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随着中国电影市场日益发展成熟,观众口味更加多样,像《摔跤吧!爸爸》《何以为家》等小国别电影才陆续在中国首映,并取得票房上的成功。而国外文艺电影的空白始终没有填补,《海上钢琴师》此类文艺老片新映,不管是二刷还是三刷,在影院沉浸式体验是第一次。
老片重映花样多,电影修复多吸金
今年在中国重映的动画电影《千与千寻》以4.87亿元票房收官,宫崎骏躺着挣了一个《你的名字。》,让很多人看到了电影重映市场的生意经。
但老片重映也不是空手套白狼的买卖,大多数老片重映通常会通过画质修复(如《海上钢琴师》《红高粱》)、3D转制(如《泰坦尼克号》《狮子王》)或推出“导演剪辑版”(如《踏血寻梅》)、“加长版”(如《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等手段,为观众创造不一样的观影体验。
优质重映片的制作成本并不低,有时甚至比拍摄新片的投入还高,比如《泰坦尼克号3D》,尽管影片内容与首映时基本一致,但在画质修复和3D转制上的花费达到了1800万美元。重映的真狮版《狮子王》,实现了从二维到三维,从CG到VR,为电影制作技术带来新的变革。
草地上的草叶和动物毛发根根分明,栩栩如生
与之相比4K(4K电影是指分辨率为4096×2160的电影)修复技术算是小巫见大巫了。
据文化产业新闻(Cultural Industry News)了解,老片修复主要包括物理清洗、“胶转数”采集、数字修复三个环节。修复一部90分钟标准长度的4K影片一般需要上百万人民币,时间成本则取决于胶片拍摄年代、胶片保存质量、工作时间长短和修复精度高低,大约在半年到一年半之间。
时隔20多年,修复团队历时120天将画面修复到2K画质,获近1.9亿票房
而“4K”修复的用意不在于把老电影改造成全新的大片。修复的最终目的是“整旧如旧”,让老胶片上被损耗的影像和声音,借助数字技术,尽可能地恢复到最初被“捕捉”时的模样。
《龙猫》在华公映时还打着“上映三十周年”的旗号,《千与千寻》进入中国商业院线已经不需要什么噱头,而《海上钢琴师》在国内院线的上映标志着其他类型“老片新映”的可能性。
与引进重映相比,国内重映的影片在票房上不占优势,票房最佳的《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仅有不到1.9亿,与国外重映电影相比,处于“赶不上好莱坞的技术,拼不过宫崎骏的情怀”的尴尬境地。
近年“老片新映”不完全统计
另外,豆瓣电影排行前50的国产老电影除了《大话西游》系列,《霸王别姬》《活着》《鬼子来了》三部有望冲击高票房的老电影在过审方面遥遥无期。
钢琴师没有下船,重映电影市场的资本悄然上船。目前来看,激增的电影修复市场需求面临着人才的断层,但只要这个行业本身有市场需求和可观的收益,人才短板还是会逐渐得到弥补。
郭敬明曾说,当他写下他最爱的导演王家卫的时候,笔尖曾尖锐而敏感的疼痛过。我曾对此一笑置之。但是当我写下被中国人翻译成《海上钢琴师》的Thelegendof1900时,我承认郭敬明说得没错。虽然我只看过一遍加一点零星。
故事从1900开始。从1900这个数字开始不,不是。它不是个数字,而是一个人名,一位伟大的钢琴家的名字,再准确点,是一位从没有下过船的伟大的钢琴家的名字。
他清瘦,身材修长,永远一身西装革履,对钢琴和音乐有着超于常人的天赋和热情。他热爱大海,热爱得甚至从未下过船。
或许他对陆地并非惧怕,并非恐惧,有的只是无所适从和一脸的茫然。他的人生过于悲壮,以至于和那艘从未下过的船同归于尽。朋友的劝说没有起丝毫的作用。
“城市那么大,看不到尽头。在哪里我能看到吗就连街道都已经数不清了,找一个女人,盖一间房子,买一块地,开辟一道风景,然后一齐走向死路。太多的选取,太复杂的决定了,难道你不怕精神崩溃吗陆地,太大了,他像一艘大船,一个女人,一条长长的航线,我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不愿意在一个找不到尽头的世界生活,反正,这个世界此刻也没有人明白我。我之所以走到一半停下来,不是因为我所能见,而是我所不能见。”
“所有那些城市,你就是无法看见尽头。尽头拜托!拜托你给我看它的尽头在哪当时,站在舷梯向外看还好。我那时穿着大衣,感觉也很棒,觉得自己前途无量,然后我就要下船去。放心!完全没问题!但是,阻止了我的脚步的,并不是我所看见的东西,而是我所无法看见的那些东西。你明白么我看不见的那些。在那个无限蔓延的城市里,什么东西都有,可惟独没有尽头。根本就没有尽头。我看不见的是这一切的尽头,世界的尽头。”
――NineteenHundred
使这部电影深埋我心的不是他那优美而华丽的音乐,虽然它至始至终吸引着我。真正使我着迷的是他悲厌的人生观和陆地至始至终奇怪的理解。真是这些,使我夜阑时难以入眠。他那安慰朋友Max的略带幽默的话语,却是我心中最难过的记忆。
故事中他唯一爱着的女孩无疑是幸福的,虽然她可能永远不明白他爱她,更不明白那个冒险半夜闯进寝室去吻她的人是他,这些美丽的剪影让人落泪。
哪位朋友,如果你看到那里,请必须要去看这部电影,《海上钢琴师》。那份美丽的悲哀和永世的温存,值得珍藏一生。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高中生范文
海上钢琴师对于我们来说,是一部比较熟悉的电影了,因为已经上映很久了,而且确实非常经典,这一次在影院上映,我们也是比较期待的。
我们看到这部电影在豆瓣的评分是9.2分!
我们看介绍,这部电影讲了:19,Virginian号豪华邮轮上,一个孤儿被遗弃在头等舱,由船上的水手抚养长大,取名1900(蒂姆罗斯 饰)。1900慢慢长大,显示出了无师自通的非凡钢琴天赋,在船上的乐队表演钢琴,每个听过他演奏的人,都被深深打动。爵士 乐鼻祖杰尼听说了1900的高超技艺,专门上船和他比赛,最后自叹弗如,黯然离去。
可惜,这一切的事情都发生在海上,1900从来不愿踏上陆地,直到有一天,他爱上了一个女孩,情愫在琴键上流淌。他会不会为了爱情,踏上陆地开始新的生活,用他的琴声惊艳世界?他将怎样谱写自己非凡的人生。
这部电影在影院重新上映以后,我们看到票房也是不错的!好多人应该都和我想的一样了,原来不是在电影院看的,这一次可以在影院观看,也是非常期待。
以前听过很多人推荐,这是第一次自己看完这部电影,记得在我以前看过的和音乐有关的电影中,大部分都侧重于音乐而忽略了剧情本身,但是在1900面前,音乐成了他的附属品,甚至导演也可以把它改成其他东西,因为这一切都不能离开1900而独立存在。1900出生在一条游轮上,他一辈子都没有踏上过陆地,在1900八岁的时候,他的养父去世了。葬礼上,一个还不知死亡为何物的小男孩却已是第二次沦为孤儿。这时,一段美妙动人的声音吸引了他,那是1900第一次接触音乐,从此开始了他传奇的音乐人生。
1900确实是一个传奇,《海上钢琴师》也是一个戏剧性的故事,那样的不真实却又打动人心,它的成功在于它精细地展现出了1900的内心。
1900是一个异类,不是因为他过人的音乐才华,而是因为他那颗不受尘世沾染又似乎能看破一切的心,他一生都在船上,看着一批一批的人走过他的世界,他好像可以从一个人的外表解析他的故事,再通过指下的琴键表达出来,他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冷静地分析这一切,哪怕是面对“爵士创始人”的挑战也没有动容。如果说曾经有什么让1900动心的话,恐怕就是那一对父女。父亲坐三等舱前往美国,他告诉1900自己看到过最美的东西就是海,海的声音就像是在呐喊。“海的声音”,听到这几个字的时候,1900那似乎对一切都不在乎的眼神中第一次出现了波澜,他一直生活在海上,却从没听见过海的声音。几个月后,女儿也搭上了同一条船,1900看到她的第一眼就爱上了她,并把那种感觉化到了他的音乐中,那后来成了1900留在世上唯一的东西。父女的出现让1900有了下船的念头,不为别的,只想去听听海的声音。那一天所有人为他送行,然而,1900回头了,他告诉他的朋友他永远不会离开船,那一刻,没有人懂1900的决定,坐在电脑前看影片的我也不明白,我有了种.种猜测却都不得要领。
所幸,导演在最后通过1900的口解答了这个疑问。“阻止了我的脚步的,并不是我所看见的东西,而是我所无法看见的那些东西。在那个无限蔓延的城市里,什么东西都有,可惟独没有尽头。拿一部钢琴来说,从琴键开始,又结束。你知道钢琴只有88个键,随便什么琴都没差。它们不是无限的。你才是无限的,在琴键上制作出的音乐是无限的。我喜欢这样,我活的惯。陆地对我来说是一艘太大的船,一个太漂亮的女人,一段太长的旅行,一瓶太刺鼻的香水,一种我不会创作的音乐。我永远无法放弃这艘船,不过幸好,我可以放弃我的生命。”一个没有尽头的世界让1900感到恐惧,他不知道该如何带无穷的选择中做出选择,最终1900决定放弃生命,在对朋友做完最后的倾诉后,世界上最伟大的钢琴师随着船一起在6吨炸弹中化为灰烬。
我看到网友的评论说,如果他是那个小号手的话,他会直接把1900打晕然后带下船,所幸他不是小号手。那个小号手虽然也不懂1900,但是他尊重他。影片中有一个细节引起了我的注意,1900第一次坐在钢琴前弹钢琴的时候,面对船长的质问,1900只是简单地回答了一句”Fuck the regulations“,这个思想在1900幼年时就已经深刻地刻在了他的心里。试想一下,如果1900踏上陆地,他就注定要面对无数的“regulations”,那有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
影片的最后只留下了小号手孤独的背影,1900只能存在于他的记忆中,传奇不能存在于人间,或许这对1900是最好的结局。
这是一部荡气回肠的诗意旅程电影,那无处不在的钢琴声将我带入1900的心灵深处。这也是一个没有女主角的电影,影片就是随着max的旁白开始,max也成了他主动与社会相关联的唯一纽带,而与max的友情也是1900在影片中除了大海与音乐外的最重要的感情寄托,也正是由于这个老友的存在,我才会觉得1900这孤独的一生有了些许的的温暖。
当max抱着留声机,播放着柔情似水的无名乐曲在即将炸毁的维珍尼亚号上寻找1900时,随着影片的剪辑,max与柔情的音乐出现在了船上的一些旧地,这时与其说他的行为是寻找,倒不如说是缅怀,缅怀与1900一起走过的日子,缅怀对过去光影的留念。
“你为什么晕船浪?”这是两人多年后再次重逢的第一句话,这也是他们友情最开始的记忆。max最终没有劝阻1900的最后决定,理解的面对他不归之路的选择,这是一种什么深度的感情,换了是你,你会怎么做,是自私的拉他下船还是放手让他达到灵魂的升华。当max默默地含泪离开即将炸毁的维珍尼亚号时,1900叫住了他,给他讲了一个不好笑、但动人的笑话,这使得我发觉男人与男人之间的倾诉竟也如此感性,如此动人,如此伤感,这时我有了一种莫名的悲伤,是一种孤独的伤感。想到自己一个人看完的电影,一个人写完的日记。人生难得一知己。和我比起来,1900或许幸运得多。
整部影片的气氛都是由这个男人来营造的,从来没有看过蒂姆·罗思这样的儒雅,表演是那么的不着痕迹,洗尽铅华、浑若天成,骄而不躁。在他的演绎下,这个海之子,就像是一个惹人怜爱、顽皮反叛、随性而为的孩童,却又有着叫人伤感的孤独宿命。这会是一个不朽的角色,这会是一个真正的演者,至少是在我的心中是的。
这几年我看了不少电影,但是从来没有这样一部片子能带给我这样的感伤,我想把文字写的更加伤感,更加细腻,更加动人,更加真实一些,只叹我生硬的文笔还无法达到这个境界。
1900是一个被人遗弃在维吉尼亚号蒸气船上的孤儿,一位善良的黑人烧炉工收养了他。那天,正好是19元旦,于是烧炉工给孩子取名为1900。然而烧炉工在一次炉房的意外事故中丧生,只有8岁大的1900再度成为了孤儿。
1900无意间鬼使神差地来到一等舱舞厅的落地窗外,他第一次见到了与他一生命运交织在一起的乐器——钢琴。从此,维吉尼亚号载着他用心灵演绎出的乐曲在欧美大陆间往返航行。
1900成长为一个优雅的男人。丝纹不乱的深金头发,纤尘不染的衣帽领结,风度翩翩的举手投足,才华出众的自信风采。他的钢琴前曾有多少美女为他倾情?他一定是沉浸于自己的音乐而无暇为琴音外的事物分心。
1900是感情细致而深邃的人,他的精神和才情都倾注在钢琴的八十八个琴键上。谁能理解他的心声,谁能读懂他忧郁而温柔的眼神,谁是他不离不弃的爱人?谁是他相伴一生的朋友?
1900的生活单纯但不乏人性之美。与养父间短暂的亲情,与偶遇的少女瞬息即逝的爱情,以及陪伴他最长时间的迈克斯的友情,都曾滋润过1900孤寂落寞的心。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心得体会高中生海上钢琴师观后感(共19篇)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