告制度》、《意识形态工作分析研判制度》、《意识形态工作检查考核制度》、《意识形态工作风险防控工作制度》等五项制度,成立了以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局属单位、机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为全局意识形态工作落地生效夯实了基础。
二、狠抓学习教育,提高队伍素质。
县文广新局坚持把意识形态有关内容纳入局党委中心组学习重要内容,及时传达学习各级党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及指示精神,狠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制度化常态化,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守组织纪律和宣传纪律,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在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充分利用自学、中心组学习、干部职工大会等,组织局机关及下属事业单位党员干部职工学习党的十九大及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等内容,积极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进一步牢固树立党员干部的党章党规党纪意识,强化干部职工思想认识。
三、强化责任落实,严格作追究。
县文广新局认真把意识形态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切实做到一手抓各项目标责任的推进落实,一手抓意识形态工作。明确了局党委书记、局长是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切实将目标责任层层分解到局属单位和股室,明确到人头上,确保意识形态工作落到实处。同时发挥表率作用,切实抓好党建工作和党风廉政工作,以党建、廉政建设强化作风建设,全面安排部署全局党风廉政和党建工作,与各股室及下属单位负责人分别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做到既管好自己,又管好下属干部队伍,责任到人,做到敢抓敢管、严抓严管、真抓真管,确保了各项纪律要求落到实处,从而全面推进作风建设。同时组织工作人员组成明察暗访组,加强监督检查,严格执纪问责,对局机关干部职工和局属单位上下班纪律和节假日期间值班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通报批评,并及时督促整改,开展“吃空饷”问题、“办公用房”问题以及“小金库”问题等专项清理整治工作,强化党风、政风廉洁工作,全面推动各项工作开展。
四、发挥文化职能,服务中心工作。
1、充分利用各类平台,建设主流意识形态阵地。成立了新闻宣传工作小组,加强对各类新闻媒体、网络媒体、新兴媒体、各类出版物及其从业人员的管理。今年来,共发消息278条;积极向中央、省、市、县等媒体投稿,在省文旅厅官网刊登1篇、中国江西网刊登1篇、省群艺馆刊登5篇,在《新余日报》刊登15篇、新余新闻1篇、市局官网2篇,在分宜信息、政务分宜刊登10篇。重点加强了党的十九大及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充分利用广场LED屏、公共文化场所、局微信、QQ平台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编排宣传十九大精神的文艺节目深入基层开展了惠民演出。
2、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后续建设和文化消费试点工作为契机,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一是抓好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后续建设工作。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通过文化部验收后,进一步对全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行了提升,经过“三馆提升改造”工程,县文化中心影剧院进行了音响、灯光、LED屏的改造,原舞台候场室正在改为人大主席团会议室,文化馆的整体搬迁工作也进行得如火如荼,同时完成了县图书馆一级馆评估定级工作,进一步完善了县图书馆、县文化馆“总分馆”特色服务模式建设。二是多措并举推动文化消费试点工作。首先,通过举办品牌文化活动,激活文化消费市场。今年以来成功举办了“百姓春晚”、戏?谜闹元宵、第十三届元宵灯谜晚会、元旦电影专场晚会、庆元旦书法美术展、春节电影专场晚会、文化惠民月农民工免费看电影、第六届“农民剧团进城展演”、“全县少儿艺术节”等品牌文化活动10余场,不仅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也进一步激活了文化消费市场。其次,通过培育重点消费行业,促进文化消费繁荣。我局通过培育影院、网咖等重点市场,大力促进文化消费繁荣发展,截止目前,目前全县共有3D以上数字影院2家(天幕和中影)总票房414.8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8%;观影人次达到12.3万人,同期增长6.8%。然后,打造文化小馆。我县的“谷雨文化小馆”和“姻缘文化小馆”2家成为全市首批十个文化小馆之二,其中,“谷雨文化小馆”成功举办了全市第二期文化消费沙龙;目前,第二批已有恩达夏布、李欣玉雕、咏春茶、小梅夏绣等4个文化小馆入选。再次,通过政策资金扶持,帮助特色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吃透省、市文件、政策精神,在项目申报上,帮助中国洞都获得江西省第一届文化产业“金杜鹃奖”;在资金扶持上,帮助中国洞都和江西恩达获得支持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企业资金共计25万元,并拿出5万元专项资金奖励夏绣文化产品创新发展。最后,通过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文化消费。筹建县乡村三级全覆盖的28支“红色文艺轻骑兵”宣传队伍,结合分宜特色,积极向贫困村开展精神扶贫工作,编排了宣传十九大精神、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富有分宜地方特色的文艺节目到基层巡回演出135场;县图书馆全年免费开放,县文化馆延时服务,县博物馆错时服务,三馆每周开放时间均在42-56小时以上。县博物馆、黄子澄纪念馆累计接待观众4.2万余人次、2.9万余人次;县文化馆举办书法、版画、戏剧等免费培训班,培训人次1万余人次,非遗展厅、版画传习所、多功能厅等文化活动厅室免费向市民开放,今年以来接待观众3.2万余人次;县图书馆截止目前书刊文献外借人次达 4.2万人次,书刊文献外借册次达9.1万册次,累计办借书证5300个;持续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一是送戏下乡121场,观众16.6万余人次;二是送电影下乡2245场,观影群众12.2万余人次。专门向省里申请2部扶贫题材电影,向贫困村开展精神扶贫工作;三是指导乡镇开展自办活动114场,参与群众9万余人次。
3、加强文物保护,传承历史文化。一是加大对非遗项目、传承人的申报工作。我局申报的'“分宜硬门拳”、“心意六合拳”、“小梅苎麻布刺绣制作技艺”三项县级非遗名录于今年2月6日授牌。截止目前,全县有2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县级以上保护名录,其中分宜夏布制作技艺、分宜赛龙舟等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省级保护名录,分宜夏布制作技艺正积极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二是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先后创立分宜三中版画培训、分宜三小心意六合拳培训、分宜一小戏剧培训班、分宜五中夏布刺绣培训班4个传统文化技艺班。三是进一步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圆满完成国家一级文物商代云雷纹青铜镂从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正式移交至县博物馆的交接工作;儒延坊肃反委员会旧址、中共分宜临时县委旧址、分宜钤岗上高会战中国军队阵亡将士陵园、习凿齿墓、飨褒堂、袁州明代城墙砖窑地群(芦塘窑址)今年3月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务为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积极抓好“拆三房、建三园”古建筑保护鉴定工作,先后对全县136个村的古建筑进行了摸底和排查,确定了126处古建筑为保留建筑,()对我县文物保护和利用起到重要作用。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个人工作总结文广新局新闻出版股年度工作总结(精选12篇)(文广新局下属单位(2)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