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架好“三桥”,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
一是技术服务桥梁。
针对农民的科技状况和农业生产实际,我们利用农闲时节,分乡镇对农民进行了技术培训。在培训中力求增强深度和广度,扩大培训的层次和覆盖面,做到了遵循一个原则,实现两个转变,抓好四个结合。一个原则就是以农民的需要为出发点,农民需要什么技术我们就提供什么技术;两个转变就是更新内容、改变方式,培训观念由被动变为主动。内容上以传统技术为基础,增加高、新、特、奇的技术内容,改变过去灌输式的培训形式,由农民提出要求和问题,我们有针对性的解答、解决。四个结合就是电视讲座和面授相结合,集中和分散相结合,课堂讲授与田间指导相结合,系统培训和阶段培训相结合。共举办培训班32期,培训农民10000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20000份。
同时,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步伐。积极引进推广了高农901、农大84、长城98、石玉8、澄海11、沈育2等六个玉米新品种,gck321、94―7等两个棉花新品种,示范成功了西班牙“卡依罗”西红柿,积极推广了配方施肥、微滴灌、保优节本栽培等先进适用技术,使我县良种覆盖率达到96%以上,先进适用技术覆盖率达到70%以上。
二是信息服务桥梁。
充分利用县农业信息中心的桥梁纽带作用,搞好农业信息服务,引导农民面向市场调整农业结构。在信息网上开设了农业概况、市场供求、农业动态、农业科技等23个一级栏目,病虫预报、优良品种、经济分析、特色生产等64个二级栏目,涉及农业、林业、农机、畜牧、水产、土地等内容。截止到目前,共录入信息5500条,网站点击率150000多次,在保定市网站评比活动中取得第2名的好成绩;在全省138个县级农业信息网站评比活动中,荣获一等奖;农业部在中国农业信息网站上对定兴农业信息网也建立了超链接(河北省共有10个县在中国农业信息网站建有超链接)。
三是产品销售桥梁。
组织得力人员跑市场,抓订单,解决农产品销路问题,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①萝卜订单。南大位村和县飞机场供应辽宁兴城农副产品加工厂200吨萝卜,可制成萝卜干20吨,订单面积40亩;
②麻山药订单。贤寓村供应北京顺义区大孙各庄蔬菜产销服务站100吨麻山药,订单面积30亩;
③结球生菜订单。郑村和内章村供应北京麦当劳公司结球生菜,涉及蔬菜大棚50个。
(五)加强组织发动,推进生态建设
一是搞好春、秋冬季造林绿化。
①广泛宣传发动。采取广播、标语、板报等形式,深入宣传造林绿化的重要意义,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开展造林绿化的积极性。
②完善利益机制。对农田林网和道路绿化采取承包、拍卖等经营方式,明晰责、权、利关系,稳定林地承包经营权,加快造林绿化步伐。
③强化监督和管护。严格把好整地、苗木、运输、栽植、浇水、抚育六大关口,确保造林质量,巩固造林成果。共计完成造林10000亩,植树60万株,完成义务植树80万株。其中农田林网20万株,四旁植树60万株。
二是搞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
①通过积极组织到先进县、市参观考察、制发宣传展板、印发技术资料等形式,广泛宣传沼气建设的意义和好处,提高群众的建池积极性。
②抽调精干力量进村入户,帮助建池户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为建池户联系施工队,提供各种技术服务,保证工程质量。
③为建池户配置建池所用灶具、配件、灯具等,实现沼气池建设的规范化。年内新增沼气户390户。
三是搞好秸秆综合利用和科学转化。
围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可持续发展,大力推广秸秆机械化还田和青贮技术,积极发展秸秆压块饲料生产,拓宽秸秆综合利用的途径。今年共完成秸秆综合利用面积30万亩,占玉米收获面积的70%,其中秸秆还田20万亩,秸秆压块5万亩,秸秆青贮3万亩,秸秆堆沤1.5万亩,发展食用菌利用秸秆0.5万亩。
(六)加大农业执法力度,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从加强执法宣传,强化执法手段入手,深入开展农业执法活动。共取缔非法售种摊点11个,抽检种子经营者的种子发芽率120批次,查抄种子1万公斤,没收种子1500公斤。取缔无证经营农药摊点8个,查处违法案件29起,净化了农资市场;审计15个乡镇,200个行政村, 审计金额达5000余万元,查处违纪金额150余万元,核定固定资产500余万元,进一步规范了农村财务管理;取缔非法经营木材加工摊点2处,查处非法调运木材70起,有效遏制了破坏林木案件的发生;查处黑车3560台,无证驾驶2700人,办理牌证1300套,办理驾证804个,使“黑车非驾”现象得到了明显改观。
(七)坚持增收减负两手抓,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与财政部门密切配合,按照“减轻、规范、稳定”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共核减计税面积20xx亩,降低农业税率三个百分点,减收农业税1994万元,人均减少39元。同时,加大农民负担专项治理力度。重点对农业生产、农民建房、农村中小学、农民外出务工、结婚登记乱收费和报刊征订乱摊派进行了治理,有效防止了农民负担反弹。
(八)加强农林干部队伍建设,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一是加强学习。
坚持集中学习与分散自学相结合,每周五下午进行集中学习,同时组织干部职工结合工作实际进行自学。进一步丰富学习内容,不仅学习政治理论,而且学习涉农政策法规、现代农业知识与技术等,充实干部职工的头脑,提高干部职工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增强做好新形势下农业工作的能力。
二是转变作风。
坚持服务“三农”的根本宗旨,想农民之所急,送农民之所需,解农民之所难,深入农户,深入农业生产一线,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真正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三是强化管理。
推行目标责任制,将全年目标任务细化、量化,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工作岗位和工作人员,并提出完成标准和时限要求,严格进行考核,兑现奖惩,形成有效的激励制约机制。
二***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我局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把促进农民增收当作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突出做好农业结构调整、农业技术推广、农业优质化、标准化、产业化工作,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生产情况
(一)粮油生产全面丰收
(二)林业生产稳步推进
(三)渔业生产稳中有升
(四)蔬菜生产形势喜人
二、所做的主要工作
(一)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农业结构调整是农业发展永恒的'主题,通过近几年来的全区上下共同努力,我区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二)着力推广农业实用技术
(三)加强病虫测报,搞好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
1.测报工作逐步规范。我局测报是全省先进单位,承担省安排系统测报对象11个,并对30余种病虫草害进行普查,同时在插花、枣庄、老庙、口孜等乡镇聘请兼职测报员6人,设立6个测报基点,今年共发布病虫情报8期,向省植保总站,报送病虫发生动态周报表48期次,病虫预报准确率在90%以上。
2.农作物病虫防治成效明显。全年病虫草害发生总面积344.8万亩次,防治293.4万亩次,挽回粮食损失55606.8吨,棉花37.43吨,油料388.2吨。
(四)加强“双生”市场清理整顿,加大农业执法力度
(五)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1.加强局属企业管理,确保社会稳定
局属的两个农场、两个公司历史遗留问题多,职工生活困难,不安定因素多。针对以上情况,我局一是及时做好思想工作,将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一年来没有发生一起上访事件;二是做好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将困难职工摸底造册登记,对符合最低生活保障的职工张榜公示,全局共有40多位困难职工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
2.做好局直机关内部管理工作
一是开展“学习两个条例、进行警示教育、规范从政行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主题教育,使全局党员干部深化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意识,转变了工作作风,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是建章立制,狠抓落实。我局建立严格的考勤制度、学习制度、财务制度,并在日常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保证全局工作正常有序开展。三是加强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增强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同时抓好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坚决落实一票否决制。
在肯定今年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自身工作中存在许多缺点和不足,需要在明年工作中着力改进。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1、农业结构调整档次不高,效益不明显。
2、颍东农业闪光点、亮点不多,缺乏特色,示范点建设力度不够,多处于分散种植,没有规模优势。
3、无公害农业步伐已落后其他县市区,需迎头赶上。
4、农业投入不足,工作经费缺乏,推广手段落后,制约工作开展和农业经济发展。
5、受机构改革的影响,个别同志工作存在浅尝则止、疲于应付的局面,缺乏积极创新、锐意进取的思想。
农林局上半年工作总结_单位总结
今年以来,我们围绕发展现代农业的目标,狠抓粮食生产,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稳步推进农业项目建设,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全县农业保持了稳步发展的势头,为实现全年农业发展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就上半年农业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夏粮生产再获丰收。县农业局重点加强小麦田间管理,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印发了《20xx年xx县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意见》和《20xx年xx县小麦中后期管理技术意见》,同时,积极发动农民,加大宣传、培训和督导力度,组织技术人员开展农业科技下乡活动,突出抓好分类指导,强化各项关键技术措施的落实,实现了“一喷三防”全覆盖。全县共种植小麦65.8万亩,平均亩产527.9公斤,总产达到347万吨,同比增长1.8%,夏粮生产实现了“十三连丰”,预计全县玉米播种面积65万亩。
(二)科技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今年以来我们大力推广普及农业高新技术,通过组织培训班、广播电视讲座、印发技术资料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了农业科技、农村新技术的教育培训活动。上半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22期,广播电视讲座5期;印发宣传材料、明白纸1万余份,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指导7000余人次,大大的提高了科技支撑能力。
(三)农业综合执法水平进一步提高。一是倡导诚信生产、经营行为。借助“诚信xxx”建设,印发了《xx县农业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县农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意见》,并与农资生产、经营业户签订了《诚信生产经营责任状》,农资生产、经营业户书面写出《农资生产经营承诺书》,教育引导广大农资生产、经营业户诚信生产、诚信经营,产品货真价实。二是加大执法宣传力度。利用多种形式,加大对《农业法》《种子法》《森林法》《植物检疫条例》等农业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力度。三是强化执法监管。上半年共出动执法人员350余人次,检查种子农资生产、经营单位320余个次,整顿规范农资门店20个次,化肥产品15个,有力震慑了生产经营假冒伪劣农资、乱砍滥伐林木、无证经营加工等违法行为,维护了农民群众的利益,保障了我县农业和林业生产安全。
(四)春季造林成果丰硕。今春全县计划造林总面积11000亩,截至目前,完成植树62万株,占工作总任务量的100%,已全部完成种植任务。重点抓了三项工作重点工程:一是鲁冀边界防护林工程。该工程在我县境内总长56、2公里,涉及大曹镇、保店镇、刘营伍乡、相衙镇、张大庄镇、长官镇、时集镇七个乡镇。今春需新造林7600亩,其中基干林带6896亩,纵深防护林带1300亩。目前,已完成7600亩,植树42.6万株。二是路网、水网建设工程。津城办、柴胡店镇、大柳镇等乡镇在省道、主干线公路、宁南河、宁北河、主要河流、干沟处各种植2400亩片林。目前,已完成2400亩,植树14万株。三是特色经济林建设工程。在长官镇种植油用牡丹1000亩,目前,已完成1000亩。
(五)现代农业发展迅速:
1、加快良种繁育产业发展。一是加快良种科研平台建设。实施鑫星黄淮海北部地区“玉米小麦综合实验站”项目、良星院士工作站建设,进一步提高我县种业育种水平。二是加强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全县10万亩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喜获丰收,市场前景良好,同时与高产创建、小农水、千亿斤粮食增产项目的结合,改善基地生产条件,提高良种繁育质量,促进繁种农户增产增收,全力打造全国最大的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实现政府、企业和农户的共赢。
2、推进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建设。推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晋档升级,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科技支撑能力,加快“企业+基地+农户”的结合。目前,全县共有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05家,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2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达到4家,预计20xx年上半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46、95亿元,占全年计划销售收入目标的57.6 %。
3、推进蔬菜产业发展。截止目前,今年新增设施蔬菜面积0.9万亩,新增食用菌栽培面积50万平方米,新增“三品认证”蔬菜品种1个,新建标准化蔬菜园区2处,完成市里分配的全年蔬菜发展任务60%。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个人工作总结农林局工作总结(精选13篇)(农林局负责什么)(5)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